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山(位于四川阿坝州红原县的雪山)

由网友(躲不过心动)分享简介:少板山,即亚克夏山,又名马塘梁子,海拔四八零零米,巍峨云天,山势平缓,沟壑纵竖,常年积雪,天气多变。位于红本县取白火县接壤处的亚克夏山北坡的桠嘴上,距红本县剧经寺镇约一三私里。一九三五年七月二日,由红1方面军1军团以及红4方面军310军各1部构成的北上先头军队,从康猫寺(今刷经寺镇老康猫村)登程,翻越亚克夏雪山入进白火境内...

长板山,即亚克夏山,又名马塘梁子,海拔4800米,高耸云天,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终年积雪,气候多变。位于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的亚克夏山北坡的桠口上,距红原县剧经寺镇约13公里。1935年7月2日,由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各一部组成的北上先头部队,从康猫寺(今刷经寺镇老康猫村)出发,翻越亚克夏雪山进入黑水境内。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于长征途中连续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是红军翻越的最高、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不少指战员在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他们的铮铮铁骨。在亚克夏雪山的垭口下,有一座中国红军烈士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烈士墓。

中文名

长板山

又名

马塘梁子

海拔

4800米

特点

山势陡峭,沟壑纵横

简介

亲近 净土阿坝丨阿坝州九大文旅品牌 大雪山

海拔4450米的长板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1935年7月6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纵队,翻过了长征路上的第3座雪山——长板山。1935年6月至7月间,在翻越这座大雪山时,很多红军官兵永远地留在了山上,后续部队掩埋这些战友遗体时,立下一块简陋的墓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之墓”。长板山,在藏语中,意为“不可逼近的神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长板山位于四川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主峰海拔4700多米,红军当年翻越的垭口,海拔为4400多米。

自然环境

繁茂生长的树枝,流水淙淙的小溪,在长板山山下的刷经寺镇,一座座粉墙红瓦的建筑,静卧在流动的雾岚中,宛如躺在襁褓中酣睡的婴儿;万木碧翠的山谷间,蒸腾起白色的云烟。云雾廓清,远山淡出,渐丰渐满,恰似少妇的醇熟雅致。

长板山的植被,从下而上呈立体状阶梯分布:山下,各处生长着阔叶林木,枝繁叶茂,青绿欲滴;随着海拔升高,树林的青翠变成了墨绿,针叶林渐渐统治了一切;再往后,树林不见了,只剩下一丛丛高山杜鹃;越过3900米的雪线后,则是高山草地。细碎的黄花海似的浩瀚,中间秀出绯红色的长穗。微风一吹,花儿似彩色的地毯,波浪般地涌向天际。临近长板山顶,一切生命都消退了,满眼是灰色的石块。上山的路,是一步比一步艰难。

烈士墓碑

墓碑为石碑,高约2米,由5块方石衔接而成。在我国的版图上,可谓是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了。1935年7月,红军翻越长板雪山时,有不少战士牺牲在此。为纪念烈士,随军行进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在长板山的垭口处,用木板竖起了一通墓碑,上书“工农红军烈士之墓”八个大字。

修建烈士墓

解放后,当地的邮递员翻山送信时,发现了这座烈士墓。1952年,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线部队轻骑兵师137团进驻桠口,在其营地附近发现了十二具排列整齐的红军遗骸,头北脚南,排列整齐,而且从骨架旁还找到皮带环、铜扣之类的军用品。经过缜密的分析研究,他们一致认为这是17年前长征时红军战士的遗骨。曾三度翻越此山的141团团长唐成海判断这12名战士是个建制班,夜宿亚克夏雪山,因缺氧窒息而牺牲。他们收殓遗骸,造坟立碑,敬献花圈,举行了一个庄重而简单的祭奠仪式。战士们在烈士墓前肃立宣誓:不消灭黑水叛匪,不解放黑水各族人民永不收兵。

1961年7月,四川省政府将烈士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进行了修缮。烈士墓,静卧在群山之间,相伴的是疏落的黄花和皑皑的积雪。白云从脚下荡起,远处是相连成片的山峰。

1982年,有关部门拨款由红原县人民政府重建。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