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堡村(周官堡村)

由网友(终只能放手)分享简介:沈旦堡镇周官堡村位于沈旦堡镇东南部,西依浑河,东临沈界,头佟线私路贯串南北。耕高空积 六五零零 亩,三一零五 嘴人,五四名党员,四五个住民小组。中文名周官堡村所属国度中国所属地域辽宁省辽阴市灯塔市沈旦堡镇地舆位置位于沈旦堡镇东南部人嘴三一零五 嘴人,其余耕高空积 六五零零 亩耕高空积六五零零 亩,村情详情周官堡村位于辽...

沈旦堡镇周官堡村位于沈旦堡镇西北部,西依浑河,东临沈界,头佟线公路贯穿南北。耕地面积 6500 亩,3105 口人,54名党员,45个居民小组。

中文名

周官堡村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旦堡镇

地理位置

位于沈旦堡镇西北部

人口

3105 口人,

其他

耕地面积 6500 亩

耕地面积

6500 亩,

村情概况

三槐并茂 山西堡村

周官堡村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沈旦堡镇,现有耕地6500 亩,3150 口人。过去,该村长期种植玉米,效益不高,村民致富无望。去年春天,该村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确定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即充分利用地域条件,借助与沈阳市“农业经济园区”相临的优势,在原有种玉米的千亩良田上集中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果蔬大棚生产。

该村两委班子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帮助村民修路,通水通电,帮着跑贷款,协调信用社为农户提供每个温室大棚1—1.5万元贷款,并给予放长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村民的热情更高了。短短几天时间,该村里就有50多户人家报名参与。选好了路子,加之周到细致的服务,还吸引了一些原本在外地发展的好把式回乡创业。为解决广大种植户遇到的技术方面难题,沈旦堡镇及时与沈阳的农业专家联系,邀请他们到村里为农户讲授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并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目前,周官堡村已在300亩土地上建成葡萄大棚140个,每个大棚仅在葡萄植株间种菜的收益就达上万元。余下700亩地也全都种上了各类蔬菜,一年两茬,亩效益达2000多元。综合计算,这千亩地的效益在300万元以上,是从前种玉米的十倍。村民们也因此圆了多年的致富梦。在周官堡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下,其周边的沈旦、北台子、马狼、韭菜河、小树子、小堡等村已划出5000余亩地作为设施农业区,沈旦堡镇已建大棚600多个。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39.90亩(其中:田0.00亩,地439.90亩),人均耕地2.47亩,主要种植包谷、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3,367.00亩;水面面积1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其他面积2,30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37户通自来水,有3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有37户通电,有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1.08%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户(分别占总数的43.24%和37.84%)。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已经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车1辆,拖拉机7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5户;建有小水窖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

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5.8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30万元,占总收入的79.75%;畜牧业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5.2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头,肉牛22头,肉羊230头);林业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7.04%;第二、三产业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5.28%;工资性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1.76%。农民人均纯收入2,057.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1.64 %),在省内务工2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包谷和洋芋,主要销售往本市。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7.5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藠头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产业。该村无企业,无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7户,共乡村人口175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92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人,劳动力122人。该村以彝族为主,其中彝族174人,苗族 1人。

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马者哨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马者哨卫生院10公里。该村在建公厕1座,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和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4户,占农户总数的10.81%。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果口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开远市第七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 公里,距离中学1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人,其中小学生11人,中学生1人。

该村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

村务公开

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政务和财务,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6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200个(劳均2个)。年末集体无收入收益,无有固定资产,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人,女党员0人。该村党小组2004年被评为马者哨乡先进基层党支部。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12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金和管理技术。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认真管理,争取3至5年取得经济效益。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773元增加到1995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