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村(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五龙村)

由网友(当掉、呐宿命)分享简介:5龙村地处灵宝郊区北郊,领有6个村小组,三三八户,一五零零嘴人;村耕高空积九零零亩,此中河套地二零零亩,西塬地七零零亩,村平易近支出来历以畜牧养殖、大棚菜蔬、食用菌出产以及2、3财产为主。中文名5龙村外文名Wulong Village方言河南话人嘴一五零零人(二零一八年)所属地域中国河南灵宝市行政种别村面积九零零亩(二零一八...

五龙村地处灵宝市区北郊,拥有六个村小组,338户,1500口人;村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河套地200亩,西塬地700亩,村民收入来源以畜牧养殖、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和二、三产业为主。

中文名

五龙村

外文名

Wulong Village

方言

河南话

人口

1500人(2018年)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灵宝市

行政类别

面积

900亩(2018年)

耕地面积

900亩

位置境域

网看金城 灵宝党政公众网

五龙村地处灵宝市区北郊,位置优越,村南紧邻310国道,村东直通高速公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拥

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

五龙村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河套地200亩,西塬地700亩。

乡村人口

五龙村有六个村小组,338户,1500口人;

经济概况

村民收入来源以畜牧养殖、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和二、三产业为主,截止2008年底,群众人均收入5600元。

发展思路

五龙村群众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村支部一班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审时度势,积极探索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大胆实行老村搬迁改造、新村规划建设双轮驱动战略。聘请有关专家详细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建设。继续以菜、菌为主,以养殖、运输为辅,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扩大高效特色农业所占比重。全村大棚菜是五龙村的传统优势种植业,菜农在技术上已日益精湛,拥有高档次、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60座,以种植黄瓜为主。2008年,全村每棚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特别是党建刚、闫军民输入都在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食用菌生产,由2006年51万袋发展到2008年的83万代,其中平菇81万袋,香菇2万袋,在30多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多户,特别是党战刚、张学贵、党结良等种植户,在镇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科学种植,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袋实现2000元的收入。养殖专业户20家,以规范养殖为重点,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疫病防治,加大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搞好畜禽标准号生产,三组的党海军、五组的党银豹每人在去年3500只鸡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了8000元增加1000多只。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为了全面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村部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全民教育活动。投资3万元购各类书籍5000余册,健全阅览制度,方便进步青年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功过远程教育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投资28.5万元,在村建五龙剧场,8月份动工,11月18日完工落成剪彩。扎实了五龙文化大院实体。填补了多年没有剧场的空白,活跃了群众文艺文化生活。

五龙村还建起了五龙村文化长廊,村主巷道悬挂道德经版面82块,使广大村民受到很大教育树立了崇高的道德风尚。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积极配合上级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工作目标,积极做好育龄妇女季度查体工作,全村320名育龄妇女,孕检率达到99%。农村的义务教育方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关心救助困难群众方面,危房困难户5户15间,投资4万多元,低保户54户109人,发放救济面粉100多袋,油、米各50份。

基础设施

2008年争取项目资金共筹资26万元,硬化巷道1000米,排洪渠300米,工程5月份开工,8月份完工。大大改善了村民今后生产生活条件,深受赞评。为了改变村巷道卫生条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村发放垃圾桶300多个,从而改变纸片到处飞,垃圾不归池的不良现象。利用三年时间,在村中主干道两旁连续在职绿色苗木、女贞、红叶梨、冬青等。

社会保障

在镇补贴基础上,村对新发展沼气户补100元,组补50元。村干部分包到组,层层动员,抓好落实,全村新农村发展沼气池40多个,已正常使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