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瞻礼(圣诞节、复活节等的合称)

由网友(丅輩孒續約)分享简介:上帝学的“4大瞻礼”别离为圣诞节、复生节、圣神升临节和圣母枯召仙游节。圣诞节为每一年的一二月二五日,救主的降生是救赎的起头。复生节是每一年秋分后第1次月圆后的第1个礼拜天,耶稣复生是基督崇奉的焦点。圣神升临节正在复生节后第510天,圣神升临节是学会成立的起头。圣母枯召仙游节是每一年八月一五日,留念处女玛利亚正在竣事了尘世的路程之...

天主教的“四大瞻礼”分别为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以及圣母荣召升天节。圣诞节为每年的12月25日,救主的诞生是救赎的开始。复活节是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耶稣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圣神降临节在复活节后第五十天,圣神降临节是教会建立的开始。圣母荣召升天节是每年8月15日,纪念童贞玛利亚在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之后,她的身体就被天主提升,进入到了天堂的永远境界。

纽约复活节上演帽子大游行

其实,天主教每年所庆祝的隆重瞻礼,远不止这四个。根据《天主教法典》第1246条,除了主日(星期日)以外,整个教会当守的法定庆节还包括: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圣诞节、主显节、耶稣升天节、基督圣体圣血节、天主之母节、圣母始胎无原罪节、圣母荣召升天节、圣若瑟节、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节,以及诸圣节。 (复活节及圣神降临节均在主日举行,所以已经算在里面,不另列表。)

确实,其他语言并没有“四大瞻礼”一词,在台湾和香港的教区也没有“四大瞻礼”一说,因为不只四个嘛。相信“四大瞻礼”是天主教会在中国大陆发展初期为了方便记忆而出现的俗称,流传至今,是中国天主教教会文化的独特的可爱之处。

中文名

四大瞻礼

信仰

天主教

时间

将临期(圣诞节前四周)开始

内容

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等

天主教四大瞻礼

按天主教的礼仪年,每年从将临期(圣诞节前四周)开始,到基督君王节结束,并分为甲年、乙年和丙年,每三年一轮。

圣诞节

第一个瞻礼是“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救主的诞生是救赎的开始。教会从12月24日夜间就开始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称为“平安夜守夜礼”。

复活节

第二个瞻礼是“复活节”,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天主教礼仪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耶稣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没有主的复活,基督信仰就是死的。为此,教会特别举行“复活节三日庆典”纪念耶稣的复活。“复活节三日庆典”从周四晚上开始直到复活节当天结束,周四晚上纪念耶稣在晚餐厅建立圣体圣事,信友这一天晚上要彻夜朝拜圣体;周五纪念主的受难,信友在这一天要守大小斋,并到教堂朝拜十字圣架;周六晚上就是“复活节守夜礼”,旧称“望复活”(即盼望、等待耶稣的复活),隆重的点燃复活蜡烛仪式、嘹亮的《逾越颂》赞歌、庄严地重新宣发信仰等,最后在弥撒圣祭中将复活盛典推向高潮。

圣神降临节

第三个瞻礼是“圣神降临节”,在复活节后第五十天,所以也称为“五旬节”。根据《新约》圣经,这一天,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门徒正在门户紧闭的屋内祈祷时,圣神以火舌的形象降临在他们头上,门徒们充满圣神后,就走出房屋,开始向人们用多种语言宣讲福音。这一天传统上被认为是基督宗教建立的开始。当年,充满了圣神的门徒们从四散逃避,到“往普天下去,向受造物传播福音”,直到用生命为主作证。每年教会纪念主派遣圣神降临教会,圣化遍布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世教会,也求圣神降临信友心中,继续在世界上开展传播福音的工作。

圣母荣召升天节

第四个瞻礼是“圣母荣召升天节”,每年8月15日。圣母玛利亚一生服从主的意愿,陪伴耶稣走完了十字架苦路,并把众人引向耶稣,“照他所吩咐的去做(加纳婚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天主赏赐圣子的母亲灵魂肉身光荣升天,也是告诉我们众人,只要我们像玛利亚一样,我们也有机会进入永恒的国度。

四大瞻礼中,复活节最隆重,圣诞节最喜庆热闹。

背景资料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统称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一般只指新教,不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由于新教在我国称基督教(俗称耶稣教〕,基督教一词遂产生了两种涵义:一是指世界性公认的基督教各派总称;二是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教。“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故把他们传播的宗教定名为“天主教”。

基督教是由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的。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皇帝的残酷迫害和镇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兰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可与所有其它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西派教会自称公教。大主教会及其教宗制,作为独特的单一教会和体制,至此乃正式确立。

中世纪时,天主教是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天主教在欧洲部分国家丧失统治地位。为了对抗宗教的改革运动,维护自身的统一和权威,天主教罗马教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称反宗教改革。

