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占祺(明朝浙江按察司佥事)

由网友(海屿星辰)分享简介:彭占祺 (?~一五三四) 字晨吉,今山东省平邑县 资邱城 邱上村人。一五一四年(亮邪德9年)入士,曾任浙江永嘉县知县、湖广谈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为官清邪 耿介,朴直没有阿,时称“彭彼苍”。原名彭占祺出熟地山东平邑县资邱城邱上村首要成绩湖广谈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字晨吉简介他任知县时,拒尽镇守寺人索要 财物,糊口...

彭占祺 (?~1534) 字朝吉,今山东省平邑县 资邱乡 邱上村人。1514年(明正德九年)进士,曾任浙江永嘉县知县、湖广道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为官清正 廉洁,刚正不阿,时称“彭青天”。

本名

彭占祺

出生地

山东平邑县资邱乡邱上村

主要成就

湖广道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

朝吉

简介

明朝官海沉浮,看一看,永乐十七年的文官任免记录

他任知县时,拒绝镇守太监索要 财物,生活节俭,家无余资。三年任期届满升监察御史,赴任时行李萧条。奉命巡视芦沟桥兼理中城,巡按甘肃洮、岷等地,秉公断案,政绩突出。时有罪人持重金至占祺故乡赂其弟占禄,占禄拒收,并谕 以法度,劝其投案自首。升佥事后,为政愈勤,操守愈坚,遭奸臣诬陷,朝廷派员考察,考察官员偏听偏信,以莫须有罪名将其罢免。后考察官悔之,引咎辞职,明世宗下诏“可复用”。

1522年(明嘉靖元年),世宗敕命赠封占祺父山西平阳府河津县县丞彭斐为文林郎、嫡母王氏为孺人、生母窦氏为太孺人。敕命诏书详见下文。

明敕命诏书

1522年(明嘉靖元年)敕命湖广道监察御史彭占祺之父山西平阳府河津县县丞彭斐文林郎、嫡母王氏孺人、生母窦氏太孺 人诏书,长170厘米,宽30厘米,全文共34行字,钤“敕命之宝”、“□运之宝”朱印。彭占祺,今资邱乡丘上村人,1514年(明正德九年)进士,历任浙江永嘉县知县、湖广道监察御史,按察司佥事,曾以”廉明爱士“闻名,人称”彭青天“。诏书为其后人彭廷柏捐献。

在蒙山之阳的平邑县资邱乡,有一个邱上村,该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姓彭,村中至今广泛流传着一个明朝监察御史“彭青天”的故事。这个“彭青天”名彭占祺,邱上村人。他明察秋毫,嫉恶如仇,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被称为“彭青天”,而关于他巧断明朝权贵江彬案以及躲避仇家暗杀的传奇故事,更是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

从知县到监察御史

在邱上村70岁的彭允宝老人家中,笔者见到了一本《彭氏族谱》。彭允宝介绍说,明朝时他们祖上有一位叫彭宽的人,为了躲避苛捐杂税从西围沟迁来邱上。彭占祺系彭宽曾孙彭斐的三子,彭斐曾任山西平阳府河津县县丞。

彭占祺幼读诗书,熟识经纶,正德五年(1510年)考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考中进士。初任浙江永嘉县知县。知县任上,他廉明爱士,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当太监向地方官索贿时,只有他“独抗之”。他爱戴百姓,自身清廉,当时像他这样的官不多,当地老百姓都叫他“彭青天”。三年后,彭占祺因秉公断案,政绩突出而提升为湖广道监察御史。后奉命巡视卢沟桥兼理中城,巡视甘肃洮、岷等地,巡按北畿,认真履行一个监察御史的职责。那个时候也是彭占祺一生事业最辉煌的时期,后来因为历史上著名的江彬案而使彭占祺的人生命运发生了转折和改变。

巧审江彬案

《明史》记载:江彬,宣府人,初为蔚州卫指挥佥事,是一位武官,后来镇压农民起义军时,虚报功绩,得到奖赏。传记中说他:“狡强很,貌魁硕有力,善骑射,谈兵帝前,帝大说,擢都指挥佥事。”江彬受到皇帝宠信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投皇帝所好,引领皇帝四处巡游,寻欢作乐,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江彬利用皇帝喜好骑射的特点,奏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到京师,号称“外四家”,纵横京师,由他的手下统领。后来皇帝南巡时,又任命江彬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并督东厂锦衣卫校办事。当时的江彬可谓权倾朝野,没有人能与他相比,江彬也因此骄横跋扈,四处安插心腹。

正德十六年(1521年)皇帝游玩进香求佛时,突然得病,救治无效而薨。此前,江彬曾矫传皇帝圣旨,改团练营为威武团练营,自任提督军马,并把军事大权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还任命心腹神周、李琮等人提督校场操练。这支由江彬控制的武装力量,对当时明朝政治局面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正德皇帝病死后,江彬的手下李琮等人劝他立即谋反,就是不成功也可以远走塞外。毕竟谋反是一件大事,江彬一边安排手下做好准备,一边又犹豫不决。就在这期间,江彬谋反的迹象,被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觉察,告知皇太后,在安排正德帝下葬、迎接新皇帝(嘉靖皇帝)来京时,设计抓捕了江彬。

