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客嫲(抗战时期的福建籍烈士)

由网友(你还是离开了)分享简介:陈客嫲(一八八六-一九三七)女,本名邱清玉,福修省龙岩市人。一九二八年三月到场龙岩“后田暴乱”,今后担负区城苏维埃湿部。人物熟平一九三四年一零月中央赤军主力少征后,她野成为红8团的奥秘联结点,为赤军游击队筹散食粮药品,通报谍报。一九三六年九月的1个下战书,中共闽西特委几位带领同道下山相识环境,正在陈客嫲住处散会,突遇敌军搜...

陈客嫲(1886-1937)女,原名邱清玉,福建省龙岩市人。1928年3月参加龙岩“后田暴动”,此后担任区乡苏维埃干部。

人物生平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她家成为红八团的秘密联络点,为红军游击队筹集粮食药品,传递情报。1936年9月的一个下午,中共闽西特委几位领导同志下山了解情况,在陈客嫲住处开会,突遇敌军搜捕。陈客嫲为掩护特委机关被捕,受尽严刑,坚贞不屈。9月14日夜被国民党反动派枪决。所幸未中要害。伤好后继续担任游击队的联络工作,为游击队筹集物资。1937年1月20日夜间被民团围捕,虽遭严刑拷打,但只字未吐。同年1月25日,被敌人活活烧死,时年52岁。

在烈火中永生——陈客嫲

陈客嬷英勇牺牲了,人们传颂着她不朽的事迹。陈客嬷离开我们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名实姓——邱清玉!

邱清玉是龙岩县东肖区隘头村人,童年曾随父母逃到永定县,以后又嫁回到龙岩县东肖区的后田村。丈夫家姓陈,她为陈家生了孩子以后,乡亲们都亲切地叫她“陈客嬷”。

陈客嬷家里很穷,穷人也只能嫁给穷人。她丈夫家也是一贫如洗,租种了地主几亩薄田,终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陈客嬷30岁的时候,丈夫一病不起,丢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她咬紧牙关,夏顶烈日,冬冒寒风,拼死拼活抚养两个孩子。

1928年春,后田村的穷苦农民在邓子恢等人领导下,举行了武装暴动。陈客嬷毫不迟疑地参加了暴动队伍。

1934年10月,红军北上长征,国民党军队打进闽西苏区,白色恐怖笼罩着革命根据地的每一寸土地。陈客嬷的儿子和弟弟都惨遭敌人杀害了。为了讨还血债,在党的领导下,陈客嬷担负起了地下交通员的工作。

敌人妄图把红军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山上,强迫群众“移民并村”,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妄图割断群众和红军的联系。

有一次,陈客嬷收集一些群众支援红军的物资,挑着一副特制的双层木桶上山,在封山的卡口上被敌人挡住。陈客嬷慢慢放下担子,从容地打开木桶盖给敌人看:“老总,我种的田在后山坡上,我要去给庄稼施肥料。”敌人看见桶里装的是又臭又脏的大粪,急忙捂着鼻子后退两步,不耐烦地挥手说:“快走,快走!”陈客嬷忙挑起担子上山,当走到一个树木青草掩盖的山洞前时,看看四周没有动静,忙把大粪倒在洞前的田里,然后熟练地取下木桶的竹箍,小心地拆下桶板,取出藏在木桶夹层里的大米、盐巴和咸菜,藏在洞里。这是送给红军各种物资的秘密联络点。

一天下午,闽西军政委员会的几个同志,从山上下来了解敌情,在陈客嬷家里开碰头会。不料,他们的行踪被敌人发觉,会才开一半,敌人突然闯进村来。

在村口放哨的群众急喊:“牛吃麦子啦!”这是敌人来了的暗语。敌人行动很快,当暗语传到陈客嬷耳朵里时,敌人也已到了她门前的路口。她一看情况紧急,报警已来不及,就急中生智一边喊:“牛吃麦子啦!”一边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向路旁另一间独立的空房子快步跑去。

敌人见状,忙尾随陈客嬷身后,包围了空房子。当敌人悄悄向空房子摸去的时候,闽西军政委员会的同志已从后门撤上了山。敌人冲进房子发现上当后,就把陈客嬷逮捕了。

陈客嬷被关在阴暗的土牢里,里面摆放着各种刑具,有夹板、皮鞭、铁棍、木桶,还有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

敌人将陈客嬷捆在木柱上,先用皮鞭恶狠狠地抽,边抽边问:“你把红军游击队藏到哪里啦?只有老实交代,才能留下你这条狗命!”

