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26年成立的公办大学)

由网友(咽喉滚动.)分享简介:上海新华艺术博科黉舍开办于一九二六年,倡议人弛聿光、潘天寿、俞寄凡、潘伯英、许开甫、俞剑华、谭抒实等。中文名上海新华艺术博科黉舍种别私办大教开办时间一九二六年所属地域上海归纳综合先容一九三一年汪亚尘任学务少。按照汪亚尘的定见,新华艺博校董会于一九三二年二月一日建立,校董有何成睿、于左任、王棋、蒋百里、徐朗西、王天木、范争波...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于1926年,发起人张聿光、潘天寿、俞寄凡、潘伯英、许开甫、俞剑华、谭抒真等。

中文名

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类别

公办大学

创办时间

1926年

所属地区

上海

概括介绍

有一种委屈,叫安徽新华学院

1931年汪亚尘任教务长。根据汪亚尘的意见,新华艺专校董会于1932年2月1日成立,校董有何成睿、于右任、王棋、蒋百里、徐朗西、王天木、范争波、史量才、徐悲鸿、郑通和、邓镜寰、郑午昌等。公推何成睿为主席校董,徐朗西任校长。潘伯英为总务长,荣君立为总务襄理。各系的负责人是:国画系主任汪声远,西画系主任吴恒勤,艺术教育系主任刘质平,绘画研究系主任朱屺瞻。1933年设绘画研究所,朱屹瞻为主任。1937年校舍毁于日寇炮火,租得临时校舍继续办学。1941年底因拒向日伪登记及申报师生名单而停办。至1944年12月8日,分散在外的最后一班学生毕业后,学校才全部结束。

新华艺专在近代美术教育史上是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影响远及海外。

新华人才荟萃,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颜文梁、徐朗西、吴恒勤、王陶民、诸乐三、诸闻韵、关良、姜丹书、张充仁、丰子恺、汪声远、周碧初、倪贻德、来楚生、唐云、徐希一、陆抑非、朱天梵、王个簃等曾先后执教。音乐亦人才辈出,若钟幕贞、瞿维、王云阶、寄明、何士德、钱韵玲(冼星海夫人)等均蜚声国内外。

三十年代新华艺专曾在延安建立校友会,1980年在上海重建,名誉理事长朱屹瞻,现为荣君立;理事长唐云,现为邵洛羊。1983年曾在上海举办规模宏大的“新华艺专校友会艺术作品展览”,校友汪道涵题签。2001年12月22日曾在卢湾区文化馆汪亚尘艺术馆举办“新华艺专校友作品展暨三代人画展”。

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初址金神父路南端打浦桥。民国15年12月创,由上海美专教授俞寄凡、张聿光、诸闻韵、潘天寿等筹建,初设国画、西画、音乐、艺术教育4系,名新华艺术学院,民国18年改是名。民国20年2月组校董会,董事有黄宾虹、李叔同、潘天寿、朱屺瞻、郑午昌、徐朗西、徐悲鸿等。校长徐朗西,教务长汪亚尘。汪亚尘夫人、校总务襄理荣君立以私蓄1.4万银元借作基金,民国22年11月获准立案。八一三抗战爆发,迁薛华立路薛华访(今建国中路155弄)。不久,因校方坚拒交出进步师生名单,部分校舍遭日伪烧毁。民国30年拒绝向汪伪政府登记和申报师生名单,被迫停办。而于暗中改名坚持至民国33年最后一班毕业才告结束。学生有原驻美国大使黄镇,版画家陈烟桥、漫画家沈同衡、音乐家聂耳、王云阶、雕塑家张充仁等。1953年,根据汪亚尘提议,荣君立在上海召开原校董及校务委员会议,将校产捐赠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

参考资料

1.第五节 其他高校 ·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引用日期:2018-03-2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