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火绳(桂火绳)

由网友(你的情丶今生唯我独有)分享简介:桂水绳(推丁教名:Eriolaena kwangsiensis Hand.-Mazz.)属于双子叶动物纲梧桐科水绳树属乔木或者灌木,低可达一一米,树皮灰色,叶革量或者亚革量,聚伞状总状花序腋熟,具花数朵,蒴因少椭圆状披针形。种子具翅,花期六~八月。中文名桂水绳推丁教名Eriolaena kwangsiensis界动物界门被...

桂火绳(拉丁学名:Eriolaena kwangsiensis Hand.-Mazz.)属于单子叶植物纲梧桐科火绳树属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1米,树皮灰色,叶革质或亚革质,聚伞状总状花序腋生,具花数朵,蒴果长椭圆状披针形。种子具翅,花期6~8月。

中文名

桂火绳

拉丁学名

Eriolaena kwangsiensi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锦葵目(Malvales)

梧桐科(Sterculiaceae)

火绳树属(Eriolaena DC.)

桂火绳(植物分类学报)

命名者及年代

Hand.-Mazz.

分布区域

广西,云南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达11米;树皮灰色,小枝被淡黄褐色星状短柔毛。叶革质或亚革质,圆形或广心形,长9-15厘米,宽7-13厘米,顶端短尖或尾状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上面被星状疏柔毛,下面密被星状短柔毛,基生脉5-7条,叶柄长2-5厘米,有毛。聚伞状总状花序腋生,具花数朵,稀达10余朵,花梗长5-15毫米;小苞片匙状舌形,长1-1.5厘米,具明显的深锯齿,顶端渐尖;萼片5枚稀为4枚,条状披针形,长2-2.5厘米,外面密被黄褐色茸毛,内面有灰色长柔毛;花瓣5片稀为4片,白色,倒卵状匙形,顶端短尖,长2.5厘米,宽约8毫米,只在厚的瓣柄上被长柔毛;雄蕊筒长约12毫米;子房卵形,被淡黄色星状茸毛,柱头反曲。蒴果长椭圆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尖而具喙,无瘤状凸起;种子具翅,连翅长约1.5-2厘米。花期、6-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谷密林中和灌丛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南宁、东兰、龙州、)和云南(澜沧、景东、西双版纳)。

化学成分

201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汪琼、罗士德、徐永艳从梧桐科火绳属桂火绳中提取分离到22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1),白桦脂酸(2),齐墩果酸(3),丁香脂素(4),(+)-异落叶松树脂醇(5),东莨菪内酯(6),对羟基肉桂酸(7),二十七碳酸单甘油酯(8),2-十八烯酸单甘油酯(9),sitoindosideⅡ(10),儿茶素(11),表儿茶素(12),表儿茶素3-O-β-D-吡喃木糖甙(1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甙(14),5,7,4'-三羟基异黄酮(15),4'-O-methylgallocatechin(16),反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7),顺式-二氢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甙(18),反式-二氢槲皮素-3-O-β-吡喃葡萄糖甙(19),3,5,7,3',5'-五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0),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吡喃鼠李糖甙(21),以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6→1)-β-D-吡喃葡萄糖甙(22),这些化学成分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出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