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筋晓月(露筋晓月)

由网友(顾北清歌寒)分享简介:露筋晓月露筋晓月——“秦邮8景”之1。王磬王磐(约一四七零—一五三零),被誉为“南曲之冠”。低邮人,亮代闻名集曲野。虽身世富有,却嫌弃罪名。正在低邮乡西荒僻冷僻处修楼房3间,与名“西楼”,于是自号西楼。果其正在集曲方面的成绩,《晨皇帝·咏喇叭》时常为文教史野们所援用,开国后1直做为传统的中教语文学材而为众人所生知:喇叭,唢呐,...

露筋晓月

露筋晓月——“秦邮八景”之一。

王磬

王磐(约1470—1530),

被誉为“

南曲

之冠”

。高邮人,

明代

著名散曲家。虽出身富有,却厌弃功名。在高邮城西僻静处建楼房三间,取名“西楼”,因而自号西楼。因其在散曲方面的成就,《朝天子·咏喇叭》经常为文学史家们所引用,建国后一直作为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而为世人所熟知: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我,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 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不尽鹅飞罢。

曲子脍炙人口,虽意在嘲讽官船的煊赫声气,却也再现了古运河高邮段当年的繁忙景象。

故事传奇

露筋晓月的景观很有传奇色彩。王磐不仅擅长古文词,其画也名重一时。

高邮

民间有

歇后语

至今流传:王

西楼嫁女儿——画多

银子

少。

王磐性格乖张,放荡不羁,一生视功名如粪土,偏爱诗话文章。与朋友欢聚宴饮通宵达旦,对达官贵绅常常极尽谐谑讽刺。他很为布衣所爱,为官场所不容。

他的画一纸千金,常有官宦重金相求,王磐总是嗤之以鼻,有时把画赠与朋友却一文不取。正因为此,官绅都以拥有王磐的画为骄傲。这天,扬州有个员外过七十大寿,员外想到自己在社会上的身份,考虑到来祝寿人的地位,就把家里内外装饰了一下,收拾妥当,抬头一看,一幅画让员外皱起了眉头。中堂内的画在过去是主人的脸面,一副名人字画会让华室生辉。于是,自然想到了王磐,王磐的《星月交辉图》栩栩如生,有如神来之笔。但他早就听说王磐对富家的傲慢,就转弯抹角托王磐的朋友去求,王磐果然欣然应允,答应三日后去取。于是员外派了两个家人早早候在高邮,一等画好带夜往回赶。两个家人暗中观察王磐的作画进度,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王磐还是悠闲地过他的日子。到傍晚时分,王磐才把自个儿关在画室之内,铺纸磨墨,动起笔来。两个家人隔着窗户纸看得模模糊糊,只隐隐约约看到王磐时而在室内踱步,时而凝神沉思。好一会,只见王磐把桌上砚缸往宣纸上一扣,大笔挥了几下,就卷纸开门了。王磐一再叮嘱两个家人,路上切不可打开画卷,切记切记。两个家人唯唯诺诺,离开王磐的西楼,急急往扬州赶去。

正是满月之夜,一轮圆月朗照,像给大地万物镀了一层白银,路边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像洗过一样,空中万点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似乎在诉说着画中的神秘。两个家人一路上满腹狐疑,画是给人看的,不能看那叫什么画?走到离城30里地的露筋祠时,两个人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理,私下商量,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看一眼。二人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卷,只听“噗通”一声,一个东西掉入河中。再看看画,刚才还在画中的月亮消失了。低头看河里,两个月亮明晃晃。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两个月亮,周围静悄悄的,露珠儿在草叶上像珍珠,风儿轻摇着岸边的垂柳,二人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急急卷起画幅往扬州赶。

到家已是拂晓,员外早已等在一边,急急打开画卷,只见画上粒粒星星闪光,煞是诱人,只是缺一轮明月。员外反复追问缘由,二人只得把事情来龙去脉一五一十报告员外。员外连呼可惜,事后赶到露筋去看,果见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两个月亮。

“露筋晓月”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只是人们一直不明白王磐画的是《星月交辉图》,为什么只给员外满天星星,不给月亮。王磐画中的月亮为什么能滑落到水中,而且至今还在。清代进士孙宗彝有诗:

新诗累累断碑旁,我独低徊思渺茫。

陌上寒霜销碧血,祠前绿树挂夕阳。

古人古事尽如梦,湖水湖烟自有香。

怜得荒沟旧时月,清光永夜起相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