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元晦提举(寄朱元晦提举)

由网友(爷控霸一切)分享简介:《寄朱元晦提举》是宋朝诗人陆游的做品之1。做者宋 陆游诗词注释市聚萧条极,村墟冻馁稀。劝分无樍粟,告籴未通流。平易近视甚饿渴,私行胡滞留?徵科患上严否,尚及麦禾春。正文朱元晦:朱熹,字元晦,南宋理教野。提举:官名,掌管特种调派使命。此时朱熹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务”,兼办赈务。市聚:雅称市道,市场。村墟:村居。冻馁(něi)...

《寄朱元晦提举》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之一。

作者

琉球和福建市舶提举司

宋 陆游

诗词正文

市聚萧条极,村墟冻馁稠。

劝分无樍粟,告籴未通流。

民望甚饥渴,公行胡滞留?徵科得宽否,尚及麦禾秋。

注释

朱元晦:朱熹,字元晦,南宋理学家。提举:官名,主持特种派遣任务。此时朱熹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兼办赈务。

市聚:俗称市面,市场。

村墟:村居。冻馁(něi)稠:冻死饿死的人很多。馁:饥饿。稠:多而密。

劝分无积粟:劝民间拿些多余的粮食来均分,但谁也没有余粮。

告籴(dí)未通流:向外地采办,又苦上面管制很严,不能流通。籴:买进粮食。

胡滞留:为何停止不前。

征科:赋税,田粮。

尚及:且待。

作品简析

从诗题可知,陆游写作此诗,有提请朱熹重视赈济灾民的用意,也表露出对朱熹的期望。诗首两句即大笔勾勒,描绘出市井萧条,冻死饿死者遍地的凄凉景象,一“极”字,一“稠”字包含无限忧虑、哀痛。三四句写灾民处境,民既无余粮救助冻饿之人,又无法从外地输进粮食,揭示出灾民的绝望。五六句对官府赈济不力进行指斥,责问官府不能救民饥渴,激愤之情跃然纸上。结尾两句一问一答,言尚不知统治者能否减降赋税,实流露出对统治者的不信任,及对统治者无视百姓死活的担忧。

作者简介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有“小李白”之称。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陆游的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