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和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对罗马教廷的离心倾向日益增强,1809年拿破仑将教皇国并入法国版图。1929年,庇护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签订拉托兰条约,教皇拥有独立的梵蒂冈城国的主权方被正式承认。

1962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会议强调天主教要跟上时代,在教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主张与天主教以外的基督 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们对话。会议之后,天主教在神学上打破了以往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禁锢,使神学出现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现在,全世界天主教有总主教区130个,教区628个,监牧区和代牧区129个,共有教徒10亿左右,占全球人口的17.5%。前任教宗为波兰人若望·保禄二世,于1978年10月就任,是第266任教皇。现任教宗是德国人,前圣座教义部长拉青格,即本笃十六世。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

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传教士也陆续进入中国,天主教又发展起来。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受他们本国政府的保护,到处设立教堂、修道院,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用各种方法传播,发展天主教。

从1840年到1949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天主教在中国虽然有了300万教徒,但教会领导权却一直在外国主教手里,中国天主教成了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宗教。

50年代,中国天主教进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宗教徒自办的事业,成立了天主教爱国宗教组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部分爱国会主教受到教廷绝罚。

天主教

·天主教概述

天主教也称"普世公教"、"罗马公教"或"罗马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和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奉天主圣父、天主圣子(即耶稣基督)、天主圣神(即圣灵),也敬圣母玛利亚。其基本信条是:天主圣父创造天地和人类;天主圣子道成肉身,为救赎人类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复活、升天,将来必再降临,审判世界;天主圣神(发自圣父及圣子),圣化人类;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建立,有权赦免教徒的罪等。天主教有一整套等级分明的教阶体制,主要表现在神品方面。

·天主教的经典

天主教把《圣经》作为基本的经典。《圣经》包括《旧约》、《后典》和《新约》,《旧约》是犹太民族历代文献的总集,收集整编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 间,是在雅姆尼亚会议上确定下来的。《旧约》共39卷,分成四类:律法书,历史书,智慧书和先知书。《后典》又叫《次经》,共14卷,是天主教于1566 年特兰托公会议期间,把正经以外一些在内容、年代、文学和作者等方面有过争议,最后才被列为正典的经卷。《新约》共27卷,分成4大类:福音书,使徒行 传,书信和启示录。

·天主教基本信仰

天主教的基本信仰共十二条,一般也称为信经十二端。这十二条基本信仰是:

(1)天主圣父创造天地

天主教认为,天主是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天主是第一个位格,简称圣父,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并对人赏善罚恶。

(2)天主圣子、主耶稣基督

天主圣子、主耶稣基督是天主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格,简称圣子,是圣父的独生子,圣父派遣他来到世间,为拯救有罪的世人脱离罪恶,得到永生。

(3)天主圣子降世成人,他的母亲童贞女玛利亚

天主教尊玛利亚为“童贞圣母”。童贞女玛利亚受圣神感动而怀孕,当时她已许配给若瑟,尚未出嫁。若瑟本想悄悄把她休了,但天主的使者在他梦中显现,指明玛利亚之孕乃从圣神来,让他娶她为妻,并为她所生之子取名耶稣。若瑟醒来后按神的旨意办理。

(4)耶稣受难而死

耶稣30岁左右遵从无父之意在加里肋亚和犹太各地传教,并拣选了12个门徒。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嫉恨。后来被其门徒犹大出卖,被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

(5)耶稣死而复活

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耶稣复活表明他确是天主的儿子,战胜了死亡,是世人的救主。因此死亡对于信仰耶稣的人不再可怕。

(6)耶稣升天

耶稣复活后第四十天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同天主同享尊荣、永福。天主教认为,凡信仰耶稣者,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7)末日审判

天主教认为,在世界终结前,天主和耶稣将要对世人进行审判,这就是末日审判。凡信仰天主和耶稣基督并行善者可升入天堂,不得救赎者下地狱受刑罚。《圣经·启示录》中对末日审判进行了描述。

(8)天主圣神

天主圣神简称圣神,是天主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神中的第三个位格,与圣父圣子一起同为一个独一真天主。圣神于耶稣升天后第十天降临,坚固耶稣使徒们的信心。圣神如同教会的灵魂,指引教会前进。圣神也在教徒的心中,勉励他们成圣。

(9)圣而公教会诸圣相通功

无主教认为,教会是耶稣基督亲自创立,由相信耶稣的道理、服从耶稣的人结成的团体。教会中的人能够彼此相通功,若教会中的一个成员行了善功,即做了善事,其他成员也有份。犯了大罪的人,在教会中就不能全相通功,若向神父忏悔了,还能全相通功。

