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中孚书(与李中孚书)

由网友(花落叶冷)分享简介:《取李中孚书》清朝集文,做者瞅炎武。代表做有《全国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教5书》、《韵补邪》、《日知录》、《瞅亭林诗文散》等。做品详情做品名称:取李中孚书创做年月:清朝做者:瞅炎武做品文体:集文做品本文盛疾渐侵,行须扶杖,南回还没有可期。久居秦晋(一),日用不外君平百钱(二),皆与办囊橐(三),何尝求人。过江而南...

《与李中孚书》清代散文,作者顾炎武。代表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日知录》、《顾亭林诗文集》等。

作品概况

全部商品 中孚书店的书摊 孔夫子旧书网

作品名称:与李中孚书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顾炎武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衰疾渐侵,行须扶杖,南归尚未可期。久居秦晋(1),日用不过君平百钱(2),皆取办囊橐(3),未尝求人。过江而南,费须五倍,舟车所历,来往六千。求人则丧己,不说则不达,以此徘徊,未果。

华令迟君谋为朱子祠堂(4),卜于云台观观之右(5),捐俸百金,弟亦以四十金佐之。七月四日买地,十日开土,中秋后即百堵皆作(6)。然堂庐门垣,备制而已(7),不欲再起书院。惟祠中用主像(8),遵足下前论,主题曰:“太师徽国文公朱子神位”,像合用林下冠服(9),敢祈足下考订,明确示之。

太夫人祠已建立否(10)?委作记文,岂敢固辞以自外于知己?顾先妣以贞孝受旌(11),顷使舍侄于墓旁建一小祠,尚未得立,日夜痛心。若使不立母祠,而为足下之母作祠文,是为不敬其亲而敬他人矣,足下亦何取其人乎?贵地高人逸士,甚不乏人,似不须弟;若谓非弟不可,则时乎有待,必鄙愿已就,方可泚笔耳(12)。

作品注释

(1)秦晋:秦,陕西。晋,山西。作者所居的华阴县在陕西与山西交界地带。

(2)君平:汉代蜀人严遵,字君平,一生不愿做官,长期在成都集市上给人占卜,每天赚得一百个铜钱后就回家闭门读《老子》。这句指作者像严君平一样,没有物欲,花费很少。

(3)囊橐(tuó):装物的口袋,此指作者的积蓄。

(4)华令:华阴县令。朱子: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朱熹曾在华山主管云台观。

(5)卜:选择。

(6)堵:墙。一重墙称一堵。

(7)备制:具备起码的体制。备,聊备,充数。

(8)主像:祠堂里祭祀的牌位称“主”,被祭祀者的肖像称“主像”,又称“神像”。

(9)林下:幽僻之境,引申为隐居或退隐之处。

(10)太夫人:对别人母亲的称呼。

(11)顾先妣以贞孝受旌:作者在《与叶讱庵书》中有介绍。

(12)泚(cǐ):以笔蘸墨。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自署蒋山佣,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少年时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与同乡归庄友善,共同参加复社活动,有“归奇顾怪”之称。清兵南下,他遍游南北各省,结纳各地爱国志士,图谋匡复明朝。多次险遭陷害,并曾被捕入狱,得友人营救,才得出狱。他也多次拒绝与清朝合作,愿以身殉国。晚年卜居陕西华阴,死于曲沃。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爱国学者,在经学、音韵、史地、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被推为乾嘉学派的开山祖师。其著作极丰,著名的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日知录》、《顾亭林诗文集》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