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书院(成都书院)

由网友(心病无患,旧人不负)分享简介:历经宋、元、亮等晨代成长,清朝4川学堂到达颠峰期间,学堂数目居于天下第二位。这时成国都区内,4大学堂(锦江学堂、墨池学堂、芙蓉学堂、潜溪学堂)取尊经籍院称霸,成都郊县绣川学堂(金堂)、崇阴学堂(崇州)、万秋学堂(温江)、9峰学堂(彭州)、唐昌学堂(郫县)等各处着花。此中,以锦江学堂为代表的传统学堂以及以尊经籍院为代表的近...

历经宋、元、明等朝代发展,清代四川书院达到顶峰时期,书院数量居于全国第2位。那时成都城区内,四大书院(锦江书院、墨池书院、芙蓉书院、潜溪书院)与尊经书院称雄,成都郊县绣川书院(金堂)、崇阳书院(崇州)、万春书院(温江)、九峰书院(彭州)、唐昌书院(郫县)等遍地开花。其中,以锦江书院为代表的传统书院和以尊经书院为代表的近代书院,是两个时代教育的典范,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都共办21所书院。

中文名

成都书院

创立时间

1875年

地址

四川成都

数量

21所

发展时期

宋、元、明等朝代发展

鼎盛时期

清代

首任山长

薛焕

尊经书院

成都书院

成都书院

尊经书院,位于四川成都。清同治十三年(1874)原工部侍郎蜀人薛焕,联络官绅15人上书四川都督吴棠和四川学政张之洞,请办一所专门研究经史的书院,得准,遂于光绪元年(1875)春建成,正式招生,“以通经学古课蜀士”,故名。薛为首任山长。生徒由省内各府按比例在秀才、贡生中选送,分院按品学考选,择优录取。首批从全省3万名生员中选拔,仅得100余名。由张之洞主理教学事务,并撰《尊经书院记》即章程条规18条,作教学、管理规范,以《学海堂经解》、《说文解字注》、《三史》、《四库提要》等为主要教材,不课制艺八股,又捐俸置买经、史、子、集等书千余卷,修尊经阁以收藏,手订《阅览流通章程》以行管理。礼聘王闿运、钱铁江、钱徐山、杨聪等名流学者任主讲。专门撰写《书目答问》、《輶轩语》等书,刊行以充实教材。使“弇陋者思扩其见闻,泛滥者当知学有流别”。光绪二年(1876)海南谭宗浚继张任四川学政,与总督丁宝桢再次礼聘王闿运继任主讲。王认为“凡国无教则不立”,为教“必先务于实”。王先后主讲席8年,唯以经、史、词章等实学教诲诸生。分经授业,按时讲课,严格要求。规定每日读书,必须记下心得体会,山长依次审改评定;诸生作业不得抄袭陈文,更不允请人捉刀代笔;还要求诸生必须抄写,以抄助读。为学术计,专门设层次高于秀才的举贡班,重点在于学术研究。专设尊经书局,编选诸生经、史、词章中的优秀论文,刊为《蜀秀集》。另大量刊刻各

类书籍,王闿运的《古文尚书》、《尔雅注疏》等均于此刻书版刊行。数年间刻书达百余种,版片数万枚。风气一开,仿效者众。二十四年原“尊经五少年”之一的宋育仁任山长,即组织“蜀学会”,倡导宣传变法维新。19世纪8O年代开始,书院成为四川改良主义思想传播的基地。还发行《蜀学报》,刊载光绪的变法上谕。著名学者廖平,“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辛亥革命的先烈彭家珍,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吴虞以及张澜、吴玉章等均为院中高材。二十七年与锦江书院合并,于“尊经”原址改为四川通省高等学堂。两院之图籍、教具、书版、学田、存银等全数拨给高等学堂,师生亦全部转入。后又一应俱归四川大学。

考四海而为巂;

纬群龙之所经。清代王闿运集句题尊经书院。上联出自左思《蜀都赋》,下联出自班固《幽通赋》

[1]

墨池书院

墨池书院,位于四川成都。清道光元年(1821)四川学政聂铣敏捐俸建。有三大院房舍200余间、空地4亩。中为书院,左为东园,右为廉泉精舍。聂任满回京,留仆居守。十三年聂之子以“其铺房招佃,收租不足作修补之费”,遂将院中屋宇租给贫民居住,三大院亦日趋坍塌。二十七年总督琦善拟将其并入芙蓉书院。二十九年总督徐泽醇“欲以其地作慈幼堂。邑人呈恳并入芙蓉书院,愿补葺完好”,未果。咸丰三年(1853)学政何绍基以一大院作廉官公所,次年成都知县段暄与华阳(今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知县沈廷贵同请于大府,并入“芙蓉”得准。然“是时器具什物已为强者持去,墨弛已为东邻踞其半矣。复涉讼,历年始划定疆界”。以“芙蓉”押银400余两并邑人捐助共银1600余两修葺完善,“移芙蓉书院于此界中”,以墙右为“芙蓉”,墙左为“墨池”,中留一堂为聂公祠。清末废。

