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汇村(肖家汇村)

由网友(仙味少女心)分享简介:肖野汇村位于山西省阴泉市盂县上社镇龙华河道域北部山区,齐村有村平易近二七零户八零零人,耕高空积一五零零余亩。简介近些年去,该村以调解农业财产布局、促成农平易近删送为重心,加速社会主义新屯子设置装备摆设程序,逐渐开脱了贫穷掉队的面孔,前后得到“县村通软化路设置装备摆设进步前辈村”、“市级熟态文化村”、“县新屯子设置装备摆设进步前辈村”、“齐市卫熟进步前辈村”等声誉称...

肖家汇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上社镇龙华河流域北部山区,全村有村民270户800人,耕地面积1500余亩。

简介

导航开始 全长28.442公里 终点盂县上社镇肖家汇 一路走科技路线

近年来,该村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先后获得“县村通硬化路建设先进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市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同盂县北部很多纯农业村一样,肖家汇种植农作物以玉米、谷子、土豆为主,产量一直不高。如何才能提高村民种地的效益,是村“两委”班子一直在思索的问题。2006年,我市农业部门在三个农业县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肖家汇村积极与县农技推广部门联系,对本村的大部分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几年下来,玉米亩产由过去的600公斤提高到850公斤,谷子和土豆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村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对科学种田的兴趣日渐浓厚。另外,为提高作物产量,今年4月村里投资25万元开始修建长约1.5公里的灌溉水渠。据介绍,该工程到8月底竣工后,将增加灌溉面积300亩,使全村水浇地面积扩大到500亩。在深挖传统产业潜力的同时,肖家汇村还抓住有利时机,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农业调产工作。2002年至今,累计发展优质核桃基地200多亩,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一座“绿色银行”。如今,新发展的核桃树已陆续进入挂果期。去年全村生产核桃一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近20万元。另外,村集体还主动为村民发展养殖业创造条件,保障“三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水和平整场地。2006年,3家生猪养殖场应运而生,总存栏规模达500头。在此基础上,2007年盂县鼎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奔向小康。2008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虽然肖家汇村是原肖家汇乡政府所在地,但是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村子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为了彻底改变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2004年至2006年,村里先后投资4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2公里、完善“户户通”硬化路2.3公里。在绿化方面,该村以创建生态园林村为目标,于2004年组建了20人的专业造林队,大力营造用材林和生态林,截至目前该村用于绿化的总投资达30万元,栽植杨树、国槐、香花槐、侧柏、油松等树木20余万株,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在街道保洁方面,2006年,村里成立了5人的清洁队,修建了垃圾池,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每年由集体出资1万元作为保洁费用,基本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使过去街道脏、乱、差的状况得到较大改观。此外,2007年,该村又投资2万多元安装造型精致的路灯80盏,既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又美化了村容村貌。肖家汇村支“两委”还围绕村民关心的饮水、炊事、就医、文化娱乐等问题开展工作,切实改善民生。2007年,村里斥资50余万元在村西打40米水井一眼,并建成了3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一座,实现了自来水100%入户。同年,村集体投资5.4万元为270户村民集中购置了生物质能源气化炊事炉,使村民每户每年节省购买煤炭费用近千元。据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新文介绍,今年该村还将建设一座中型沼气站,力争年底前为50户村民集中供气。另外,村里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村卫生所进行改扩建,如今,村民们生了小病足不出村就能得到有效治疗。从2008年起,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全部由集体负担,参合率达到100%。在文化建设方面,肖家汇村于2006年投资1万元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包括一间图书阅览室和一间棋牌室;2007年,又投资7万多元在村西面的山上建起了一座六角亭,为村民休闲锻炼提供了场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