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食(词语)

由网友(吃芥末的猫)分享简介:尽食(Hunger Strike),又称尽食抗议,特指为了政事或者其余目的举行非暴力抵当或者者抗议的1种体式格局。非抗议性子的自立性遏制饮食,1般称之为禁食。中文名尽食拼音jué shí释义遏制入食1切食品;隔离1切饮食(自尽或者暗示抗议)外文名Hunger Strike尽食妥协甘地尽食者公然颁布发表1按期间内(最多见的为到达特定目...

绝食(Hunger Strike),又称绝食抗议,特指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进行非暴力抵抗或者抗议的一种方式。非抗议性质的自主性停止饮食,一般称之为禁食。

中文名

绝食

拼音

jué shí

释义

停止进食一切食物;断绝一切饮食(自杀或表示抗议)

外文名

Hunger Strike

绝食斗争

早餐是 停止绝食 ,英语单词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甘地

绝食者公开宣布一定期间内(最常见的为达到特定目的之前)停止进食,少数同时停止饮水,甚至拒绝静脉注射。绝食抗议的效果,要取决于绝食者的名望、绝食事件的公开程度、公众对绝食者诉求的赞同程度,被抗议方的一贯态度和所处形势等。绝食可以导致死亡,但绝食者因为有明确的要求,应该与用停止饮食来自杀(包括殉夫、殉国)的情况区别开来。绝食,也是革命人士在狱中采取的斗争方式之一。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印度圣雄 甘地。

历史介绍

使用绝食来抗议的行为历史悠久。爱尔兰在基督教传入以前,有以收回债款或要求正义等为理由在对方家门口绝食的习俗,称为Troscad或者Cealachan。古代印度也有类似习惯。出生于西域的佛学翻译家鸠摩罗什在自传中记载,当年他的母亲要求出家,丈夫不许。她绝食抗议六天直到奄奄一息,丈夫终于允许她带七岁的鸠摩罗什出家。

文天祥绝食

在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绝食的例子。例如宋微宗年间状元何桌被金兵俘获,绝食而死。杨家将杨业中箭堕马被俘,绝食三日而死。1276年11月,元兵陷兴化,陈文龙被俘后绝食而死。南宋文天祥在广东力战失败被俘,押往大都路上绝食八日,不死。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宏图于会稽绝食九日而亡。南明亡后,左都御史山阴刘宗周绝食二十三日死。

一般认为最早用绝食来进行正式政治抗议的人是甘地。他一生绝食十几次:目标包括支持罢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抗议国内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仇杀。

1984年,美丽岛事件台湾政治良心犯施明德为抗议国民党政府暗杀异议作家江南的恐怖统治,展开无限期绝食。施明德于1990年5月21日国民党当局宣布美丽岛事件判决无效后,停止绝食,恢复自由。施明德前后绝食长达4年7个月,被插鼻胃管强制灌食达3040次。

自从2005年,被美国军方关押在关塔那摩湾的囚犯有几百人先后绝食,抗议未经审判被美军拘押。绝食者遭美军强制喂食。2006年3月9日,260名医生联名呼吁停止强制喂食。[2]

生理效果

当人停止进食,人体会缺乏钠,钠的缺乏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倦怠、淡漠、无神、甚至起立时昏倒。在禁食约三日后,饥饿感会减少甚至消失。人体会以其他方式维生,例如由肝脏抽取肝糖转化为葡萄糖,或者从脂肪中抽取脂肪酸,甚至动用蛋白质组织。由于脑部及神经系统需要葡萄糖,如果葡萄糖大量流失,身体会产生酮体。但脑部某些组织仍然只需要葡萄糖,故继续需要蛋白质。蛋白质继续流失的结果会导致死亡。

医学伦理

东京声明

1975年10月,在东京召开的29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了《东京声明》。该声明2005年5月在第170次理事会会议上、2006年5月在第173次理事会会议上又分别修订。其中第六条是:当囚犯拒绝食物/饮水,且医师认为他(她)的自愿绝食出于自主、充分理性的判断时,不得对其进行人工喂食。囚犯作决定的能力应经过一位以上独立医师的确认。医师应该向囚犯解释绝食的后果。[1]

世界声明

1991年第43届世界医学大会上通过的《关于绝食者的声明》全文翻译如下:

前言

治疗绝食者的医师要面对下列两个互相矛盾的价值观念:从道德上讲,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的神圣性。对于用技能挽救生命、服务于病人最大利益的医师来说,这一点尤其突出。

从义务上讲,医师有责任尊重病人对自身做出的决定。治疗病人之前,医师需要得到病人的知情同意。例外是在紧急情况下,医师必须靠自己理解的病人的最大利益行事。

在昏迷临死的绝食者已经明确表示过不接受医疗复苏抢救的情况下,上述两个价值的冲突极为明显。道德责任促使医师违反病人的指示进行干预抢救,义务却促使医师尊重病人的自主地位。医师决定干预,可能损害了病人的自主权。

医师决定不干预,又有可能会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死亡。

医师/病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医生遵循义务、对病人负责,使用其医术对任何人提供建议或治疗的时候就开始存在。该关系不一定随着病人未同意某些治疗或干预手段而终止。医师一旦同意照顾一个绝食者,该绝食者就成为医师的病人。由此带来医师/病人关系中的所有内在含义和责任,包括同意和保密。

最终决定干预或不干预的权利应留给医师本人,免于首要关心不是病人利益的第三者影响。然而,如果病人决定拒绝治疗,或者如有昏迷拒绝人工喂食的话;医生应该和病人讲清楚他自己是否能够接受病人的决定。如果医师不能接受这样的决定,病人就有权换另一个医师。[1]

治疗指导

本着医学界基本规则一的生命神圣原则,对治疗绝食者的医师提出下列实践指导:

道德行为:

1.如果可能的话,医师应取得绝食者的病史。

2. 绝食开始前,医师应对绝食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

3.医师和其他健康工作人员不应对绝食者施加压力,迫使其停止绝食。禁止以不给提供医疗等服务来要挟其停止绝食。

4. 绝食者应该被正式告知绝食的后果和可能的医学危险,凭借传达清晰的信息做出决定。必要的时候应该使用翻译。

5.如果绝食者要求另一个医师的检查、决定,或者改由另一个医师治疗,这些要求应被满足。在绝食者身为囚犯的情况中,监狱的医师要允许上述安排。

6.绝食过程中,医师可以治疗绝食者的感染病症,或者劝其饮水或接受静脉注射补充水分。但一切治疗必须以绝食者自愿同意为前提,不能用绝食者拒绝医生的建议为理由不给其提供医疗服务。

明确指示:绝食中,医师应该每天询问绝食者(1)是否要继续下去(2)如果发生失去知觉等不能自己做出决定的情况,希望被如何救治。医师应该把这些决定进行书面记录,并为绝食者保密。

人工喂食:如果绝食者发生神志不清或者昏迷,医师可以自行决定那种治疗手段最符合病人的利益;但医师必须考虑到自己以前的决定,以及符合本文前言第四条的原则。

别人强迫的绝食:应保护绝食者不会因为同伴压力而继续下去。可能需要把该绝食者和同伴分离开。

家庭成员:医师有责任把绝食的情况通知病人的家属,除非病人明确禁止这样做。[1]

参考资料

1.绝食 ·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2012-08-08)

2.7国260名医生呼吁允许关塔那摩犯人绝食而亡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2-08-0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