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子藤(萝藦科南山藤属植物)

由网友(盛宴)分享简介:丽子藤(教名: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T.Li)为萝藦科动物丽子藤的齐株。漫衍于甘肃、4川、云南等地。具备安神,健脾,交骨之功能。经常使用于神经虚弱,食欲没有振,骨折。中文名丽子藤目棙花目 界动物界族牛奶菜族 Trib. Marsdenieae门被子动物门 Angios...

丽子藤(学名: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T.Li)为萝藦科植物丽子藤的全株。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安神,健脾,接骨之功效。常用于神经衰弱,食欲不振,骨折。

中文名

丽子藤

棙花目

植物界

牛奶菜族 Trib. Marsdenieae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菊亚纲 Asteridae

别名

公公藤、白血藤、奶浆藤、隔山撬、云南假夜来香

萝藦科 Asclepiadaceae

亚科

马利筋亚科 SubFam. Asclepiadoideae

南山藤属 Dregea

丽子藤

分布区域

甘肃,四川,云南

采收时间

夏、秋季

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

植物来源

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丽子藤(原变种) 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 T. Li var. yunnanensis

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63卷 || 萝藦科 ASCLEPIADACEAE || 南山藤属 Dregea E. Mey., nom. cons. || 丽子藤(原变种) 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 T. Li var. yunnanensis

. 丽子藤(原变种)图版184

Dregea yunnanensis (Tsiang) Tsiang et P. T. Li var. yunnanensis.

植物特征

叶纸质,卵圆形,长1.3-3厘米,宽0.9-2.5厘米,基部心形,叶面被短柔毛,叶背被淡黄色的微茸毛,老渐脱落;侧脉每边约4条,在叶背凸起;叶柄长0.5-2.5厘米,顶端具3-4个丛生小腺体。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长达5厘米,着花达15朵;花萼裂片卵圆形,花萼内面基部具5个小腺体;花冠白色,辐状,裂片卵圆形,长5毫米,宽3.5毫米,顶端钝而微凹,具脉纹,边缘被缘毛;副花冠裂片肉质,背面圆球状凸起,顶端内角延伸成尖角,与花药顶端的膜片近等高;花粉块长圆状,直立;子房被疏柔毛,花柱短圆柱状,柱头圆锥状,基部五角形,顶端短2裂。蓇葖披针形,长3.5-5厘米,直径5-7毫米,外果皮被微毛,老渐脱落,平滑无皱褶;种子卵圆形,长7毫米,宽4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厘米。花期4-8月,果期10月。

生长分布

产于云南、四川和甘肃等省。模式标本采自云南。[1]

参考资料

1.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2011-07-2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