谈经人入室;

问字客停车。

清代聂铣敏题廉泉精舍

尝是昔年辛苦地;

旋知独有子云亭。

清代聂铣敏题讲堂

出词精入理必精,文因工夫而制;

始进苟终身必苟,士以品行为先。

清代聂铣敏题讲堂

看梅子熟时,个中人酸甜自别;

闻木樨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清代聂铣敏题东园

岣嵝遗夔蒙,华开南岳;

芙蓉环益郡,秀启四川。

清代聂铣敏题燕闲清旷堂

吉祥止止;

成性存存。

清代聂铣敏题后门

锦江书院

成都书院

锦江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的一所重要书院。锦江书院所在的文翁石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堂。书院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是清代最早兴建的6所省级书院之一。锦江书院存在时间长达199年,期间没有间断。执教者都是名师。被誉为清代“蜀中三才子”的彭端淑,清代“循良第一”的名吏牛树梅,以及易简、顾汝修、李惺、伍肇龄等名宿鸿儒,先后任书院山长(主讲教师),办学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从锦江书院走出来的莘莘学子,有与彭端淑同列“蜀中三才子”的大学者李调元、“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近代著名教育家李榕等。其中,李调元是明清时期继杨慎、费密之后巴蜀地区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其《函海》一书,涵盖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文学、语言学、金石学、农学、姓氏学、民俗学等,被誉为“巴蜀百科全书”。[1]

四川国学院

四川国学院,位于四川成都。清末,当时的四川同全国一样,宣扬打倒满清、废除科举等行动。宋育仁等提出:学习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新学──废除科举教学后的存古学堂。宣统二年(1910),原陕甘总督杨遇春后人将位于成都外南门街故第献出,作为存古学堂校址。时在京任职的谢无量出任存古学堂监督(即校长),设理学、经学、史学、词章,并陆续增设地理、算学、医学、英语等。因存古学堂缺乏图书,又缺资金购书,谢无量与四川总督尹昌衡、四川学使赵启霖协商,将已停办的尊经、锦江两书院的百万卷图书全部由存古学堂接管。尚缺的中外名著,另由存古书局排印,书局地址原在卧龙桥街,后迁青石桥街。学堂聘请名流如曾学传、相赞襄、吴之瑛、罗时宪等任教。后来为了扩大这所学府,从各方面培养人才,设立近代学科教学,遂将四川军政府枢密院的原址扩大为学堂校址,并于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四川国学院”,又增加一批学术名流作教师,谢无量恭推吴之瑛为校长,自己作副校长。因校舍仍不足,国学院又迁三圣街,还扩大至大慈寺。课程增加天文、工程学和地方志等。增加的教学名流有廖平、曾瀛、李尧勋、释园乘等30余人。民国十九年并入四川大学。存古学堂和国学院为学术界和新文化界培养了郭沫若、李劼人、周太玄、刘晦愚、王光祈、相子敬、蒙文通、向宗鲁等众多人才。

斯道已将亡,留此四壁图书,尚读周礼;

后生诚可畏,何惜两行芹茅,不借渊云。

清代张之洞题四川国学院。斯道:指书院制度

兼山书院

兼山书院,位于四川剑阁。始建于城南,以宋礼部尚书黄文叔之别号“兼山”为名,详情无考。明正德十四年(1519)知州李璧改建于城东北,彭泽撰记。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州陈叔美重修。明末毁于兵火。清雍正五年(1727)知州李梅宾重建于城东。道光十五年(1835)知州张嗣居迁建于小东门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1937年为四川省立剑阁师范附属小学。现为城关完小,仍存后堂1栋。

河岳英灵钟此辈;

国家元气在斯文。

清代牛树梅题兼山书院

鹤山书院

成都书院

鹤山书院,位于四川蒲江。宋开禧后魏了翁建于城北白鹤山下,读书讲学于此。宋理宗赐御书“鹤山书院”额。历久倾废。明成化七年(1471)知县邵有良重建。正德十二年(1517)御史卢雍重修。明末毁。清雍正四年(1726)知县陈昆琇重建。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县纪曾荫重修。嘉庆时知县黄郁章、魏守诚等相继增置学田850余亩以作院产,供师生束修膏火。清末改为高等小学堂。旧址今为蒲江中学。

