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桢(清朝末期学者)

由网友(學生學生ゝ越學越生)分享简介:右桢(一八五四-⑴九三七),字绍臣,别名江南京大学隐,江苏低邮人。廪贡熟,坐馆为业,所讲授熟多有成绩,有“门下弟子9翰林”之誉。其时1些封疆大臣都延其为上宾。后进广西巡抚史想祖幕,授异知衔,又曾任安徽试用通判。平易近国后闲居扬州琼花观巷,以谦清遗老自居。著有《甓湖草堂条记》、《甓湖楹帖》、《金石录》。中文名右桢别号江南京大学隐出...

左桢(1854--1937),字绍臣,别号江南大隐,江苏高邮人。廪贡生,坐馆为业,所教学生多有成就,有“门下门生九翰林”之誉。当时一些封疆大臣都延其为上宾。后入广西巡抚史念祖幕,授同知衔,又曾任安徽试用通判。民国后闲居扬州琼花观巷,以满清遗老自居。著有《甓湖草堂笔记》、《甓湖楹帖》、《金石录》。

中文名

左桢

别名

江南大隐

出生日期

1854

去世日期

1937

籍贯

江苏高邮

国籍

中国

简介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

李桢,善画山水,有郭熙风格。属桐城文派,坐馆为业,所教学生多有成就,有“门下门生九翰林”之誉。当时一些封疆大臣都延其为上宾。后入广西巡抚史念祖幕,授同知衔,又曾任安徽试用通判。也属于久负盛名的桐城文化的一部分,可谓独具特色。“桐城画派”画家人数甚众,不少画迹已散失。桐城县文庙博物馆,馆藏文物,就有李公麟的画。李公麟,被尊为“桐城画祖”。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评价道:“桐城千古一麒麟也”。

作品

生平经历

巷口西边寻芍药;

街头南向探琼花。

——左桢自题寄庐

寄庐左桢在扬州的寓所名寄庐,大门曾张贴此联。寄庐的位置在琼花观的东面偏北,巷口的西边是芍药巷。

千古英雄,只落得一抔黄土;

上天仁爱,切莫教再到红尘。

——左桢自挽

江海郁苍苍,北固一山长对面;

英雄滔滚滚,东流万古不回头。

——左桢登焦山顶望京口咏怀

立教无义方,空有窦燕山五子;

知非在今日,却迟蘧伯玉十年。

——左桢六十自寿

窦燕山五子窦禹钧号燕山,五代后周渔阳(今北京密云)人,累官至右谏议大夫。有仪、俨、侃、偁、僖五子,相继登科,时人称“窦氏五龙”。成语“五子登科”也由此而来。蘧伯玉春秋时卫过大夫,孔子游卫,常住其家。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

万事总更新,文章今没用,且休谈富贵王侯,但看儿女满堂,比郭汾阳不少一个;

百岁为中寿,七十古非稀,只历尽艰难险阻,即论风霜再外,视晋公子却多廿年。

——左桢七十自寿

郭汾阳唐代名将郭子仪,山西汾阳人,封汾阳郡王。史载他有七子八婿,都为国家栋梁。晋公子晋文公重耳,为避郦姬之乱,在外流浪18年。左桢在外教书、宦游38年,故说“却多廿年”。

题署

千秋望重刘安世;

六脉功深王叔和。

——左桢题高邮夏宗彝医室“铁汉庐”

夏宗彝(1851--1943)名鼎,一名日光,以字行,高邮人。清代秀才,能诗善画,通金石,精医道。平时见义勇为,匡世济人,人赞之曰“长须铁汉”。韩国钧省长书“铁汉庐”石额镌刻于门楣之上。

桥不嫌歪,只在人心能改正;

河休遗臭,自然水面永流香。

——左桢题高邮歪桥

原注高邮歪桥在昔大水时北折而东,直达臭河边。

名胜

酒气吞湖月;

诗怀涌塔云。

——左桢题高邮文游台

位于高邮市区东北角的土山(又称东山)。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

荡胸泻淮海;

放眼走金焦。

——左桢题扬州平山堂

第一观淮东名胜;

八百年太守风流。

——左桢题扬州平山堂

犹有绿杨绕城郭;

