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由网友(灰白的空白)分享简介:王永德,男,一九六三年熟,安徽天少人。专士、传授。现任学于上海外国语大教国际文明接流教院。小我私家履历一九八七年结业于宿州教院中文系中文业余。之后,别离于一九九二、二零零一年从华东师范大教古代汉语业余语法建辞标的目的、成长取教诲生理教业余生理言语教标的目的结业,获硕士、专士教位。二零零四年正在复旦大教中文站汉言语文字教业余实现专士后...

王永德,男,1963年生,安徽天长人。博士、教授。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个人经历

上外授予华尔街英语创始人客座教授荣誉称号

1987年毕业于宿州学院中文系中文专业。之后,分别于1992、2001年从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语法修辞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心理语言学方向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2004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站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安徽大学教务处和中文系任副教授。2005年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任教,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2012年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工作。

讲授课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心理语言学、外语教育心理学、中高级商务汉语阅读,商务汉语写作,中高级汉语阅读,中级经贸汉语口语等。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与兴趣:

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侧重用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汉字的认知,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当代语言学》、《语言文字应用》、《现代外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语言习得和认知论文或研究报告三十多篇,出版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等学术专著。

主持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项目“留学生认知实验中的汉字教学法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4年度项目“外国留学生习得不同标记汉语句子的实验研究”。

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首批项目“留学生汉字认知加工中形音义编码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年度资助项目“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的实验研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字音干扰信息对留学生汉字认知影响实验研究”。

专著和译著:

专著《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专著《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的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译著《思维与问题解决》(《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第11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主要论文

外国留学生理解汉语句子时抑制无关信息的变化,《(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年刊)》,2007(总9期)。

目的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心理科学》,2008(2)。

汉语句子的标记因素对外国留学生理解的影响,《心理科学》,2006(2)。

不同母语类型留学生表达汉语句子的比较,《心理学报》,2004(3)。

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句子中补语认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5)。

评述基于认知加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心理科学》,2004(3)。

不同母语类型留学生理解汉语句子的实验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4(3)。

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对汉语句子主观感知距离研究,《现代外语》,2003(2)。

汉语语法习得异同论,《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从学习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组织,《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4)。

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五邑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

第二语言习得两种基本研究范式评述,《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1)。

基于认知发展的词汇习得过程,《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4)。

从儿童语法习得过程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心理科学》,2001(3)。

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汉语句法习得,《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2)。

汉语句子理解研究述评,《四川心理科学》,2000(1)。

我们记住了句子的什么,《语文建设》,2000(6)。

隐喻存在的认知基础,《修辞学习》,2000(4)。

汉语句子理解进程中句法整合和语义解释,《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6)。

儿童习得形象词语的认知发展解释,《修辞学习》,2000(2)。

句义理解策略初探,《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获奖科研成果:

2010年获上海市第十届(2008-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2008年获上海市第九届(2004-2007年)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理论创新一等奖,为该奖项的三个一等奖 之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国留学生习得不同标记汉语句子的实验研究”的最终成果。

1998年获全国高校师资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学术兼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审稿,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SSCI来源期刊评审,上海市语文学会理事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