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粉彩瓷(采用不含铅釉颜料制成的瓷器)

由网友(我会飞i)分享简介:新粉彩瓷,接纳没有含铅的釉颜料取着色氧化物按分量 九∶一配比,进磨机粗磨,制患上火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磁器釉面装璜,经 七八零℃⑻五零℃烧成,得到成品。它以釉替换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弭了任何有毒物资,具备应用环保安齐、色彩富厚多彩的特色。合用于对于艺术瓷、陈列瓷以及日用瓷举行通明古彩、油彩、粉彩等多品种型的釉上装璜。质料...

新粉彩瓷,采用不含铅的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 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瓷器釉面装饰,经 780℃-850℃烧成,获得制品。它以釉替代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除了所有有毒物质,具有使用环保安全、色调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对艺术瓷、陈设瓷和日用瓷进行透明古彩、油彩、粉彩等多种类型的釉上装饰。

材料

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

特点

使用环保安全、色调丰富多彩

历史渊源

中国瓷器的种类及分类

民国初年继浅绛彩瓷器后,出现了新粉彩瓷。新粉彩瓷也采用传统的粉彩画法,在题材上则多取法宋、元、明、清及近代名画。浅绛彩的画师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作品流动淡雅,一如文人画。新粉彩的画师都出身艺匠,以工见长;作品浓艳俏丽,更符合市民的欣赏习惯。

广东惠州藏家吕公志强收藏的潘陶宇代表作

新粉彩瓷画的先行者是汪晓棠和潘陶宇。他们均成名于民国初年。汪和潘的新粉彩瓷画成名后影响了整个景德镇的瓷画风格,许多高匠都转向画新粉彩。二十年代后期,汪、潘均英年早逝。1928年由王琦倡导八位新粉彩瓷画的高手组织月圆会,也称“珠山八友”或“八大名家”。

新粉彩瓷画与传统粉彩相比,更接近画。他们的作品无论在造型、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都吸取了近代画的营养,完全可以比肩于画家在纸、绢上的作品。

新粉彩瓷的全盛时期在1912年至1940年间。

第一代新粉彩画师是潘陶宇和汪晓棠。潘是江西鄱阳人,民国初曾任江西省立甲种窑业学校图画教师。汪晓棠名汪棣,又名汪棣华,号龙山樵子,早年有不少浅绛彩作品,曾为袁世凯画洪宪瓷,与潘同为民国初年的新粉彩画大师。

第二代新粉彩画师是被称为“珠山八友”的以王琦为首的十位画师。

第三代新粉彩画师活跃于三十年代以后,有的到五六十年代仍在创作,这批画师大多师承“珠山八友”,有方云峰、刘希仁、万云岩、汪小亭、涂菊亭、张沛轩、邹文侯、程芸农、余翰青、王锡良、刘仲卿等人。

新粉彩画于瓷板上居多,另外还有方瓶、筒形瓶、印盒、水盂、扁壶等造型简单的器物,取其画面较大而易发挥。

简介

一种新粉彩瓷,包括下述两种釉颜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配方A:氧化钙7.5%、氧化锌2.8%、氧化钡2%、氧化镁2.8%、石英 30%、氧化铝4.2%、氧化硼-硼砂50.7%;配方B:氧化钙4.5%、氧化锌3%、氧化钾7.5%、石英30%、氧化铝 4.2%、矿化物硼酸50.8%;先分别将配方A中的氧化硼-硼砂和配方B中的矿化物硼酸焙烧后,分别与各自配方中的其它成份混匀,经细磨制得釉颜料A 和釉颜料B;然后以上述釉颜料A或釉颜料B或者其混合物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最后在釉面上按设计图案、起稿、拍图画线或拷贝丝印釉颜料线条、平涂厚水色底洗染或先洗染再罩填平涂水色工序装饰,经780℃-850℃烧制而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