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启敭(蒋启敭)

由网友(不帅你报警)分享简介:蒋承敭(一七九五~一八五六) ,字亮叔,号玉峰,清朝广西齐州万城龙火村(今属龙火城) 人。蒋承扬,清嘉庆丙子年及第,谈光2年中入士。历任江西德兴,会昌知县,永丰知州,南昌异知,江西盐法谈。正在任知县,知州,谈员时期政绩颇佳,后擢降为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兵备谈,辖区邪临黄河北岸。蒋承扬为治理黄河耗绝了终生一生没世的血汗,后添封为按...

蒋启敭(1795~1856) ,字明叔,号玉峰,清代广西全州万乡龙水村(今属龙水乡) 人。蒋启扬,清嘉庆丙子年中举,道光二年中进士。历任江西德兴,会昌知县,永丰知州,南昌同知,江西盐法道。在任知县,知州,道员期间政绩颇佳,后擢升为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兵备道,辖区正临黄河北岸。蒋启扬为治理黄河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后加封为按察使衔,代理河道总督职务,最后病死在黄河的工地,谱写出一首广西人治理黄河的壮歌。蒋启扬故乡龙水村的蒋氏,素称望族,仅清代该村就出了进士4名,举人2名。

简介

清嘉庆丙子年(1816)中举,道光二年(1822)中进士。历任江西德兴、会昌知县、永丰知州、南昌同知、江西盐法道。在任知县、知州、道员期间有政绩,后擢升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兵备道。辖区正临黄河北岸。蒋为了防止黄河决堤,便遍查历代治河记载和各县各州的志书;并脚踏实地去勘察他管辖的黄河地段的河流情况。咸丰四年(1854)秋汛到来,蒋启敭带领河道官兵及各村民夫,日夜坚守河堤。其间有一险处河堤坍塌大半,人皆惊恐跑散。这时蒋启敭身边只剩下一个老兵相随。仍彻夜坚守。天明,附近群众及河兵知情,倍受感动,便一齐赶来抢修,连续奋战3昼夜,终于保住了堤防。咸丰五年(1855) 五月,原河东道总督长臻突然病逝于任内。清廷即任命李钧接任总督。但当时李钧尚在北京,一时不能就职,为了使治河工作不受影响,清廷遂命河南彰卫怀兵备道员蒋启敭,暂署河东河道总督职务。同时敦促李钧尽快起程前往接任。蒋启敭受命,于六月十日到职,此时正值黄河伏汛,洪水暴涨,蒋启敭防守的黄河地段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境)发生险情。蒋立即督率道厅文武官兵及民夫,在淫雨泥泞中抢险。终于化险为夷。不料,在蒋启敭接任河道总督的第十天(六月十九日),铜瓦厢再次出险,加之当晚大雨倾盆,黄河水位猛升。蒋启敭带领兵民拼全力堵塞也无济于事。第二天,铜瓦厢大决口,混浊的巨大洪流从缺口倾泻而出冲向东北方。这是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数十州县顿成汪洋。清廷下谕严惩有关人员,蒋启敭因只任职十天也受到革职留任的处分。蒋启敭受处分后,仍认真治河不懈。还积极向清廷建议堵塞铜瓦厢缺口,恢复黄河故道。咸丰六年(1856)五月,河道总督李钧深知蒋启敭忠于职守,遂向清廷上疏陈述蒋的劳绩。咸丰皇帝批示恢复他的原职。但蒋启敭因治河奔忙,积劳成疾,竟于同年七月初二日,在黄河工地陈桥病逝,终年62岁。

贡献

蒋氏生前曾主修《德兴县志》、《会昌县志》;著有《问梅轩诗草》、《宦海一蠡》、《教士敭论》、《李杜韩三家摘句》、《见闻偶笔》、《课艺》等作品,今散失无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