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巷街(河南安阳市文峰区的文化遗产)

由网友(请叫大哥)分享简介:仓巷街位于河南省安阴市文峰区,为河南省第1批汗青文明街区,是亮清期间安阴彰德府乡生存于今的修建文明遗产。仓巷街齐少五二八米,严四.九米,现有五七个院落,大部门是亮清、平易近国期间的修建。做为安阴古乡生存较为无缺的汗青文明街区,仓巷街有着安阴的“南锣饱巷”之称。中文名仓巷街位于河南省安阴市文峰区汗青沿革亮清期间,仓巷街为彰德...

仓巷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为河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是明清时期安阳彰德府城保存至今的建筑文化遗产。仓巷街全长528米,宽4.9米,现有57个院落,大部分是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作为安阳古城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仓巷街有着安阳的“南锣鼓巷”之称。

中文名

仓巷街

位于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

历史沿革

爱家乡,做主人 文博源小学四九班阳光中队暑假实践活动

明清时期,仓巷街为彰德府城商贾民居云集之地。

仓巷街

新中国成立后,因时代发展粮仓渐废,更名为仓巷街。

彰德府城,也称安阳古城。安阳作为七朝古都,第一个城当是商代河亶甲居之相都,然后是盘庚迁殷之殷都城。398年,在今安阳城西南烧盆窑村一带,建安阳城,属邺都京畿之地。580年杨坚焚邺城,将邺官府和所有居民全迁安阳城,安阳城于是称邺,为相州。此后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之后唐宋元明清时期,安阳彰德府城均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地理环境

仓巷街

仓巷街位于七朝古都安阳古城区中心,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安阳古城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仓巷街有着安阳的“南锣鼓巷”之称。[1]

仓巷街东西长500余米,宽约5米,因原来位于县衙粮仓门口,故得名仓门口街。新中国成立后,因时代发展粮仓渐废,更名为仓巷街。明清时期,仓巷街两侧为商贾民居云集之地,建筑精美,不乏经商富户,因而与甜水井街并称“龙凤街”。

仓巷街

仓巷街建筑以明清、民国建筑风格为主,其中最具有鲜明清代建筑风格的是3号任家大院。院落原为三进四合院,正房与厢房均为硬山坡顶小青瓦,门窗为砖雕花式拱券窗,装饰有竹子图案,院落正中的悬山式垂花门木雕细腻,东偏院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月亮门通向后院。院落中的房屋瓦檐、山花、墀头等建筑局部细节砖雕细腻、图案精美,是目前安阳古城保存完好的珍贵建筑文化遗产。[1] 参考资料

1.仓巷街 ·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2019-03-10)

2.安阳仓巷街 ·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9-03-1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