彭占祺当时是审判江彬案的主审官。江彬这个案子难审,难在哪里呢?一个是江彬在朝中还有许多掌握大权的密党;一个是正德皇帝死前对江彬的封赏太多了,并曾当着众人面前说江彬“没有杀你的剑,没有绑你的绳,见天不死,见地不亡”。也就是说,当江彬犯法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判他死刑。那时候皇帝说出来的话那可是一言九鼎的。君无戏言,下面的人就得照办,所以江彬也不怕审他,一审就把自己谋反的事承认了,可能他想反正你也杀不了我。彭占祺想了个妙计,不是“没有杀你的剑,没有绑你的绳,见天不死,见地不亡”吗?那好,彭占祺就在审完江彬,江彬也认罪画押之后,令人从审判堂前用红毯铺地一直铺到江边,再用苇席遮顶(使犯人低头看不见地,抬头看不见天),把江彬押到江边后,用丝线捆住他的手脚,身上系上大石头,扔进江中淹死了。彭占祺巧妙处死江彬的办法,据说得到了嘉靖皇帝的称赏。嘉靖皇帝曾对彭占祺说:“好你个彭小子,真让你断绝了。”

100个假坟墓的传说

尽管因江彬案彭占祺受到了嘉靖皇帝的赞赏,并被提升为浙江按察司佥事,但他不久又在吏部廖纪的“不察”诡告之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罢免。后来都御史刘源清等人对此看不下去,为他申冤,多次上表奏述他的功绩,皇帝乃下诏“可复用”。

彭占祺对官场上的险恶、诡谲已有深刻认识,不打算再次上任。并且当时朝中江彬的余党还想再次加害他。彭占祺的岳父也是一位京官,听到皇帝想再起用彭占祺的消息后,就在家里宴请他。席间还有别的官员在场陪着,他岳父不便明说就暗示,上的第一道菜是一盆子清水,名义上是用来清洗筷子和汤匙的,却暗地里暗示他为官太清。第二道菜是枣,第三道菜是栗子,暗示他还是早(枣)离(栗)开的好。

彭占祺心领神会,便以外出考察为名,带上家人逃离京城奔向老家。江彬的余党得到彭占祺离京的消息后,派了杀手随后追赶。彭占祺为了迷惑杀手,每走一百里路,就令人为他造一个假墓,上书:彭公之墓。杀手不信,见到他的墓就扒开看,一看是空的就又追赶,从京都到邱上千里之遥的路上,彭占祺一共造了100个假墓穴,到了邱上彭占祺造了最后一个坟墓。但最后一个坟墓也被杀手扒开看了,还是空无一物。这时彭占祺已经平安回到了老家,他的老家里养有护院的兵丁,杀手一看不敢再追了,只好回京去了。

见证历史的墓志铭

《明史》关于江彬案资料中,并没有彭占祺审案的记载。但清朝光绪《费县志》记载:“彭占祺,字朝吉,正德九年进士,任浙江永嘉县知县。廉明爱士,号曰‘彭青天’。镇守太监索贿,占祺独抗之,行李萧条如寒士。三载,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巡视卢沟桥兼理中城,奉使甘肃洮、岷等处,巡按北畿,多所纠正。有罪人辇金至费,赂占祺之弟占禄,求免,占禄谕以法度,斥之去。升浙江佥事。操守愈坚,为怨者中伤,以考察罢官。后考功知而悔之,乃宣言于朝,曰:“某当去官,以谢清议。嘉靖癸卯岁卒,祀乡贤祠。”

1997年出版的《平邑县志》,除记其上述事迹外,还载:“世宗敕命赠封占祺父山西平阳府河津县县丞彭斐为文林郎,嫡母王氏为孺人,生母为太孺人。”此敕命诏书上世纪80年代由彭占祺后人彭延柏捐献给平邑县博物馆收藏。

关于彭占祺的事迹,还有一个较为可靠的证据,那就是刚刚发现不久的彭占祺的墓志铭。前不久彭占祺在邱上村外的墓地被盗挖,彭占祺的墓志铭在墓地被发现。墓志铭分为一合两方,上面一方书:“明故进阶中宪大夫浙江提刑按察司佥事前湖广道监察御史彭公墓志铭”。下面一方已被毁成数块,字体虽小但字迹依然清晰,为彭占祺的儿子彭襄撰书,上面清楚的记载了一些事实,也印证了一些传说中的故事。就在这篇墓志铭中,笔者注意到一段关于彭占祺误杀一“豪侠”的记载,所谓的“豪侠”可能就是指的“江彬”,因当时江彬的余党在朝廷的势力依然很大,为避后祸,故以此称之。

据说,彭占祺回到老家后,不会见任何地方官员和乡绅,而是一门心思地教儿孙们习文练武。在其教育下,其子彭襄以贡生入仕,官至辽州同知。至今在邱上村,还有彭姓人家的子弟,演习祖上传授下来的太极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