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家村(巴家村)

由网友(不服输就别哭)分享简介:巴野村位于普兰店市夹河镇,耕高空积八二二一亩,庄家一二四三户,三七一三人,以食粮、运输、生果、养殖业并举,是新金猪的起源地,总支出到达五零零零万元。该村持续多年被普兰店市当局授予进步前辈单元、文化村等声誉。注释村情详情普兰店市夹河镇巴野村位于夹河镇北部,距普兰店市三零私里,接通便当,资材富厚,地盘肥饶,情况优胜。齐村共有九...

巴家村位于普兰店市夹河镇,耕地面积8221亩,农户1243户,3713人,以粮食、运输、水果、养殖业并举,是新金猪的发源地,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该村连续多年被普兰店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文明村等荣誉。

正文

假如国家准备卖一条高速公路,你买不买

村情概况

普兰店市夹河镇巴家村位于夹河镇北部,距普兰店市30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环境优越。全村共有9个自然屯,农户1243户,3713人。耕地面积8221亩,巴家村以粮食、运输、水果、养殖业并举,是新金猪的发源地,大连九羊乳业食品有限公司坐落于该村,畜牧业生产已成为主导产业,全村猪饲养量50860头;肉食鸡饲养量50.04万只,畜牧业占全村农业收入70%,人均收入58%,全村人均收入均超万元。该村连续多年被普兰店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文明村等荣誉。巴家村以畜牧村为支柱,年总收入达到5000万元。

产业介绍

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积极采取扶持和服务措施,鼓励扶持畜牧业发展,积极引进和改良生猪品种,加强疫病防控,有力的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建标准化畜牧小区3处,现有百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达100家。在百万只养殖基地的带动下,全村年出栏肉鸡50万只,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推行订单农业,调整种植机构,推广露地草莓和黄桃生产,生猪销往山东、江苏等全国各地。指导性的建成了占地100亩露地草莓示范基地,使亩效益由过去的300元增加到4000元,新的模式迅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并得以大规模推广。

村情概况

巴家村隶属于迤车镇箐口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迤车镇中部,距离箐口村委会0.70 公里,距离 镇3.00公里。国土面积2.81平方公里,海拔1,850.00米,年平均气温14.50 ℃,年降水量78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鱼腥草等农作物。有耕地504.68亩,其中人均耕地0.65亩;有林地1,174.04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5户,有乡村人口818人,其中农业人口818人,劳动力6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6.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31.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6.5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9.73万元,占总收入的 44 %;畜牧业收入81.87万元,占总收入的 40.1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11头,肉牛51头,肉羊21头);林业收入0.95万元,占总收入的 0.47 %;第二、三产业收入14.03万元,占总收入的 6.88 %;工资性收入17.34万元,占总收入的 8.5 %。农民人均纯收入1,431.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3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4人(占劳动力的 12.17 %),在省内务工6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25户通自来水,有22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4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和 64.4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4户(分别占总数的 42.22 %和 28.44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弹石路和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1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12.26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0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6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