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

由网友(純情ベ小莮子)分享简介:中国政法大教国度法令支援研究院是中国政法大教切真贯彻落真党的109大精力以及习近平总书忘“五·三”沉要发言精力的沉大肆措。做为天下尾野以法令支援实践研究为特点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中国政法大教国度法令支援研究院将增强法令支援的根蒂根基实践研究、立法政策研究以及实行答题研究,为尔法律王法公法律支援轨制的成长取完美供给实践以及技能撑持,不停晋升中...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是中国政法大学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5·3”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作为全国首家以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为特色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将加强法律援助的基础理论研究、立法政策研究和实施问题研究,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不断提升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软实力。

成立时间

2018年1月19日

成立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成立 熊选国在致辞中说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内容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需求。[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推动法律援助立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也离不开科学、系统的法律援助理论研究的支持与指引。但是,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团队;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法律援助实践出现的问题缺乏理论界的参与与讨论;法律援助的实践经验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总结与提升。理论研究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当前司法改革进程中,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块短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各项司法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全面推进国家法治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着眼大局,“补短板、促发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积极利用新一轮司法改革带来的制度发展契机,有组织、有重点地搭建法律援助理论研究平台,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理论研究取得长足发展。

成立过程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与相关司法机关的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将优质社会教学资源引进高校,推动中国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在学校与司法部前期合作基础上,中国政法大学于2017年12月29日第16次校长办公会[2]、2018年1月6日第1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建设方案》,决定成立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3]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于2018年1月19日举行了成立仪式并召开“法律援助制度学术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国台办海峡两岸交流中心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三十多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的实务界专家、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中心的代表,以及部分知名律师事务所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4]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事业从机构建设迈向制度建设、理论建设的新阶段,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1.0时代,正在迈向“从有到优”2.0时代。同时,对于推进中国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研究院定位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4]是全国首家以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为特色的智库型研究机构。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致力于以下发展目标:[4]

●充分发挥理论智库作用。着力加强法律援助的基础理论研究、立法政策研究和实用知识技术研究,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不断提升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软实力。[4]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法律援助合作与交流,立足中国实践、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中国经验,逐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以及法律援助国际规则制定形成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创新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发挥沟通法律援助实践的平台与纽带作用,通过联合聘请公益律师参与授课等方式,将法律援助领域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公益律师力量引进高校,开设体系化的公益法律服务类课程,积极探索创新德法兼修高级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

● 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依托学校的学术资源和优势,积极发挥研究院的社会服务功能,结合国家法律援助的实践需要,不断研发高水平、体系化的法律援助视频培训课程,为全国法律援助律师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培训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管理培训,提升法律援助管理队伍的科学化监督管理水平;开展法律公益组织及其人员的培训,培育社会公益服务力量,提高社会公益服务质量。[5]

主要成员

名誉院长

樊崇义,[4][6]河南内乡县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京师首席专家。享有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樊崇义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刑事诉讼制度、证据制度、司法制度研究,积极倡导刑事诉讼法哲学、诉讼认识论等基础理论研究,其中,樊崇义教授关于法律真实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刑事诉讼理念、证据法学理念的现代转型。

院长

吴宏耀,[7]河南禹州市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教务处副处长。“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曾先后赴纽约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德国马普所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

首席专家

顾永忠,[8]河北省阜平县人,知名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

长期从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司法改革、律师制度、刑事辩护及刑事法律援助教学和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

1.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 新浪网新闻中心(引用日期:2018-01-22)

2.校长黄进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第16次校长办公会 · 中国政法大学 法大新闻网(引用日期:2018-01-22)

3.党委书记胡明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第1次党委常委会 · 中国政法大学 法大新闻网(引用日期:2018-01-22)

4.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成立 · 人民法院报(引用日期:2018-01-22)

5.[新闻直播间]北京 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成立 · 央视网(引用日期:2019-08-0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