冯筱才(冯筱才)

由网友(茴卟去de苁葥)分享简介:冯筱才,男,出熟于一九七零年,江西都昌人,闻名汗青教者,华东师范大学力史系传授。出诞辰期一九七零年国籍中国出熟地江西都昌人物简介冯筱才,男,一九七零年熟,江西都昌人。华东师范大学力史系传授,专导,闻名汗青教者。首要研究标的目的为:平易近国政事史、近代商人研究。冯筱才首要履历二零零一年结业于浙大,获专士教位,曾正在浙大任学...

冯筱才,男,出生于1970年,江西都昌人,著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出生日期

1970年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西都昌

人物简介

体育史研究将走向何方

冯筱才,男,1970年生,江西都昌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著名历史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近代商人研究。

冯筱才

主要经历

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浙江大学任教7年。2001年至2003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9月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工作,曾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现代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现任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从晚清到当代的中国,侧重于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和商人史。

2009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哈佛燕京学社2009——2010年度访问学者。博士学位论文《变革社会中的商人与政治:以江浙地区为例(1911-1927)》曾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代表著作

《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

《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宁波帮大辞典》(副主编),宁波出版社,2001年

主要论文

《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沪案交涉、五卅运动与一九二五年的执政府》,《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不抵抗主义”再探》,《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

《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自治运动新探》,《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罢市与抵货运动中的江浙商人:以“五四”、“五卅”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自杀抑他杀: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条例的颁布与实施》,《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名实·政治·人事——关于民初上海商人团体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左”“右”之间:北伐前后虞洽卿与中共的合作与分裂》,《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

《江浙商人与1924年的“齐卢之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

《技术、人脉与时势:美亚织绸厂的兴起与发展(1920—1950)》,《复旦学报》2010年第1期

《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以“日人置毒”风潮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政争与“五四”:从外交斗争到群众运动》,《开放时代》,2011年第4期

《劳资冲突与“四一二”前后江浙地区的党商关系》,《史林》2005年第1期

《最近商会史研究之刍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乡亲、利润与网络:宁波商人与其同乡组织,1911—1949》,《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军阀政治”的个案考察:卢永祥与一九二○年代的浙江废督裁兵运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19期,2002年5月

《1911-1927年的中国商人与政治: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

《近世中国商会的常态与变态:以1920年代的杭州总商会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近代宁波区域历史研究的史料问题:以地方文献为中心》,《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江浙战争与民初国内政局之转化》,《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中国大陆最近之会馆史研究》 《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0期,2000年9月

《中国大陆近代商人之研究》 《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 第26期,1998年9月

《虞洽卿与中国近代轮运业》,《虞洽卿研究》,宁波出版社,1997年

《“同乡”背后的权力与声音:周生有事件再探》,《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

《商界精英、地缘网络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以盛竹书为例》,《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董浩云的“上海脉络”与“三北讼案”》,《中国现代航运先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继往开来:记第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国史馆馆刊》,复刊第31期,2001年12月

《巴蜀访档记》,《近代史学会通讯》,第 10 期,1999年12月

《武林史踪》,《近代史学会通讯》,第 12 期,2000年11月

《蔡声白先生传略》,载《蔡声白》,香港杨元龙教育基金会,2007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