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垦殖场(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的垦殖场)

由网友(风清夜色)分享简介:康山垦殖场本为江西省农垦直属中型企业,二零零零年农垦体系体例鼎新后下搁属地办理。该场位于余湿县东南部,鄱阴湖南岸,康山东大学堤内,东经一一五零二二‘—一一五零三五‘北纬二八零五一—二八零五四‘。东于互惠河出嘴处取余湿县疑丰垦殖场隔火相视,西临赣江南支、疑江西支、抚河汇流的3江嘴,南取梅溪、新熟、东源、大塘、古竹城缘连,北临鄱阴...

康山垦殖场原为江西省农垦直属中型企业,2000年农垦体制改革后下放属地管理。该场位于余干县西北部,鄱阳湖南岸,康山大堤内,东经115022‘—115035‘北纬28051—28054‘。东于互惠河出口处与余干县信丰垦殖场隔水相望,西临赣江南支、信江西支、抚河汇流的三江口,南与梅溪、新生、东源、大塘、古竹乡缘连,北临鄱阳湖。总场场部距南昌市37公里。全境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良田4000亩,水面5000亩,辖4个分场,10个工商服建企业,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326人,其中职工3556人。

中文名

康山垦殖场

面积

42平方公里

位置

余干县西北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基 本 情 况

余干康山垦殖场 垃圾场变身健身广场

场域为滨湖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场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沿鄱阳湖洲滩,冬季有数以万计的白天鹅、白鹤、大雁等珍禽候鸟觅食栖息。宜人的田园风光,美丽的鄱湖景色,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场旅游观光、投资开发。

康山场水陆交通便捷,陆路有省级公路昌峡线依境而过,距离南昌市37公里,行车时间不到1小时,水路距南昌市60公里,乘旅游快艇仅1个半小时,距九江国际集装箱码头90公里。全场通讯事业发达,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现代化,全场与外地信息交流畅通。

近年来,康山场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场干部职工群众艰苦创业,促进了全场经济跳跃式发展。2002年,全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财政收入420万元,较上年增长14%,民营经济总收入3700万元,较上年增长18%,人均收入3200元,较上年增长1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综治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场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新城镇景象。

城 镇 建 设

康山垦殖场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根据江西省农垦设计院勘察设计规划,历年来,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对总场场部进行了城镇化建设,场区面积达到了4平方公里,完成了以康垦大道、元璋路、银邮路、莲池路严重性步向高大宽敞发展。场区建有4座自来水塔,广播电视、邮政、电信、粮管、银行、商场、宾馆、酒楼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全场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累计硬化分场、村主干道路40余公里,较好地改善了全场交通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好国家有关湖区移民建镇政策,在里溪分场划出了5平方公里开阔地带进行了集镇建设。目前,800多户移民楼房已经按规划全部建成,自来水、电、闭路电视网等配套设施全部完成,移民街道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一座崭新的移民新镇已经形成。

工 业 经 济

康山场工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围绕农业办好工业,形成了以明太祖酒糟鱼生产线为龙头,开发水产系列加工产品;以精制米加工厂为龙头,开发系列优质大米;以乌黑鸡工厂化养殖为龙头,开发系列珍禽工厂化养殖。通过充分利用本场生产设施、品牌产品与外地客商资金,先进管理方式相结合,产生出很好的经济效果。明太祖酒糟鱼系中国皇家之珍肴,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在鄱阳湖地区喜食的传统产品,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民间工艺研制而成的新一代产品,其风味独特,甘美醇香,开袋可食,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的名贵珍肴,1990年被国家科委评选为国家级科技成果,1992年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铜质奖。我场地处几十万亩鄱湖平原粮食基地中心,优质大米加工具有得天独厚条件,日产1万吨的粮食加工设备和日产0.5万吨的饲料加工设备和宽敞的厂房、厂区为粮食、饲料的批量加工生产提供了充分保障。乌黑鸡是高级滋补保健品,是余干特产,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正在我场蓬勃发展,投资上千万元,占地100余亩的养殖厂房为外地客商开发包括乌黑鸡在内的各种珍禽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 业 经 济

康山垦殖场坚持走农业产业化路子,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正积极开展以“三水”农业为主的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大步推进,效益农业取得明显成效。2002年,开发了下属落脚湖分场6000亩“双用农田”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了河蟹、黄鳝、乌鱼、鳜鱼、克氏螯虾、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黄牛、鹅、鸭等畜禽养殖和优质大米、藜蒿、莲子等种植,促进了效益农业质和量的新突破,实现农业总产值1632万元。

全场积极开展以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对落脚湖农业分场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农田区全面实现了涝能排、旱能灌和机械化耕作收割,呈现出“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通”的田园化新格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