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献(古老、普遍的宗教仪式)

由网友(想做先生的私有物)分享简介:祭献(sacrifice)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遍及的宗学典礼,它对于人类糊口的作用甚大,但其情势以及意思却果时代及地域的差别而有很大的差距。中华平易近族是实施祭祀最古老的平易近族之1,1直到古代,平易近间仍存留各类祭典。希伯去人也极其正视祭祀。旧约圣经对于祭祀的史真、仪典、礼规都有具体的记录。中文名祭献拼音jì xiàn释义祭祀供奉注音ㄐ...

祭献(sacrifice)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的宗教仪式,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甚大,但其形式和意义却因时代及地区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实行祭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一直到现代,民间仍存在各种祭典。希伯来人也极为重视祭祀。旧约圣经对祭祀的史实、仪典、礼规都有详细的记载。

中文名

祭献

拼音

jì xiàn

释义

祭祀供奉

注音

ㄐㄧˋ ㄒㄧㄢˋ

词语出处

刚刚 天水这场最古老的祭祀仪式来啦,盘他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例句:“又过了两日,是正月初五,苏州 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

基督宗教

概念说明

「祭献」在圣经中没有专名,最初用的字是minhah,意指礼物,即献给神或人的礼品。献给神的就称为祭品(创四3)。后来为指示祭祀所常用的字是corban,原意是「近前」,指上前向上主献祭(肋九7)。拉丁文用以指示祭祀的字是sacrificium,意思是使一物品成为圣的,使一物品进入神的氛围,亦即藉着祭品,能接近神,与神交往。这与中国人对祭祀的概念是极为相近的。因此祭祀的要素是给神献礼,以表达对神的尊敬、感恩、祈福等宗教情操,而达到与神交融的目的。在旧约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祭祀:一为全燔祭,表示对天主的尊敬、朝拜、谢恩等;另一种为赎罪祭,为补偿过犯所献的祭。通常所奉献的祭品为人类可用作饮食的谷类、粮食或牲畜等。因此祭祀与宴饮有密切的关系,在天主面前吃喝,也属于祭祀的成份(申十二18),祭天犹如与天主聚餐:部分祭品归于天主(流的血、焚毁的油脂=天主的食物),肉则由献祭者分飨。因此可以了解,耶稣为何要藉最后晚餐来提前并延续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祭献。他的最后晚餐综合了旧约祭祀的要素和特点,它是感恩祭、赎罪祭也是祭宴,成为新约独特的、完备的、永久性的祭祀,是玛拉基亚(拉一11)所描写的理想祭祀,它取代了旧约的各种祭祀,因为旧约都是新约祭祀的准备与象征。此新约的祭献以圣事的方式延续在教会中,就是今日的弥撒(感恩祭)。

教宗本笃十六世举行弥撒圣祭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