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春情(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小令)

由网友(﹏藍調°)分享简介:做品赏析做者为了描写女子对于须眉的相思之情,故写下了那尾集曲,详细做年没有详。起首,描景衬着萧条凄楚的氛围,管辖齐曲的主色彩。“芙蓉面”用患上揭切抽象,极言女子娇差的容颜,蕴藉而精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加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庇护。然后,借以典故表达对于须眉的忖量之深入,蕴藉而恰如其分地抒发女子心田深处欲迸收回去的感情...

作品赏析

作者为了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故写下了这首散曲,具体作年不详。

十句诗词,写尽绝美春色

首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然后,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最后,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全曲每句均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真切动人,含蓄深远,是元曲中体现女子对男子之思的典范。[4]

作品评价

著名学者、当代辞赋作家、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全曲每句均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真切动人,含蓄深远,是元曲中体现女子对男子之思的典范。”[4]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塞鸿秋·春情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张文珍注析 . 元曲三百首 . 济南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05 . 249 .[3] (元)关汉卿等著 . 元曲三百首鉴赏 . 沈阳 : 万卷出版公司 ,2018-11 . 151 .[4] 蒋星煜 等 . 元曲鉴赏辞典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 1007-1008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