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嵇鸿创作的童话故事)

由网友(捂着心脏逞强的笑)分享简介:《小紧鼠找花熟》出自于国民教诲出书社1年级上册读原。它寓含了粗浅的思惟教诲价值。是以,西席正在讲授那篇童话时,可用“隐性疑难”开垦出那篇童话的思惟教诲价值,让教熟从中遭到思惟学损。二零一六年原文支出人学版新版语文1年级上册学科书中,做为“语文场地”中“以及小孩儿1起读”的篇目。中文名小紧鼠找花熟做者嵇鸿种别童话出书社国民教诲...

《小松鼠找花生》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读本。它寓含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童话时,可用“隐性疑问”开发出这篇童话的思想教育价值,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益。2016年本文收入人教版新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中,作为“语文园地”中“和大人一起读”的篇目。

中文名

小松鼠找花生

作者

嵇鸿

类别

童话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ISBN

CN-M01-16-00018

岀处

一年级上册读本

朗读人

梓君、张蕾等

原文

小松鼠找花生 课件下载 语文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有看见一个花生。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课本教案

教材简说

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性,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课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生字的呈现方式和指导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有的字可在揭题时识记,如,“找、生”;有的字在读课文时随机认识,如“旁”。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翘舌音“找”、带后鼻韵母的字“生、旁、种”。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种、呀、外、艳”;用编字谜的方法(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记住“生”。巩固生字提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如,将生字“找、生、格、外、呀”编进儿歌:“小松鼠,找花生,没找到,格外急。花落了,果结了,花生呀,在地里。”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物品中找生字。如,语文书上的“语”、田字格本上的“格”、值日生袖标上的“生”。

2.写字。

本课要求写的三个字中,“生”字只需稍加提示:竖在竖中线上,起笔要比撇高些。重点要指导“里、果”。里:先写“曰”,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这个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果:先写“曰”,写在上半格,然后写“木”,一横一竖分别压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二)朗读感悟

本课课文较长。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本课语言浅显,富有童趣。教学时不必分析讲解,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松鼠心情的变化。重点指导第四、五段的朗读。第四段:用较慢的速度表现出小松鼠急切渴望的心情;第五段:结合图画和具体语境理解“自言自语、奇怪”,在感悟的基础上朗读。第二段中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可以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的形式,激发朗读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

1.通过查阅资料或向家长、农民伯伯请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性。

2.以《花生找到了》为题,让学生把故事讲完,并说给父母和伙伴听。

3.查了解,我们吃的食物当中哪些也是长在土里的。

这类食物很多,如土豆、山芋、萝卜、山药,学生汇报后老师应充分肯定。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教学建议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猜谜引入课题。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2.出示课题,认识“生、找”。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生字情况。小老师教读“格外、鲜艳、自言自语”。

4.同桌合作,互读互听,把课文读通顺。

5.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中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

(1)找出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么把对话读得有趣?

(3)与学习伙伴一起分角色读。

(4)教师左手戴小松鼠手套,右手戴鼹鼠手套,示范表演,把对话读得生动有趣。

(5)请学生自由选择读的方法,上台表演读。

2.朗读感悟第四、五段。

(1)课件展示课文第二幅图,看图和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奇怪”、“自言自语”。

(2)朗读体会,感受小松鼠的心情变化。

3.讨论思考: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四)巩固生字,课外延伸

1.读儿歌,复习生字。

小松鼠,找花生,

没找到,格外急。

花落了,果结了,

花生呀,在地里。

2.用其他形式巩固要求认识的字。

3.指导书写“里、果”。

4.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