红羊劫轰二万里神州,衮衮众雄,竟随大江东去。夜郎啸,海水飞,甘泉封,铜驼泪,登魏华父故墟,扬木铎,引起他乳虎出谷,雏凤冲霄,准收整顿乾坤真效果;

白鹤峰钟五百年间气,翩翩群英,遥望哲学西来。黉宫高,德星聚,孔壁坏,经师铿,沐秦国公遗风,定方针,淘得些柱石擎天,栋梁盖世,好书弹压环球纪念碑。

近代杨子元题鹤山书院

[2]

子云书院

位于四川郫县。明成化间宋景建于水月寺。有厅堂5间,名“思贤”,其余房舍4楹,定额为“规矩”,右额为“准绳”,堂后有楼5间,积书为卷,名宋氏书楼。另有房2间,东额为“望洋”,西额为“味道”。院内“厨库排立,碑亭对启,墙垣鸟峙,环之以水,杂植诸木。飞流滴沥而成响,乔树璀灿以成荫”。“地胜景清,为邑中胜景”。清代废为义学。

大益书院

位于四川成都。明正德十三年(1518)提学王廷相建于府城东北。嘉靖三年(1524)巡抚许廷光增修,巡抚范永鸾等置学田于双流,岁收租谷460余石。十三年(1534)巡抚熊爵等重修,左布政使陆深有记。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议毁天下书院,遂毁。十五年提学郭子章改建为大儒祠,知府耿定力有记。后废。

鹤山书院

位于四川邛崃。明正德十三年(1518)巡抚卢雍、知州吴祥建魏了翁祠于城西善政街,题额“鹤山书院”。魏了翁学识渊博,21岁便考上进士。他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治学准则,采用个人精读、互相答问、集众析疑的教学方法。他亲自执教,孜孜不倦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学习空气活跃。到成都参加举人考试的鹤山书院的学生,十有八九考中。在长期的学术和教学活动中,魏了翁确立了以他为代表的鹤山学派。讲堂东名“崇政”,西名“企贤”。嘉靖九年(1530)知州朱伦重修。后为巡司行馆,书院移至城西土司寓。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州牛大纬重建,将书院行馆合而为一,扩大规模,可容500余人。提学官暑和试院均设于此。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戚延裔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州段以信建府治南,将书院与试院分而为二。四十二年(1777)知州叶体仁重修并拨学田以增膏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鹤山书院藏书丰富,共10万卷,其规模之宏富,为宋代各书院之首。在宋明理学史、经学史、教育史和巴蜀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绣川书院

位于四川金堂。原名金堂书院。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陈舜明捐建于城东。近临清池,远面高峰,前为讲堂,后为寝室,左右傍舍近百楹。雍正七年(1729)知县太崇望置学田。十一年世宗特赐帑金以资膏火。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张南瑛修葺,更名“绣川”。二十六年知县饶学曦重修并新置学田300余亩。五十八年知县刘大镛续置学田10余亩,捐购藏书若干供师生览读,邑人陈钧有记。嘉庆十年(1805)知县谢惟杰增修院舍。同治三年(1864)知县徐璞玉又增置学田。邑人傅育贤等掌院多年,督率勤勉。每月官课,定其甲乙,资给膏火笔墨。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1]

崇阳书院

位于四川崇庆(今崇州)。原名江源书院。清康熙六十年(1721)知州邱纪建于治所西南文昌宫。有讲堂、斋舍、书楼、榭亭、庖厨等。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焦廷芝重修,改名“崇阳”。次年署知州胡德琳增置学田。后知州王犹龙又增置学田184亩。时学正杨藩兼山长,“日与诸生讲说不倦”。嘉庆十六年(1811)知州丁荣表增修讲堂5间,书舍12间,碑亭1座,有学生百余人。山长多由知州延聘地方宿儒担任。教师由山长延聘县内或外地学有专攻或著书立说者充任。束修膏火等费由州署学官拨支。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置两等小学堂。旧址今为崇阳镇学府街小学。[1]

万春书院

位于四川温江。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冯中存捐俸建于文庙西隅,取温江古称万春为名。中为讲堂名“集贤”,后为师长居室,东西两侧厢房共44间,可容生员近200人。置学田,“延师以督其事”。贮钦定经书数十套供师生阅览。冯亲临讲学,“暇亦时与析其义,订其疑”。教诸生“非与雕绘章句梯利禄”,必须“修其身有以及于人,齐其家有以化于乡”,“以孝悌之行植其根本”,“以明体达用之学”“而求诸大道之归”。远近诸生负笈接踵而至,“受其甄陶,多所成就”。邑人曾学传有诗:“升堂步遗踪,望占意遥集。风雨色苍苍,鸡鸣声不息。”光绪三十年(1904)改设师范传习所。[1]