更无玉带镇山门。

——左桢题扬州瘦西湖小金山

清宣统二年(1910)初秋,高邮名士左桢和告老还乡的广西巡抚史念祖同游小金山,两人各书一副对联,并请良工镌刻,同送小金山张挂。

西边有塔云长住;

南望无楼景亦多。

——左桢题扬州瘦西湖小金山

清宣统三年(1911)初冬,左桢自关外归来,携幼子再游小金山,而史念祖已与上年冬去世。左桢见景思人,俯仰兴悲,又作一联。

英灵尽来归,有时忽听钟磬响;

古台摇落后,登高壮观天地间。

——左桢题高邮文游台后厅

后乐及同人,官署别开新世界;

大公本无我,故乡方辟好园林。

——左桢题江苏高邮乐园

乐园;古称众乐园,亦称东园、郡圃,始建于北宋元祐初,原为高邮州衙门后花园。光绪三年(1877)对外开放,取与民同乐之意,名乐园。1933年改称中山公园,1951年改名高邮人民公园。

胜地千秋似,李相平泉,裴公绿野;

登楼一望有,盂城古驿,瞻衮高堂。

——左桢题江苏高邮乐园

李相平泉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河南洛阳建平泉庄别墅。裴公绿野唐代宰相裴度在河南洛阳建别墅,植花木万株,中砌凉台暑馆,名绿野堂。盂城古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是现今我过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驿站之一。瞻衮高堂南宋绍兴四年(1134)十月,淮南宣抚使韩世忠遣都统制解元击退高邮之金军及伪齐军,次年闰二月,韩亲率大军经高邮去楚州(今江苏淮安),在高邮时,命提举董旼修建高邮城。绍兴五年,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张浚来高邮布防两淮军事,准备北伐。为纪念这两位抗金英雄光临高邮,后人建瞻衮堂。遗址在今人民公元北门外邮兴公路处。

谓之文也,聚三代英才,到于今前见古人,后有来者;

子好游乎,览九秋烟景,快收拾西湖明月,东郭清风。

——左桢题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

聚三代英才文游台建于宋朝,有元、明、清三代英才来此登临咏怀。

明知人心已去,收拾不来,何苦死守励孤忠,流我苍生满城血;

所幸臣节无亏,鞠躬尽瘁,到底世间留正气,养得梅花万古香。

——左桢题扬州史可法祠

原注“前人名作如林,颂扬褒美各播芳誉。余何感作联,亦何必作,然人各有心,此联出而阁部有灵,当深引为知己耳。”

贺赠

只合西湖媲苏小;

居然北里压樱桃。

——左桢代弢圆赠天津女伶小桃

宝扇迎归九华帐;

仙台初见五层楼。

——左桢代萧止敬赠金校书宝仙

小窗多明我久坐;

四时佳兴人与同。

——左桢赠扬州校书小四子

我爱风流羊叔子;

人怀高洁骆宾王。

——左桢赠韩敬之军门

汾阳有福,彭祖有寿;

商山之彦,磻溪之英。

——左桢贺汪秉卿八十寿

商山之彦即“商山四皓”,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位高士。磻溪之英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的磻溪之上。

赓锡类诗,养达尊望;

饮池上水,乐古稀年。

——左桢贺夏宗彝七十寿

赓锡类诗世世代代为忠厚门第,以诗书传家。

区以别矣,守望相助;

长者义乎,风俗皆宁。

——左桢贺某任警务区长

先梁灏五十年魁天下;

是彭篯八百岁老神仙。

——左桢贺李雨人八十寿

李雨人名承霖,号梁亭,江苏丹徒人,道光二十年(1840),32岁考中状元。梁灏宋太宗时以82岁的高龄考中进士。陛见,帝怜其年老,赐金帛还乡。梁灏与李雨人中状元正好相差50岁。彭篯即彭祖,传说活了800岁。

人颂寿考维祺,永堪作东土屏藩,北门管钥;

