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由网友(能不能把我的心还给我)分享简介:普陀区事业技能教诲中间简称普陀职学中间,是1所散学力教诲取事业训练为1体的国度级重心中等事业黉舍。开办时间二零零七年注释简介普陀区事业技能教诲中间简称普陀职学中间,是1所散学力教诲取事业训练为1体的国度级重心中等事业黉舍。二零零七年普陀区当局投进二.四亿国民币,正在朱野尖征地二五零亩筹修新校区,实行取浙江陆地教院结合办教...

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简称普陀职教中心,是一所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创办时间

2007年

正文

简介

普陀 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未来工匠

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简称普陀职教中心,是一所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普陀区政府投入2.4亿人民币,在朱家尖征地250亩筹建新校区,实施与浙江海洋学院联合办学战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新校区按大学要求配置,设施设备先进,功能

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齐全,作为职校,在省内一流,在全国也是先进的。目前,学校有学生2936名,教职工216名,设施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其中有独立的旅游实训楼3518平方米,机械实习工场1400平方米,是舟山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烹饪)、舟山市机电类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舟山市旅业从业人员资格鉴定站,并有省餐旅类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

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个,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机械加工专业为省示范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应凸现。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163名,其中区学科带头人4名,双师型教师48名,享受区政府专项奖励津贴的教师17名,其中高级教师53名,占31.1%。公派德国学习进修1名,奥地利学习进修1名,研究生学历2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毕业生深受用工单位欢迎,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普陀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管理水平

几年来,办学经费逐年增加。其中投入400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的机械专业综合教学大楼,投入80万元用于六横龙山船舶修造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400万元打造旅游服务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奖学助学政策优惠,激励机制积极

就读普陀职教中心,每位同学每学年可享受政府的职业教育助学金1500元;家庭经济困难(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学生可持乡镇或街道证明,进行助学申请,经批准后,学费全额补助。“五类生”(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凭低保证等相关证件免交学费、代管费直接就读。并可享受每月40元的营养餐费。普陀职教中心每年有高达40万以上的资金用于对学生的奖学,鼓励学生品学兼优,学有所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学校也将给予相应的各类补助和津贴。

(二)、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提高管理层次.

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先学做人,后学做事”,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校本特色的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通过有效管理、各类创优竞赛、师生技能大比武、才艺展示等使健康的校园文化欣欣向荣。特别是注重学生自主管理,如广泛开展社团建设,为学生管理水平、领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广阔的平台。

今年学校抓住新校区搬迁的契机,在新校区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重点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还成立了舟山市第一个校内警务室,这将进一步提高校园治安防范能力,为广大师生营造平安和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立足海洋经济,合理设置专业,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一)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学校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新内涵,围绕支柱产业开设专业。海洋旅游经济的快速崛起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学校先后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高级导游等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专业。许多毕业生在旅游服务行业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为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新兴产业调整专业。舟山市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和发展了一批重大临港工程项目,学校适时设置机械加工、数控技术、船舶修造等相关专业,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型工人。

目前已形成文化与旅游、船舶修造两大专业群,18个培养方向,其中旅游服务专业和机械加工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示范专业。

(二)拓宽办学渠道,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学校依托高校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学校依托海洋学院的优势资源,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很多升学的平台,对平时表现好,成绩理想的学生,学校将通过各种途径让1/3以上的学生能够升入普陀科技学院。我校是目前浙江大学唯一在舟山落户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这个平台每年推荐机械专业优秀学生参加高技能培训;与浙江海洋学院、北京旅游专修学院、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办班,开设“3+2”、“2+3”中高职联办专业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就读对口大学。同时,学校积极实施与中西部联合办学策略。去年6月,学校在四川广远招收75名中职学生和13名初三应届毕业生免费就读,毕业后在当地推荐就业。这一举措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又为灾区人民奉献了爱心。

(三)依托行业需求,深化课程改革。

学校积极推行学分制、选修制,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采用: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宽基础、活模块”专业教学模式;2、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灵活设置课程体系;3、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发校本课程,丰富专业内涵。

三、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拓宽办学渠道

学校积极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工学结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立了中远船务舟山分公司、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海中洲酒店等20家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协作单位46家。其中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被推荐为“浙江省优秀职业教育校外实习基地”。

(二)引企入校,借地育才。

学校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大与企业合作的紧密度。一是企业冠名,订单培养。几年来,学校与海中洲旅业集团、财富集团、炜驰集团等多家当地龙头企业签署办班协议,开设企业冠名班。二是引企入校,产教结合。

此外,学校还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本市企业的技术骨干、专家指导教改,共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大计,多种形式拓宽校企合作外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四、强化培训,优化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多种途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在全市名列前茅,近三年有142人次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辅导学生165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省级奖项11人次,市级103人次。在去年结束的舟山市首届职(技)校五项技能大比武中,我校学生更是以出色的表现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文化与旅游专业学生囊括单项、全能和团体第一。

五、创业创新,办学成绩斐然

三年来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488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达到98%以上,不少与普陀经济发展衔接紧密的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就被预订一空。学生就业质量大幅提高,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操作能手和管理精英。

成绩荣誉斐然,办学成效显著。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烹饪),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厨师培训基地”、“浙江省餐旅服务实训基地”、“浙江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 “舟山市旅业从业人员资格鉴定站”、“舟山市机电技能资格鉴定所”。并先后获得“学校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先进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颁发)、“全国体育优秀学校”、“浙江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先进学校”、“浙江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健康促进学校”铜牌(省卫生厅/WHO)、 “浙江省农村优秀劳动力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