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安会馆(1970年建成的会馆)

由网友(肉爷我骄傲i)分享简介:新添坡南安会馆是新添坡华人地缘社团。建立于一九二四年,由福修南安县人士构成。倡议报酬王添禄、侯西反、林火朴、洪光胜、梁长山、赵文烟、弛金枯、林志伊等。一九四九年注册为非业务的有限私司。一九五八年景立合作会。一九六二年筹修新会所,一九七零年修成。一九八八年景立青年团,排斥年青城亲到场会务勾当。会馆的宗旨是“联结城情,同谋...

新加坡南安会馆是新加坡华人地缘社团。成立于1924年,由福建南安县人士组成。发起人为王加禄、侯西反、林水朴、洪光胜、梁少山、赵文烟、张金荣、林志伊等。1949年注册为非营业的有限公司。1958年成立互助会。1962年筹建新会所,1970年建成。1988年成立青年团,吸引年轻乡亲参加会务活动。会馆的宗旨是“联络乡情,共谋福利”。

中文名

新加坡南安会馆

外文名

Singapore Lam Ann Association

建成

1970年

成立于

1924年

宗旨

联络乡情,共谋福利

简介

变坏 的新加坡

1949年注册为非营业的有限公司。1958年成立互助会。1962年筹建新会所,1970年建成。1988年成立青年团,吸引年轻乡亲参加会务活动。

成员简介

林路,就是于1913年发倡购地重建新加坡凤山寺的总理林云龙,也就是抗日英雄林谋盛烈士之父。清末,林路乘风破浪南渡星岛,从事建筑行业兼制砖瓦,其福安砖窑之所在地,到现在仍为人所熟悉,蔚成地名。新加坡著名的维多利亚纪念堂(俗称大钟楼)乃由林路所承建的。1914年和同乡侯西反、林箕当等人,借用凤山寺寺内设备,创办南明学校收容贫寒子弟上学读书。林路的第十一个儿子为林谋盛,在日军南侵时,出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委兼劳工服务团主任。抗战时期,为闻名新马的136部队马来西亚区华人正区长,后来被捕而壮烈牺牲。林谋盛之子,为新加坡地鉄局主席林良玉,是位卓越的优秀公务员,曾受总统赐封最高荣誉功绩服务奖章。林良玉之外甥女黄美莲大律师,虽受英文教育却热爱华社活动,现为南安会馆执监委会法律顾问。

黄嘉驹,是南安会馆的元老。会馆30周年(1956)纪念大会曾任票务委员。黄嘉驹由于工作刻苦耐劳,待人以诚,受人爱戴而致白手成家,创办黄南泰酒庄专办中西各种洋酒药酒等酒水。1960年至1995年期间任执委、后补委员及特别委员。1992年起由其子黄妙基担任执委、监察多年,现为名誉主席与凤山寺炉主。黄妙基之子黄诗平,于2002年当选为南安会馆青年团副团长,2004年则任团长职至2007年。2008年起升任会馆总务主任一职至今。而其女黄莉芩,亦曾是青年团团委。

吴昆益,当过会馆30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过后他的侄子吴鸿业也当过会馆金禧纪念特刊编委会主任。吴鸿业,曾任会馆第卅届至第卅四届常务主席。在位时,努力玉成南安会馆大厦的建成,并对移交会馆管理的凤山寺,进行大事重修,并藉建寺140周年纪念举行盛大的落成开光法会。1980年至1999年当任会务顾问。吴鸿业的第二儿子吴一贤,曾为凤山寺国家古迹重修委员会主席,吴一贤认为今日的凤山寺,不仅是新加坡南安邑人的,更是全国人民的文化遗产,现为会馆名誉会长。2002年至2003年,吴一贤的大哥吴毓民之子吴子源担任了青年团团长职位,而吴一贤的另外个弟弟吴毓新也曾是青年团团委,现为会馆荣誉委员。如此传袭,可见吴家四代都对南安会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源水,自1946年起就一直担任会馆执监委要职至逝世,曾任会馆30周年纪念大会名誉会长。哲嗣李坤成在其父李源水的引导下,也积极参与会馆会务。从1968年至1977年一直担任总务主任历10年之久。1978年至1979年任第卅五届会馆常务主席之职,现为会馆永久名誉会长。李坤成之女李淑端,曾是青年团财政,是位出色的业余油画家。

