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振(汪德振)

由网友(drunk(酗酒))分享简介:汪德振(一九一零⑴九七三),清宣统2年(一九一零年)五月,出熟正在新登镇上的“赞育堂”,自幼正在镇上念书。 ”(今《罗隐年谱》匿浙江藏书楼古藉部,排正在《历代浙江人物年谱》零零四号编号为九二五。 一九四七年果违部患毒(发违)其剧,告退归野休养。注释汪德振(一九一零⑴九七三),清宣统2年(一九一零年)五月,出熟正在新登镇上的...

汪德振(1910-1973),清宣统二年(1910年)5月,出生在新登镇上的“赞育堂”,自幼在镇上读书。 ”(今《罗隐年谱》藏浙江图书馆古藉部,排在《历代浙江人物年谱》004号编号为925。 1947年因背部患毒(发背)其剧,辞职回家疗养。

正文

汪德振(1910-1973),清宣统二年(1910年)5月,出生在新登镇上的“赞育堂”,自幼在镇上读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时因国家战乱日纷,民生凋敝,更谈不上工业、科技的发展与建设,故所学之术,无以报效国家。他受家庭及亲戚父辈的文气熏陶,后转为文史工作。他一方面应浙江民众教育馆长朱士华之聘,到杭州西湖一公园旁的省民众教育馆工作;同时利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罗隐年谱》。汪德振先生在《罗隐年谱》自序中曰:“余与昭谏同里间,平时雅慕其为人,每思编撰年谱,终以觅材匪易而止。今夏闲居梓乡,长日多暇乃就《罗昭谏集》八卷(康熙本),《甲乙集》十卷(影宋本),《谗书》五卷(拜经楼本),新登钦贤《罗氏宗谱》,及新登历代志乘与当时史载,又广检名人生卒暨两浙钱镠事迹相纂合,成《罗隐年谱》一书。非敢侈言著述,聊免散失,兼以正世俗对罗隐之观念耳。”(今《罗隐年谱》藏浙江图书馆古藉部,排在《历代浙江人物年谱》004号编号为925。1357。6072。2)搞战全面爆发后,汪德振随省民众教育馆迁移至兰溪女埠。时东南时报社迁至金华,总编刘湘女士特邀请汪德振去东南时报社任编辑。后报社迁移南平,因离家较远,而新登的《赞育堂》药店及住家全被日本焚毁,全家老小逃难在外,因果而辞职。时妻子带儿女避难娘家(分水县珠村),于是便留住在珠村。名住房为“当归草堂”,并撰写了一副楹联“花名施复药号当归,处则远志出为小草。”

1942年,新登县成立《新登县志》编纂委员会,由县长韩宗湘签发聘任书,聘任汪德振为编要会编辑,该聘书由项墨庄亲自送达珠村德振手,并商诸多编写事宜。1945年浙江省浙西一师校长乔殿祥来珠村,聘德赴该校任普师文史科教师。学校先于潜观山,后迁桐庐横村柴家边。1947年因背部患毒(发背)其剧,辞职回家疗养。1950年至1957年在建德严州师范任教,因人诬陷,含冤入狱数月,后查无实据被释放,但对恢复工作拖而不决。文化大革命受冲击,身心伤害很大,郁郁成疾于1973年10月18日脑溢血含恨弃世,终年六十四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