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明(新蜀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由网友(不羁岁月)分享简介:王忠亮 (一九五三~)笔名闵中王。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八年结业于杭州大教中文系,中国做野协会会员。出诞辰期一九五三国籍中国简介王忠亮,男,一九七一年九月出熟,4川人,资深新闻人、做野、诗人、图书筹谋人,自力撰稿人,曾办事于天下多野媒体,《南边都市报》、《平易近主取法治时报》、《4川法治报》、成都齐搜刮等多野媒体特约...

王忠明 (1953~)笔名闵中王。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出生日期

1953

国籍

中国

简介

供应链模式创新 线上线下融合之路 在京发布

王忠明,男,1971年9月出生,四川人,资深新闻人、作家、诗人、图书策划人,独立撰稿人,曾服务于全国多家媒体,《南方都市报》、《民主与法制时报》、《四川法制报》、成都全搜索等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

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5年从事媒体工作,致力于社会问题、民生、法律、公共领域的报道,发表各类稿件上千篇。发表的《绵阳会客厅拆迁调查》、《金沙江边一个村庄的流亡》、《安县县城乔迁之痛》等文章产生广泛影响。2009年,与蜀中一批年轻的新闻人一起,恢复创办具有90年历史的四川名报《新蜀报》,被推举为社长兼总编辑。现居成都。

个人经历

王忠明,男,汉族,大学文化程度,1971年9月生于四川绵阳,自幼喜爱文学,初中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高中毕业后组织成立了民间文学社团——四川绵阳市浅丘文学社,被推举为社长和社内刊物主编。1993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函授毕业,1995年开始进入新闻媒体,先后服务过的媒体有《河南商报》、《绵阳日报》、《商务早报》、《装饰市场报》、《西南商报》、《新食品》、《四川法制报》、深圳《安防市场报》等,从事记者、编辑、主编和采编中心主任等职。期间也曾在绵阳高新区、成都龙泉驿区宣传部工作过两年。2006年,曾参与四川法制报都市聚焦周刊的创办和新闻策划编辑工作,其“有责任的深度报道”风格得到新闻业界好评,被誉为成都的“南方周末”。

2009年春天,王忠明与蜀中一批满怀新闻理想的青年才俊,怀揣新闻理想,立志重办四川历史名报《新蜀报》,被推举为总编辑,希望《新蜀报》倡导和具有的民主、民生、民权思想薪火相传。但因各种原因,在众多因素的情况下停办。

2012年秋,和一批满怀新闻理想的青年才俊再次聚首,满怀信心重举《新蜀报》新闻理想之火。被再次推举为社长兼总编辑,在《新蜀报》的复刊词中写到:

相关言辞

拓见闻

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

我们相信改变历史的力量源于民心

我们用相机聚焦时代,用笔记录事实

我们用故事诠释新闻的深度

我们用网络给予新闻重生的力量

进民智

我们告诉历史:中国变革如需流血,则从吾始

我们渴望表达草根群的生活现状

我们关注着历史的进程

取有道

以新闻的真实独立及文字的深刻诠释,为传媒的生命

我们打造中国第一家以新闻报道、文化传承为宗旨的网报

我们让90多年前的报纸在网络中孕育出新时代

作为图书策划人,王忠明策划、主编的图书有《世纪绝恋》、《20世纪经典歌曲回放》、《终极体验》、《行走丹巴美人谷》、《死巷》、《傲视喧嚣》、《谁愿意》、《星烁之夜》、《让玫瑰说话》、《情系北川》、《乡恋》等,出版个人诗集《浅丘之上:一个人的边缘守望》。王忠明喜读书,涉猎广泛,作为民间藏书家,个人藏书上万册,开办有网上独立书店——成都聚知斋。

代表作品

四川安县县城乔迁之痛[1]

煤矿主疯狂开采导致十年水荒 地方政府漠不关心[2]

四川绵阳两名官员涉及社保案跳楼自杀

金沙江边一个村庄的流亡

四川绵阳强制拆迁致6人被埋孕妇死亡

罗江高尔夫球场吞噬农田内幕

走读四川:绵阳民间寺庙塑毛泽东像[3]

1949 绵阳黄连嘴子弹在飞[4]

任鸿隽,被家乡人遗忘的川大老校长

泸州宏运集团被托管之痛

“谭鱼头”琴台路遭遇环评危机[5]

谁制造了绵阳“史上最危险工地”[6]

过度商业开发正逐步蚕食阆中古城

参考资料

1.四川安县县城乔迁之痛 · 民主与法制网(引用日期:2012-10-12)

2.煤矿主疯狂开采导致十年水荒 地方政府漠不关心 · 搜狐(引用日期:2012-10-12)

3.走读四川:绵阳民间寺庙塑毛泽东像 · 腾讯(引用日期:2012-10-12)

4.1949 绵阳黄连嘴子弹在飞 · 搜狐(引用日期:2012-10-12)

5.“谭鱼头”琴台路遭遇环评危机 · 四川在线(引用日期:2012-10-1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