郭赞雷,亦是南安会舘的元老。1966年至1980年期间,就一直在执监委任要职,1979年至1990年当任过南安互助会主席长达12年之久,现为永久名誉会长。郭赞雷之子郭志阳,曾任第卅九届执监会康乐股委员,后来会馆于1988年9月15日成立青年团,出任首届青年团团长。在任期间,与青团骨干团委黄汉源、李成利、郭金荣、谢丽云、陈英来、林隆基、严丽诊、翁文才、陈汉宾、张志珍、王开心、李伟登、洪玉姿及黄嘉华等人精诚团结,热心策动下,各项青少年活动都办得有声有色。1995年至1998年止,郭志阳继承其父衣钵成为南安互助会主席,目前为会馆名誉会长。郭志阳的小儿子郭鸿福,曾是南安会馆青年团活跃份子。

李光前,1936年受委为凤山寺信托委员会主席,1949年至1957年任会馆执行委员,后由1958年起至1965年止,担任会永久名誉主席,而2004年至今,改任永久名誉会长。李光前之侄李成基,于1988年起任执行委员、义务秘书、总务委员至会馆名誉主席。

黄种行,自1966年起就担任执委直至1973年,1974年至1980年转任监察主任。在1976年初,受委为凤山寺重修委员会主席,负责年久失修的凤山寺,并率先捐献两万元作为重修基金。黄种行的长子黄书萍与三子黄国庆,都深受其父黄种行的启迪和影响,对社区和会馆活动也是十分热心投入。黄书萍于1984年任经济股委员,1986年至1991年改任会馆常务委员,现为会馆名誉会长。黄书萍之弟黄国庆,于1994年接任会馆主席至1999年,现为永久名誉会长。

洛萍,乃会馆会务顾问陈振亚之笔名。陈振亚在抗战期间,就处战地和大后方负责大量的宣传工作。自1986年起,就当任会务顾问直至1995年逝世。其三子陈彦彬上校为第五届(1996-1997)青年团团委,第44届至第46届会馆执行委员,第47届至第49届会馆特别委员。

黄汉源,曾任一届半的会馆康乐股主任,后转任青年团副团长及名誉委员多年。其女黄卫群,曾是青年团文友俱乐部成员,1991年5月,青年团曾赞助她全权策划的<;黄卫群相声作品发表及表演会>;。黄汉源的儿子黄卫众医生,现为会馆医药顾问。

张水荃,其大儿子张克民,曾是会馆第49届特别委员,。其二儿子张克荣,曾任1992年至1995年(第三、四届)青年团团长及第44届会馆经济委员,现为会馆荣誉委员。张克荣任青团团长期间,曾大力发扬华族传统节庆及1993年首间会馆青年团,配合华族文化节而举办<;首届全国宗乡会舘青年研讨会>;。

李瑞金,第八届(1973-1974)南安互助会主席、第九届(1975-1976)南安互助会副主席。从1964年至1977年止,担任了14年的会馆总务股委员。李瑞金之侄李成利,为南安青年团发起人之一,策划会馆青年团时,主张将青年团的团龄限定在45岁以下的青壮年层次上。并在任团委期间表现卓越,于1991年获颁南安青年优异服务奖。

会馆执监委,尚有梁光南、粱世海父子;王可味、王火星父子;李承显、李国金父子;林文鸳、林金福父子;蔡多华、蔡福达父子;蔡金钟、蔡玉荣父子;洪清波、洪建国父子;王振晏、王思平父子;李庆财、李家宏父子;郭金荣、郭首佳父子;吴在炎、吴怡龙父子;黄福义、黄淑清父女;陈钦赐、陈秀卿父女等。粱后宙、梁美灿叔侄;王可味、王秀保叔侄;戴佑志、戴金成叔侄;陈文彬、陈奕福叔侄等。洪泽世、洪泽涂兄弟;廖渊山、廖渊庆兄弟;李成祝、李炳坤兄弟;李永康、李永乐兄弟;陈英来、陈亚荣兄弟以及魏木发、魏有利公孙等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