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由网友(念与北诗)分享简介:来由齐唐诗做品文体5言律诗做品类型触景熟情做品类型天然写景主题抒情主题糊口主题纪行主题大天然主题冷爱写景写风写景写雨写景夕阳写景舟帆写景水池人物女乐人物令郎动物竹子动物柳树动物荷花月份5月做品赏析第1尾诗描写登程及途中乐事。尾联“夕阳搁舟差,微风熟浪早。”太阴下山时起航,微风疾驶,红粉才子们或者歌或者舞或者挨情骂俏,子美师长教师...

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五言律诗

作品类型

触景生情

作品类型

自然写景

主题

抒怀

主题

生活

主题

游记

主题

大自然

主题

热爱

写景

写风

写景

写雨

写景

落日

写景

船帆

写景

池塘

人物

歌女

人物

公子

植物

竹子

植物

柳树

植物

荷花

月份

五月

作品赏析

第一首诗描写出发及途中乐事。

10句描写荷花的经典古诗词,共赏一缕夏日诗情

首联“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太阳下山时起航,轻风缓行,红粉佳人们或歌或舞或打情骂俏,子美先生他们的任务则是陪吃陪调笑陪作诗取乐。不仅巧妙地点出了出游的时间是“晚际”,地点是在湖上,而且还用寥寥数语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颔联“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仍然是用恬静优美的图画组成的。“竹深”“荷净”四字,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丛丛茂密的翠竹、一朵朵散发着清香的荷花,同时也在静态的美中不知不觉地强调了动感。

颈联“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着重写舟中之人,其特色十分鲜明。“雪”在这里作动词用,是指擦干净断藕卜面的藕丝。旧从字面上看去,“雪”字同前面的“冰”字一起形成两抹清冷色调。将这次原本可能是众声喧哗的水上游玩宴乐,美化得清新小雅起来,给人一种深静的凉意,优美爽快。

尾联“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打破了上述深静凉爽的假象,既点明了子美先生的处境身份,又非常俏皮地消化了由此而生的不合时宜的委屈之感。“应是雨催诗”轻松俏皮,有一点轻佻的情调,是一句高级的调笑之词,使诗的节奏有了出人意料的变化,扣住了“遇雨”的诗题,又为第二首诗埋下了伏笔。

第二首诗苗写下雨之后,众人一起归来的场景。既然前一首诗已经说过“片云”来得十分突然,那么这里的“雨”也就尽可以下得十分迅猛。此诗也正强调了这一点。

首联“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写雨情,起句写雨势很猛,将席面都打湿了,要知道席面上还陈放着刚刚调制好的“冰水”与“雪藕丝”之类的食品,看来是无法享用了。次句写风急浪高,这也正好与第一首中“轻风生浪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描写美女遭遇风雨而飘摇的神情:江南来的小姐还好,只是为妆容被淋湿而略显不适,北方来的女子则可能不习惯船的颠簸摇晃,由身体不舒服导致黛眉紧蹙愁容满面。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那些佳人们的反应,因为在所有的游人中,她们对骤然而至的暴雨的反应最强烈。

颈联“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刮风之后是下雨,就连那些歌伎们都抓紧缆绳,登上了有些摇晃的小船,刚才还是欢乐的宴席一下子陷人了混乱的状态。但尾联诗风一转,庆幸多亏了这场雨,才使得归途瞬间变得凉快了起来,

尾联“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表现的是作者潇洒风流的精神面貌。句中的“翻”字几乎有扭转乾坤之力,认为那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段小插曲而已,用不着感到狼狈,又出色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两首诗写的是同一件事,全诗如同一篇简洁的游记,叙事清楚,画面感很强。[2]

创作背景

这是杜甫早年困居长安时陪一些贵公子携妓纳凉时的即兴之作。仇兆鳌云:此诗年月难考,大抵在天宝间未乱时作。杜甫携妓,是为了在长安混一碗饭吃才不得不如此的。[2][1]

作品评价

当代学者许恒:两首诗紧紧扣住“遇雨”二字来作文章,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既应付了诸贵公子,又使两首诗富有哲理性,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艳诗”。(《千家诗鉴赏辞典》)[2]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蒙万夫 等 .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 西安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 440-444 .[3] 汪政编注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二晏词 . 济南 :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5-03 . 104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