鞭子抽在陈客嬷的身上,那钻心的疼痛使她将嘴唇咬出了血,汗水也从额头上流下来与血水交织在一起。她咬着牙,几次晕过去又被用凉水喷醒,就是一声不吭!

恼羞成怒的敌人,无耻地剥光了陈客嬷的衣服,抓起火炉上一把点燃的红线香,凶狠地按在陈客嬷的胸脯上。烟雾弥漫,随着“噬喳”的响声和刺鼻的焦臭味,陈客嬷又晕死过去。

当敌人再次用冷水浇醒陈客嬷后,已觉无计可施,竟残忍地将陈客嬷的两只乳房割掉,并在伤口上撒上盐巴,陈客嬷终于疼得叫出声来。敌人在陈客嬷的痛苦叫声中,哈哈大笑着问:“只要你说出红军游击队在哪里我们就立刻放了你。”陈客嬷怒目而视,仍是一句话不说。敌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拉她出村外枪毙。

枪响了,陈客嬷应声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在冥冥之中,她感到一阵阵剧烈难忍的疼痛,仿佛是一场噩梦。“难道我还活着?”陈客嬷不相信地自己问自己。她想起来了,敌人从阴暗的牢房里将她押出来,那已是黄昏,经过白土镇,走上对面青翠的山坡……难道我真没有死?她慢慢地伸出手,摸到了身旁的青草和石头,她终于睁开了眼睛,四周黑洞洞的,她思索了片刻,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她出嫁在泉井村,离白土镇只有二里地,她辨别了一下方向,奋力向泉井村爬去。

她爬啊爬,几次晕厥,又几次苏醒,经过大半个夜晚,在天快亮时终于爬到了女儿的门前。当女儿将血肉模糊的妈妈抱到屋里时,她实在难以相信,妈妈怎么能活着爬到这里!子弹从妈妈的下巴穿过去,那里有一个圆洞,还在流血……

穷人骨头硬,命不值钱。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和养息,陈客嬷的伤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陈客嬷说:“死过一次的人了,这条命是白来的。如果再被敌人抓住,大不了就是死。就算前回已经死了,这会儿不管再活多长时间,都是白赚!”

陈客嬷工作更积极。更拼命了。她不仅为红军筹集粮食、盐巴,还通过各种关系和道,购买药品,收集情报,掩护红军伤病员。乡亲们都信任她,红军游击队员都信任她,不管谁见了她,都亲热地喊她“陈客嬷”。

“陈客嬷”的事迹越传越多,越传越神。群众越信任她,敌人也越害怕她!敌人越抓她,群众越保护她!敌人越抓不住她,有关她的传说就更多、更神。有一天,敌人突然包围了村子,把全村人都赶到打麦场上。敌人高举着火把,面对众人架起了机枪。敌军官高声喊道:“谁是陈客嬷?赶快站出来,不站出来,我们就将可疑的人统统枪毙!”

“谁是陈客嬷?你们要把她指认出来,谁不指扒,我就烧了谁家的房子!”当敌人揪出一个老人要杀一做百时,为了保护群众,陈客嬷挣脱了几双拉住她的乡亲们的手,高声喊道:“我是陈客脸!一人做事一人当,和乡亲们无关。”说着拨开众人,从人群中大步走了出来。

1937年1月25日,在白土镇墟场的中心街上,早早地架起了一堆干木柴。上午10时,敌人把陈客嬷押到了墟场上,气势汹汹地对被迫赶来的群众说:“大家听着,陈客嬷私通共产党,今天就要烧死她!这就是私通共匪的下场!"陈客嬷被推到柴堆上,她大声向群众喊道:“乡亲们,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只有人民支援自己的子弟兵,才能打垮人民的敌人!”

“烧死她!快点火!快点火!!”敌人一片慌乱。

干柴堆被点燃了,场上升腾起熊熊的烈火。陈客嬷高声呼着:“红军万岁!"火光照着陈客嬷的脸,那是一张从容的脸;火光照着陈客嬷的眼睛,那双眼睛是明亮的,闪闪发光。

陈客嬷英勇牺牲了,人们传颂着她不朽的事迹。陈客嬷离开我们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名实姓―邱清玉!

安息吧,永远活在后辈人心中的邱清玉妈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