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翡翠(冠翡翠)

由网友(勿忘年少*)分享简介:冠翡翠属翡翠属、鸟纲科鸟类,于一八一八年被Vieillot所定名,牝牡异形,口为惨白色的,口峰直,峰脊圆。首要漫衍于承平洋诸岛屿,包孕爪哇岛、苏门问腊等地域。中文名冠翡翠外文名Timor Kingfisher别号澳大利亚翡翠种冠翡翠科翠鸟科门脊索植物门纲鸟纲属黑领翡翠属界植物界推丁教名Todirhamphus aust...

冠翡翠属翡翠属、鸟纲科鸟类,于1818年被Vieillot所命名,雌雄同形,嘴为苍白色的,嘴峰直,峰脊圆。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爪哇岛、苏门答腊等地区。

中文名

冠翡翠

外文名

Timor Kingfisher

别名

澳大利亚翡翠

冠翡翠

翠鸟科

脊索动物门

鸟纲

白领翡翠属

动物界

拉丁学名

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突胸总目又名今颌总目、佛法僧目

亚纲

今鸟亚纲

亚目

翠鸟亚目

亚科

翠鸟亚科

亚种

5亚种种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Vieillot, 1818

名称类别

位居世界五大宝石之冠的翡翠,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

冠翡翠【中文名称】冠翡翠

.

【中文别名】澳大利亚翡翠

【拉丁学名】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命名时间】Vieillot, 1818

【英文名称】Timor Kingfisher、Cinnamon-band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冠翡翠

冠翡翠冠翡翠身长21cm,翼展cm,体重cm,雌鸟体重28-58g,雄鸟体重39-55g。雌雄同形。成鸟头顶有桔红色帽子罩到眼眉处。眼先是浅黄色或橙色。该物种的脸颊盖着一道黑色面罩直达颈部。下颏白色。喉咙,颈部两侧及其他部分浅橙色。颈上部肉桂橙色;背部和肩胛骨油绿色;腰部蓝绿色;尾端亮蓝色;双翼是绿色;尾为蓝绿色;两翼的翼角下有一小块黑绿色斑,下面是红色的翅膀。上颌骨棕黑色,下颌骨淡黄色并有黑羽缘。虹膜为褐色,周围有小羽毛形成一个环。腿是黑色。幼鸟类似于成年雌鸟。但胸部的羽毛都镶着黑色。嘴是苍白色的。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分布范围

分布区域

冠翡翠分布图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生活习性

冠翡翠

冠翡翠冠翡翠生活于林地环境,从海平面到海拔700米。住在森林边缘、季风林、树木繁茂的地区、人工林、种植园、村庄或农场附近的树荫处。它们似乎特别喜欢有茂密的树木枝叶作为栖息场所。

冠翡翠能发出快速的颤音:“' ch'w'hee - ch'w'hee ”持续5至12秒。它们还常有噪音。食物几乎完全是昆虫和它们的幼虫。

生长繁殖

冠翡翠

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每年5月和6月产卵。有些也在树干上钻洞穴为巢。卵近圆形,纯白色,大小约29.4×26.2毫米。

亚种分布

(5个亚种)

1.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australasia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龙目岛、松巴韦塔和东帝汶)。

2.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tringorum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

3.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dammerianus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达马尔和巴巴尔)。

4.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interpositus 分布于小巽他群岛东部(Leti and Moa)

5.Todirhamphus australasia odites 分布于塔宁巴尔群岛。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