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伏乡(龙伏乡)

由网友(残念)分享简介:龙伏城位于营山县的东部,东邻渠县柏林,西靠老林镇,南取木垭、清源相连,北取亮德交界,面积二四.三五平方私里,辖一零个村,八零个社,总人嘴六八二零人(二零一七) 。果境内有久负衰名的古修建龙伏寺,城名由此而患上。该城地势东低西高,浅丘呈工具走向,以沙壤为主。中文名龙伏城所属国度中国面积二四.四三平方公里 人嘴六八二零人(二...

龙伏乡位于营山县的东部,东邻渠县柏林,西靠老林镇,南与木垭、清源相连,北与明德接壤,面积24.35平方公里,辖10个村,80个社,总人口6820人(2017) 。因境内有久负盛名的古建筑龙伏寺,乡名由此而得。该乡地势东高西低,浅丘呈东西走向,以沙壤为主。

中文名

龙伏乡

所属国家

中国

面积

24.43平方千米 

人口

6820人(2017)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政府驻地

营山县龙伏乡

行政区类别

地理位置

营山县的东部

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种植业

所属地区

营山县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邮政区码

637737

车牌代码

川R

电话区号

0817

经济发展

四川同心 专家服务团川北医学院分团赴营山县龙伏乡小学开展助学捐赠活动

该乡交通方便。宽阔平坦的营渠干道象一条金色玉带由西向东横贯该乡,营山、老林、消水、双河到渠县、达县的客货运营车辆川流不息,终日不断,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动脉,龙伏人民的黄金公路。

龙伏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乡拥有良田6000亩,盛产优质大米。境内有水库两座,常年蓄水90万立方。李家水库修筑在该乡东部,不但能自流灌溉全乡80%的农田,而且为该乡的水产、养殖、酿造业和预制件生产提供了条件。全乡水面养鱼年产量在20吨以上,其中网箱鱼占30%。水库养鸡场常年养鸡5000只,产蛋120万枚。库周建有酒厂2个,养猪场3个,年产白酒25吨,出栏肥猪200头。水库大堤外的公路旁的预制件厂,生产的品种齐全,产品畅销周围乡镇。仅李家水库形成的直接经济年收入就达110万元。

龙伏的生猪和蚕桑是两大骨干产业。该乡年出栏肥猪11000头,是全县7个示范养猪乡镇之一;年养蚕2300张,产茧6万公斤,又属营山县13个蚕桑革地乡之列。全乡仅生猪和蚕桑两项收入就达601万。人均573元。

乡党政一班人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信心百倍地带领全乡人民描绘宏图。今天,他们紧紧地抓住自身优势,按照远景规划,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千方百计地实现两个800万元(预制件厂、酒厂、糖果厂等年产值800万元,劳务输出年创收800万元),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龙伏由来

龙伏乡原名柏桠乡,龙伏一称得名于柏桠乡叫龙伏寺的寺庙。

相传柏桠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现只能见一些寺院地基的残迹。寺庙的旁边有一棵大黄角树,三人方可环抱,黄角树是中空的,一直通往地下的神秘处,长得枝繁叶茂,此寺庙的不远处还有一口古井与之为伴,古井养育着和尚,和尚伴着黄角树清修。和尚终年无忧的在寺院修行诵经,整个柏桠乡几乎是风调雨顺。一直到后来有一天,一个霹雳炸响,寺庙古老的黄角树树洞里面腾出了一条小白龙!小白龙兴许就是借着寺庙这清净之地在黄角树里修炼几百年得道的吧?它出来并不害人,但是他出来后顿时大雨倾盆,于是就游进了附近的河里,从上游到下游身体渐渐变大,最后便腾上了天阙。”

从此寺庙改名为龙伏寺。日久寺庙得道修行的师傅都走了个光,只剩下了空空的寺庙,私塾先生为方便教学,且此地风水甚好、清净怡人,在此办起了小学。果不然,养育了不少人才,为感谢育人,至此柏桠乡改称为龙伏乡。

行政区划

龙伏乡下村:

新寨村建设村柏垭村龙奔村金龙村耳岩村梅乐村平定村库湾村新村村

人口数据

龙伏乡人口数据:6820人(2017)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