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教师)

由网友(Single dog(单身狗))分享简介:刘卫,女,汉族,现年四四岁,中共党员,一九八一年到兵团2中担负英语讲授事情,于今已正在讲授事情岗亭上事情了二四年。该同道为大教原科学力,获文教教士教位,是乌鲁木全市主干西席、自治区特级西席。中文名刘卫性别女平易近族汉族国籍中国事业西席任职机构新疆出产设置装备摆设兵团2中社会兼职刘卫[新疆出产设置装备摆设兵团2中西席]一、兵团讲授教会外语讲授...

刘卫,女,汉族,现年44岁,中共党员,1981年到兵团二中担任英语教学工作,至今已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4年。该同志为大学本科学历,获文学学士学位,是乌鲁木齐市骨干教师、自治区特级教师。

中文名

刘卫

性别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师

任职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

社会兼职

前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生产建设兵团书记

刘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教师]

1、兵团教学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2、乌鲁木齐市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

3、新疆课程标准初级英语实验教材培训团专家。

4、武汉市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现代英语研究所研究员。

师德高尚

该同志热爱社会主义,认真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维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为维护学校这块净土而抓实每一细节。作为兵团学校的教师,该同志能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党员,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中处处力争保持先进,注意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讲台上,注意自己教学内容中德育内容的渗透,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她多次放弃内地一些名校的聘请,坚持扎根在祖国的边陲,为新疆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该同志注重自己的师德表率作用,将英语组的教师团结起来,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为同学们播放英语听力,不要任何报酬。对组内的同事和蔼可亲,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了自己的班上,用在了积极指导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上,甘当人梯。特别是为刚上讲台的新教师们提供好的教学案例,先后为3名青年教师指导,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摸索学生的心理,提高英语的学习兴趣,其中有2名教师现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该同志自1981年进校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带班经验与育人工作经验。先后任1988届(4)班1991届(3)班、1994届(2)班、1997届(1)班班主任工作。她对同学耐心细致,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无偿为学生们辅导功课。对班内生活困难的同学,她经常伸出援助的手,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常常听之任之,没有时间为自己的孩子辅导一次功课。1995—199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德育工作者;1997年所带的高二(1)班评为乌鲁木齐市先进班集体,1997年被评为市级模范班主任。1997年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巾帼立功”先进个人称号; 2000年在学校“三德”教育月活动中,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

终身学习

该同志自1981年任教至今,先后担任初中段4年、高中段21年的外语教学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她刻苦钻研业务,树立起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刻苦自修专业知识,汲取先进理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2001年11月—2002年6月,她参加新疆首批中学英语教师出国培训,在英国伦敦Richmond Upon Thames Collage(泰晤士河里士满学院)学习。为期近一年的实境学习,不仅使她在英语口语、英语教学、英语实践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国外教育教学模式也给她极大的启示。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创设学习情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特点,既注重口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基础语法能力的提高,讲解时又用异国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她所带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英语成绩优异。所带97届学生高考成绩超出乌鲁木齐市平均分32.5分,2000年超出28.6分,2003年超出33.5分,2003届(7)班学生汪沛沛取得单科英语140分的好成绩,在全市排名第二。

多年来该同志不仅一直担任实验班、奥赛班的课程,同时还担任培优、竞赛辅导工作。连年所教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参加自治区竞赛成绩突出。为此她本人也分别获得1998年新疆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指导一等奖、1999年新疆中学生英语竞赛高中组指导二等奖、2000年新疆中学生英语竞赛高一组指导一等奖、2002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指导一等奖、2002年兵团高中组指导一等奖、2003年全国中学生能力竞赛指导二等奖。2004年全国中学生能力竞赛指导二等奖。