潜溪书院

位于四川双流。清乾隆十二年(1747)华阳(今双流)知县安洪德建于城东安养乡潜溪祠原址,故名。祠祀明人宋濂,有祠田800余亩,明末兵乱为寺僧侵占。安洪德鼎力厘清,归还书院。重修祠宇续祀宋濂并增祀方孝孺等,同时延师课士。山长年修银200两,米4.8石,诸生膏火银共180两,米45石,由县府支给。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高学濂以书院距城较远、诸生就学不便,乃购梨花街地重建,而旧院仍称潜溪祠。清末废。

九峰书院

位于四川彭县(今彭州)。清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许伯政与士绅建彭门义学于小南街。二十一年知县朱次臻增修并改名为书院。五十三年知县谢生晋重修,置学田240亩。道光十三年(1833)知县毓庆扩建,增学田共330亩。招生童肄业其中。课业以制艺和试帖诗为主。教材除“五经”、《四书集注》外,还读《四书讲义》、《天章炯戒》、《周易折中》、《学政全书》、《性理精义》、《圣谕广训》、《明史》、《名教罪人诗草》、《乐善堂全集》、《御制补笙乐》等书共120多种。山长吕调阳长期主讲,并以所著《观象庐丛书》、《论孟疑义》和《足财书》等教授生徒,鼓励自学经史诗文。常率生徒走出书院,结合本县山川名胜、风物民情进行教学,开书院教学之新风气。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彭县经纬学堂。

龙门书院

位于四川新都。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王垂绮建于城东街。五十四年,知县任锜以近市嚣,移至文昌宫后,置学田120亩。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杨道南改建。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张奉书增修房舍,添置学田,厘定规程,刻于石碑。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曾传缙重定章程镌碑立案。有田产岁收租谷近400石,租钱8千余文。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

通经书院

位于四川新津。原名宝资书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戴之适捐建于城西经藏寺。寻迁建于文昌祠。嘉庆六年(1801)知县丁蔡籀复迁回原址,题名“次公”。十七年知县王梦庚又迁回文昌祠,并新建院舍,改名“通经”,有学田360余亩。道光六年(1826)知县陈霁学复加修理,且将各场义渡和市易斗租钱拨作膏火。后或乡绅捐赠,或义学田收入,田产陆续增添,计有学田800余亩,铺房20余间,办学经费充裕。光绪末改为学堂。

岷江书院

位于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嘉庆建于城东门外。五十一年知县孙大宁重修,置学田316亩。道光三年(1823)知县李桂林迁建于城内正北街,有各类府舍共30余间。每年十月招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灌县高等小学堂。

芙蓉书院

位于四川成都。清嘉庆六年(1801)成都知县张人龙捐俸首倡,县父老士绅“欢欣踊跃,富者输其财,能者董其事”,遂建于署北拐枣树。咸丰四年(1854)改建于青龙街墨池书院内,有大门、二门、讲堂、过厅、书舍、寝室、厨房等40余间,“复置水田于本邑三甲,以备经费”。“大宪来视,深加奖许,赐以额”。“规模轩敞,与‘锦江’、‘潜溪’遥相辉映”。又延名师衷以壎等主讲,张亦亲为讲学,竭尽“创造培养之力”。清末废。

少城书院

位于四川成都,清同治十年(1871)四川总督吴棠建于成都满城内。专为驻防成都的八旗子弟而设。吴捐银800两,并司、道、府、州、县各官捐银5200两,交商生息,以年息银624两作束修膏火。山长年束修银200两,薪火银100两,节敬每节4两。每年订10课,每课文生超等6名,每名银1.5两;特等6名,银各1两。文童上取3名,每名银1两;中取5名,银各8钱。斋夫1名,月工食银2两。余作每年修葺及每课造册试卷之费。由协领接季呈报查考。每月初二日官课、十六日师课,山长关卷,协领具柬延师订正。院务皆由署将军札仰管理,协领固勒洪阿、札木丹等协助。清末废。

平云书院

位于四川大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陈兆棠建于县治东南隅。有讲堂、宿舍、内院、花园。延成都尊经书院生、邛崃举人张文拨为山长。招生童40名,每月2课,优给膏火奖金。二十八年张卒,知县唐坼聘本邑拔贡刘垣、举人黄应秋为正、副山长。旋新任知县吴祖尧为倡新学,另举尊经书院生、射洪刘光谟掌院,改八股试帖为策论。三十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

参考资料

1.清代四川书院之盛居全国第二(组图) · 网易(引用日期:2015-09-28)

2.蒲江鹤山书院藏书10万卷宋代全国藏书最多(图) ·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5-09-28)

3.鹤山书院 宋代最大、藏书最多的书院 · 成都全搜索(引用日期:2015-09-2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