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外交新战略)

由网友(想你想到手长茧)分享简介:中国特点大外洋接理想是取时俱入不停成长的有中国特点的大外洋接新战术。中国特点大外洋接理想要求咱们正在总健壮践教训的根蒂根基上,富厚以及成长对于外事情理想,使尔国对于外事情有光鲜的中国特点、中国气势派头、中国气派。中国特点大外洋接要求咱们继续要低举以及平、成长、互助、双赢的旗号,兼顾海内国际两个大局,兼顾成长安齐两件小事,紧紧驾驭对峙以及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战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要求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青年大学习 第十七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求我们继续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成就。

理念依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基于国内外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

一方面,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把握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要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我国已经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要求我们要善于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地进行战略调整,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树立世界眼光,看清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一方面,要看到世界范围内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周边地区总体繁荣稳定、世界趋向和平与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另一方面,要充分估计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我国周边环境的不确定性。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与世界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不断加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提出,是我国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

重要内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新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与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情怀的,是符合人类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诉求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价值观基础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义利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要坚持这种正确的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政策主张是多边主义。中国将继续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方面,我国对外工作将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另一方面,我国将在不结盟原则下广交朋友、深化合作,形成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争取世界各国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梦的理解与支持。

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政策框架包括构建新型国际伙伴关系、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等组成部分。通过践行与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我国在外交实践中积极发展中俄、中美、中欧、中非等国际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治理体系改革,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发展历程

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首次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不仅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在一起提出,还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就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九大期间对此曾予以进一步阐释称,“这三个关键词旨在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建立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一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之上。”

取得成就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8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欧首脑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同主要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同周边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纽带更加牢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经济外交、人文交流成果丰硕。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世人共睹的重要贡献。

新闻事件

2019年11月12日,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贾桂德,出席澳门回归20周年对外法律事务研讨会时表示,将继续协助澳门特区完善国际法律合作网络,支持澳门特区开展对外交往,提升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

参考资料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8-11-10)

2.外交部:支持澳门特区开展对外交往,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用日期:2019-11-1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