综合实践

由于担任科研室主任一职,平时该同志自觉钻研相关理论,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用以指导学校中学部教师科研活动。先后负责开展了督导课活动、青年教师培训、师徒结对等活动,联系各类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结合自己教学中形成的经验,组织与指导学校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我校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英语周”活动,学生们用英语熟练的表演歌曲、小品、话剧、朗诵等节目,排练的英语话剧在乌市汇演中多次获奖。这一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今后校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她还指导学生开展了《美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西方人的饮食文化》等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探讨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该同志还是我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之一,负责全校科普活动的开展。今年制定了一系列校内第二个科技活动五年规划,使我校的科技活动有序地开展。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2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所带学生获全国二等奖,并取得保送资格。她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了团委、科委组织的科普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创新

在全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活动时,该同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学习中,不断摸索教学规律,所撰写的论文及专著有:1997年所写论文《简论多媒体英语教学》发表于《新疆军垦报》(省级刊物)、1998年所写论文《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发表于《新疆教育报》(省级刊物),并获自治区论文评比三等奖,1998年所写论文《浅谈两种分词的区别》发表于《中小学外语教学》(国家级刊物)、所编写的英语高考复习题刊登在《2000年全国重点名校创新题型集》一书中,高中教材配套单元精讲精练刊登在《名校·名师·名作》丛书,专著《高中英语语音、口语实用手册》于2003年9月由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1999年—2000年参加全国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再实验工作,成为课题组成员。2001年成为我校国家十五课题《发展性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主要负责协调工作、课题资料收集分析工作、培训工作。该同志不仅为课题的进行提供了有效的程序与模式,与之相适应设计出了分析性表格,准备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材料、跟踪调查资料,最终形成的结题报告被列为全国基础教育课题案例中四个课题之一。

影响

该同志在自治区、兵团、市教育局和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乌市、自治区、兵团英语教学界有了较高的声誉,在国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她多次担任了自治区、乌市两级高考模拟试题的出卷工作。2000年5月乌市高考研讨会上,主讲《如何进行高考复习,提高高考成绩》。2000年7月在兵团新教材及教学方法培训中任课,多次担任乌市市级优质课大赛的评委工作。

荣誉

由于教科研成绩突出、工作勤恳,该同志1991年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1993年获校级青年教师评教三等奖; 2000年被评为乌市市级骨干教师、2000—2001年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2000—2001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2003年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2003—2004年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 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特级教师。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 刘 卫 1954年2月出生,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机械系。198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培训部研究生班(研究生学历)。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1970年,作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年仅16岁的刘卫便随着一声号令,去了西部边陲一个边远的小山沟里劳动锻炼(接受再教育),1971年招工进了一个小钢铁厂当工人,先后干过炉前工、翻砂工、汽车修理工、钳工等脏、累、险工种。在7年多艰苦繁重的劳作中,刘卫仍利用工余时间,完全靠自学学完了当时初高中的全部课程,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新疆工学院机械系。1982年,刘卫以全班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并留校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工作中,刘卫根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开发了“高校人事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使该校的人事管理较早地进入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该软件的部分应用程序收入了联想计算机丛书《FOXBASE程序设计技巧集锦》中。1985~1988年刘卫考入中央党校培训部研究生班学习。学习期间,刘卫参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与抉择》(1988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的编著,撰写的经济理论论文《试论新疆投资效果问题》(刊于《新疆工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受到新疆经济界重视。1993年刘卫调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知识分子工作处工作。工作期间,刘卫对人才管理理论进行认真的研究,积极组织协调知识分子宏观管理工作,参加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文件。他主笔撰写的《坚持“三个服务”,做好优秀专家管理工作》(刊于《组工调研文稿》1996年第2期),并在中组部1996年召开的全国党委组织部门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做大会典型经验介绍;撰写的人才管理论文《影响新疆人才流动因素分析》,引起同行重视,被收录入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探索——全国党风与用人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集(二)》一书中。1997年从事党员电化教育管理工作后,刘卫积极组织协调开展全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加速基层电教网络建设,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教育实际效果,使新疆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他撰写的《加强电教网络建设,保证党员电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组部1999年召开的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办事处主任 刘 卫:中共武侯区“198”区域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武侯区“198”区域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武侯区金花桥街道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协助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受书记委托主持“198”区域建设工作委员会、金花桥街道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金花桥街道办事处行政工作,负责财税、拆迁安置工作,分管财务科、拆迁安置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