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杜鹃(单色杜鹃)

由网友(爱上了、薄情)分享简介:双色杜鹃,产云南东南部、西匿西北部。熟于海拔三 三零零-⑷ 八零零米平地坦荡的砾石草地、岩坡、平地杜鹃灌丛或者杜鹃1柳灌丛中。中文名双色杜鹃目杜鹃花目(Ericales)界动物界门被子动物门(Magnoliophyta)纲单子叶动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亚纲5桠因亚纲(Dilleniidae)推...

单色杜鹃,产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3 300--4 800米高山开阔的砾石草地、岩坡、高山杜鹃灌丛或杜鹃一柳灌丛中。

中文名

单色杜鹃

杜鹃花目(Ericale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拉丁学名

Rhododendron tapetiforme

杜鹃花科(Ericaceae)

亚科

杜鹃亚科

杜鹃属(Rhododendron)

亚属

杜鹃亚属

单色杜鹃

命名者及年代

Balf. f. et K. Ward, 1916

基本信息

四月武汉植物园可赏牡丹杜鹃

单色杜鹃

种中文名:单色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tapetiforme Balf. F. et K. Ward

海拔:3300-4800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志)【Not. Bot . Gard .Edinb . 9: 279. 1916】

中国植物志:57(1):102

亚组中文名:高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et.Lapponica(Balf.F.)Sleumer

组中文名: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分枝多而缠结,成平卧状,或密枝集成圆形,高70--80(--90)厘米。分枝被锈色或赤褐色鳞片,幼枝鳞片色较浅。叶大多聚生于分枝的顶端,叶片近革质,宽椭圆形至圆形,长4—12(--17)毫米,宽(2--)3—8(--10)毫米,顶端钝或圆,无短尖头或具不明显的短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近反卷,上面暗绿色,被鳞片,下面被同一的鳞片,鳞片赤褐色,相互邻接,其狭边色较浅;叶柄长0.5—2(--3)毫米,密被亦褐色鳞片。花序顶生,伞形总状,具花1—3(4)朵;花梗长1.5—3毫米,被灰白或暗黄色鳞片,罕被毛;花萼小而退化或长达1毫米,裂片浅波状、圆形或三角形,被鳞片或无,有微柔毛,边缘有鳞片或缘毛;花冠宽漏斗形,长1—1.6厘米,紫色、紫蓝色、紫堇色或玫瑰色,花管较短,长约3—5毫米,为花冠裂片的1/2,外面罕被毛,内面喉部被柔毛;雄蕊10,罕5--6枚,长(8--)10一14毫米,伸出于花管外,花丝下部被毛;子房长1.6—2.6毫米,被鳞片,花柱伸出于花管外,较雄蕊稍长,罕很短,无毛或被毛。蒴果卵圆形,长5—7毫米,被鳞片。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高山开阔的砾石草地、岩坡、高山杜鹃灌丛或杜鹃一柳灌丛中,海拔3 300--4 800米。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tapetiforme Balf.F.Et K.Ward in Not.Bot.Gard.Edinb.9:279.1916;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430.1930;Philipson et M.N.Philipson inNot.Bot.Gard.Edinb.34:27.1975;Cutlenin ibid.39:99.1980;Davidian,Rhodod.Spec.1:209.1982;西藏植物志3:665.图266,1--4.1986;云南植物志4:511.图版142,5—8.1986;横断山区维管植物下册1434.1994.[1]

参考资料

1.单色杜鹃(引用日期:2010-09-2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