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鹿台湾亚种(水鹿台湾亚种)

由网友(忘川)分享简介:火鹿台湾亚种(教名:Cervus unicolor swinhoei)亦称台湾火鹿,是火鹿的1个亚种,体型靠近马鹿,体细弱。成年雄鹿体低一七八公斤,首少约一五厘米。雌鹿较矬小。火鹿泪窝较大,鼻镜玄色,颈毛较少,首端部密熟蓬紧的玄色少毛。被毛白褐色,冬毛深灰色。有白棕色违线,臀四周呈锈棕色,无臀斑。茸角为双门桩,眉枝。栖...

水鹿台湾亚种(学名:Cervus unicolor swinhoei)亦称台湾水鹿,是水鹿的一个亚种,体型接近马鹿,体粗壮。成年雄鹿体高178千克,尾长约15厘米。雌鹿较矮小。水鹿泪窝较大,鼻镜黑色,颈毛较长,尾端部密生蓬松的黑色长毛。被毛黑褐色,冬毛深灰色。有黑棕色背线,臀周围呈锈棕色,无臀斑。茸角为单门桩,眉枝。栖息于森林,喜活动于高山水源地或近溪流草原地;草食性,以树叶及嫩草为主食。清晨和黄昏觅食。雨后特别活跃。平时单独活动,有一定的行动路线。分布于中国台湾。

中文名

水鹿台湾亚种

外文名

Cervus unicolor swimhoi

别名

台湾水鹿

拉丁学名

Cervus unicolor swimhoi

亚目

反刍亚目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水鹿

水鹿属

命名者及年代

Sclater, 1862

鹿科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亚科

鹿亚科

亚纲

兽亚纲

外形特征

水鹿图册

水鹿台湾亚种

水鹿台湾亚种是台湾产最大型草食性动物,头躯干长约178厘米,尾长约15厘米,雄鹿肩高可达1.2米,雌鹿稍小约80厘米;冬群体色为黑褐色,头部、耳朵为黄褐色,夏季体色较淡,为黄褐色;眼睛下面具眼下腺,于生气或兴奋时会张开;雄鹿有叉角,一岁时不分枝,二岁后始分枝,每一支鹿角最后形成三尖二叉,鹿角每年硬化后会脱落重长;缺少上门齿,上犬齿小型。

雄鹿特有的叉角,不但表现出性别归属,也刻划了岁月痕迹。幼鹿的角是不分枝的;一岁龄后,就有成熟的样子,叉角变成美丽的树枝状。

栖息环境

为台湾特有亚种。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之原始森林中,中央山脉区及花东山区较多。栖息于森林,喜欢活动于高山、水源地或近溪流草原地。

生活习性

水鹿台湾亚种其体色和生活周遭的环境相当的接近,当夏季来临时会换上淡淡褐色外表,冬季则换上深黑褐色,懂得利用环境保护色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清晨与黄昏是其活动高峰,为群居性动物,但雄鹿喜单独行动;草食性,以树叶及嫩草为主食。是一种很能适应山区地形的动物,警觉性很高。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台湾。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不十分固定,大多在每年的夏末秋初进行。雌兽的怀孕期约为6~8个月,次年春季生产,发情周期平均20天,平均妊娠期为8~9月,每胎产1~2仔,哺乳期12~24个月,其繁殖力相对较低。幼仔身上有白斑。2~3岁时即发育成熟,寿命为14~16年。

种群现状

水鹿台湾亚种最主要的敌人应该还是持枪狩猎的人类。滥捕的猎人贪图雄性水鹿长成的鹿茸以及鹿鞭,尽管在严格禁猎的今天,盗猎水鹿的事件仍时有所闻。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1]

参考资料

1.Rusa unicolor · The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12-08-0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