天锡缉熙纯嘏,洵不愧南华世德,西晋人才。

——左桢贺左宗棠七十寿

东土屏藩左宗棠于1861年任浙江巡抚与太平军作战,攻克京华、衢州等地,迁闽浙总督。1864年弓克杭州,控制浙江省全部地区。闽浙一带是中国的东土。北门管钥清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部,收复天山南、北路,建立直属中央政府的新疆省,又抗拒沙俄、评定新疆叛乱,保卫大西北的边疆。天锡缉熙纯嘏缉熙,光明;纯嘏,大福。意为天赐给你荣耀与福分。南华世德;左宗棠在新疆开办屯垦,招回因天灾人祸外逃的两万多人,引进湖南、江浙的农桑技术,生产大米,纺织丝绸,有吸引外商来疆贸易。为此,新人为他建生祠十多处,在他离开新疆时全部改为南华书院。西晋人才把左宗棠做西晋名将羊叔子。

唯大德享高年,访谓水何人,异代空教生吕望;

以经师作循吏,自横州归里,同乡信不负秦观。

——左桢贺吴麟书八十寿

吴麟书清末高邮人,官横州知府。

归于富贵人家,岂但四德无亏,却克勤克俭,保历代封疆门户;

生出聪敏子弟,曾见三台并耀,羡允文允武,建当朝柱石勋名。

——左桢贺刘亲母徐夫人六十寿

刘亲刘长佑之曾孙。刘长佑(1818--1887),清湖南新宁人,字子默,好荫渠,道光拔贡。咸丰间以镇压太平军起家。光绪初官至云贵总督,卒谥武慎公。四德无亏旧时代妇女的道德标准是三从四德。三台并耀秦汉时代,朝廷的权力集中在尚书台、御史台、外台。三台并耀是祝福刘家子孙在朝廷各部门担任要职。

先相光禄大夫,后生荣禄大夫,妇德隆母教自隆,眼看五代孙曾,履福享天年不老;

慈圣六旬上寿,太君九十上寿,国恩厚家道亦厚,身受四朝封诰,坤仪配的德无疆。

——左桢贺黄幼农太夫人刘太君九十寿

黄幼农,清代末年先后任幼农江苏、浙江巡抚。他母亲九十岁时,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岁(1895)。光禄大夫清朝正二品封赠紫金光禄大夫(荣誉衔)。荣禄大夫清朝从二品封赠银青荣禄大夫(荣誉衔)。

悼挽

帝命在推贤,使节方迎金斗驿;

天心何太忍,忠魂忽断玉门关。

——左桢挽饶子维

饶子维(?--1902)名应祺,湖北施恩人,举人出身,在左宗棠幕下任参军达十年。1893年任新疆布政十,1896年授新疆巡抚,1902年调安徽巡抚,行到哈密病死。

内助比梁夫人,天使英雄结良缘;

后昆有陶太尉,家传贤母播徽音。

——左桢挽史念祖侧室蔡夫人

淮海之英,崧岳之灵,天意本来生将相;

管乐不封,马班不第,中原无复望升平。

——左桢挽史念祖

史念祖(1843—1910)字绳之,历军功官至广西巡抚(中丞),后因事被劾落职,居家十年。光绪年间,赵尔巽总督东三省,受推荐办理奉天(今辽东)赈抚事宜兼清理财政,赏副都统衔。未几,以病归扬州养老。左桢在史念祖幕府十数年,归里后又同居扬州,两人交谊最深。

薄宦赋归来,回思八载居停,明月绿杨延好景;

暮年嗟落拓,此去九重泉路,老妻幼女诉悲怀。

——左桢挽樊秋亭

是诸葛未出草庐,有功德于民,不愧乡闾遗爱;

得高阳一半才子,以文章报国,永教泉壤增辉。

——左桢挽龚寿轩

高阳刘邦领兵西进,到高阳(今河南杞县西),郦食其入谒,自称高阳酒徒。郦食其有谋略,多奇计,封广野君。泉壤墓葬地。

同屈不同伸,溯廿年患难交情,肝胆相酬季子剑;

一生伤一死,受千里风疆寄托,阴灵长护皖公山。

——左桢挽黄俊三

黄俊三民国初年安徽省省长。皖公山在安徽潜山县,有名潜山,最高峰陡峭如柱,故又名天柱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官声振吴越之间,白马泣灵涛,忠孝千秋报君父;