(10)赦罪

天主教认为人类有原罪,这是因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厄娃在伊甸园中,受蛇(撒旦)引诱违背天主命令吃了禁果,此罪由原祖传至后人,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教会有赦罪的权柄,信仰耶稣基督,接受洗礼的可以赦罪。犯了罪后向神父告解表示忏悔的,神父可以赦罪。

(11)人死后肉身在世界末日时复活

天主教认为,在世界末日到来时,死过的人一起复活,根据各人所行的善恶在天主面前接受审判。

(12)永生

天主教认为,人的物质生命是暂时的,而灵魂可以得到永恒的生命。凡信耶稣者,圣神进入内心,获得拯救,死后灵魂可升入天堂,得到永生。

·主要节日

天主教内称教会的节庆和纪念日为瞻礼。瞻礼一般都有固定的日期、内容和形式。

天主教节日的四大瞻礼

天主教最重要的节日有四大瞻礼,即:

1、耶稣复活瞻礼。

又称复活节,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奥迹的节日,象征着天主圣子战胜死亡和邪恶。时间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2、圣神降临瞻礼。

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复活后第50日天主圣神降临,教会规定这一天为圣神降临的节日,因此又称"五旬节"。意味圣神眷顾着教会和信徒。在这一天的弥撒中,唱诵"伏求圣神降临"的圣歌和经文。

3、圣母升天瞻礼。

纪念圣母玛利亚"肉身和灵魂一同升天"的节日,也称圣母升天节。日期为8月15日。崇拜圣母玛利亚是天主教的重要信理。

4、耶稣圣诞瞻礼。

即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日期为12月25日。按天主教习惯,教堂内临时搭有"马槽",12月24日午夜12时即25日零时在教堂先举行"迎圣婴(即小耶稣)"礼仪,把圣婴放进"马槽",接着举行子时弥撒。

·天主教的"七件圣事"

天主教的礼仪主要是七件圣事,即:(1)圣洗圣事(也称洗礼)。为天主教教徒入教仪式。按教会习惯,教徒的小孩生下八天内就得领洗。(2)坚振圣事。是坚定教徒信仰的礼仪。(3)告解圣事(也称和好圣事,即罪人与天主重归于好,是一种赦罪仪式。(4)圣体圣事。把面饼和葡萄酒由主礼者在弥撒中祝圣即为耶稣的肉体和血。教徒向神父办过告解后,或自己认为没有大罪在身才能去领圣体。教徒领了圣体后,就与耶稣合而为一,得到灵性生命上的滋养(5)病人傅油圣事,主礼者为垂危病人或年纪大的老人施行的礼仪。由神父在病人身上抹圣油,念经文,要病人忏悔帮助他灵魂得救或减轻他们的病苦。(6)神品圣事(也称圣秩圣事),就是修道生升为神职人员的礼仪。神品分七级,七级为最高级,表示圆满。(7)婚配圣事。在天主教信仰中,若新郎和新娘双方均为天主教徒,那么他们的婚姻就被提升到圣事的尊位,“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在天主教堂内由神父作为证人,新郎和新娘互相为对方进行婚配,并在天主面前许下终身不离不弃的誓言,为信仰作见证。

·天主教的"十二信条"、 "天主十诫"

"十二信条"是天主教的主要教义之一,又称信德道理。其内容是:(1)信全能的天主第一位圣父创造天地万物;(2)信天主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乃我等主; (3)信耶稣为拯救人类降世为人;(4)信耶稣受难;(5)信耶稣复活;(6)信耶稣升天;(7)信世界末日,耶稣重来审判万民;(8)信天主第三位圣神,启发人避恶从善;(9)信圣而公教会和诸圣相通功;(10)信世人的罪恶能得到赦免;(11)信世人死后肉身在世界末日时复活;(12)信善人升天得永生。

·什么是圣统制

是天主教会按照等级制度组成的教职体系和教会管理体制。其教职体系由主教、神甫、助祭(执事)三个品位组成。主教品位又分为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大主教(总主教)和主教等级次。教会管理体制则依照这一等级层次,逐级对下行使管理权。罗马教廷就是利用圣统制,通过抓住主教的任命权、管理权、通过强化中央集权,来实现对各国天主教会的控制和管理。

·什么叫"弥撒"

天主教对圣体圣事礼仪的称谓。拉丁文的意思是"遣发你们走吧"。弥撒是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原为该仪式的主体部分开始前遣散尚未领受洗礼者,以及结束时遣散全体与礼者的用语,后衍用作为仪式的名称。天主教认为举行此仪式,是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天主的祭献。并认为经过祝圣的酒和饼,实质上已变成耶稣的真正身体和血。教徒参与仪式叫做"参与弥撒"。按教会的讲法,弥撒是教会至尊至圣的大礼,要求教徒勤望弥撒。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