福泽在汾阳以上,金貂传累叶,封疆他日望儿孙。

——左桢挽黄幼农

黄幼农清代末年先后任江苏、浙江巡抚。白马泣灵涛春秋伍子胥被害后,钱塘江潮水高百尺,其声震怒,人们常看到伍子胥驾白马、乘素车行驶在潮头之上。金貂传累叶金貂,战国至汉代高官显爵者的冠饰。累叶,《后汉书·耿弇传》,“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忠。”后世所代能保持高官显爵的门庭称“累叶”。

敦道谊乃厚交情,钟阜好江山,百战文坛联旧雨;

名翰林为贤太守,成都冷琴鹤,卅年宦海袖清风。

——左桢挽吴佑之

吴佑之清末江宁人,曾授翰林院编修,官成都知府。旧雨故交。琴鹤高雅之人与琴鹤相随,比喻为官清廉。

西征武汉,东度辽阳,万里快追随,抵掌纵谈天下事;

兵法孙吴,文宗班马,老臣忠闲散,伤心痛哭斗南人。

——左桢挽史念祖

经天以文,纬地以武,柱石建中兴,伯仲一门名将相;

两湖之英,三江之灵,骑箕归上界,华夷万里痛忠良。

——左桢挽曾国藩

伯仲在曾左之间,安攘垂五十年,出则为将,入则为腥;

经纶冠欧亚而上,威名振九万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左桢挽李鸿章

旧欢难再得,同秦亭乡贯,复同皖省宦游,四海有数交情,生犹惜别;

洒涕怅千秋,哭弢园中丞,又哭颍川太守,一年丧两知己,痛何可言。

——左桢挽张玉甫

张玉甫字麟书。同治初年,受安徽省巡抚乔松年赏识,以监生补府经历,历和州同知,灵壁、涡阳、盱眙知县。死前为颍川知府。同秦亭乡贯张玉甫和左桢都是高邮人。弢园中丞史念祖在扬州建弢园以居,因自号弢园。一年丧两知己张玉甫、史念祖都死于宣统二年(1910)。

天年逾上寿八旬,采苹直溯周姜,想从今彤管流辉,永慕徽音遗太姒;

大去过立春三日,画荻难忘欧母,愿后起黄堂晋爵,会将勋业继庐陵。

——左桢挽黄幼农德配方夫人

采苹言女子有德行。周姜即太姒,周文王妃子,周武王之母,有德行。彤管《诗经·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后世相沿称女史记事所用的赤管笔为彤管。徽音《诗经·思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德音美誉。画荻难忘欧母欧阳修幼年家贫,其母常用芦管在沙上画字课子。庐陵欧阳修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从玉皇香案误落红尘,濒淮濒海播循声,布政如君,遗爱棠阴延百里;

望钟阜名山恒依绛帐,闻礼闻诗怀往事,招魂剩我,伤心薤露怅千秋。

——左桢挽李羲琴

李羲琴不详。棠阴传说周朝召公巡行南国,在甘棠树阴下听讼断狱。后以此为惠政的典故。绛帐东汉经学大师马融授课时,前设红色帐幔。后因以绛帐指师长或讲台。薤露即《薤露歌》,汉代送葬时唱的哀歌。

君诚桑梓老成人,群推为璞玉浑金,不愧欧苏风范,惜矣!通儒一第,名吏一官,大受竟无期,种种何堪惊白发;

我亦门墙诸弟子,自顾非青萍结绿,空劳薛卞品题,哀哉!握手江东,招魂江北,斯文更谁寄,悠悠直欲问苍天。

——左桢挽江南春

江南春清高邮人,左桢的老师,生平不详。门墙《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后以门墙为师门之谓。青萍结绿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卞薛烛,春秋越国人,善鉴别保健;卞和,楚国人,善识别美玉,有和氏璧传世。江南春对左桢着位学生有很高的评价。“空劳薛卞品题”,是自谦与。

附录

闲中有富贵;

胜赏寄风流。

——佚名题左桢寓所“寄庐”小憩轩

寄庐左桢于民国初年定居扬州琼花观街,名其居曰“寄庐”。

中国有圣人,民吾同胞,物吾同与;

四海谁知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佚名题左桢寓所“寄庐”厅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