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十六法(为学十六法)

由网友(一个人看孤单的风景)分享简介:《为教106法》是二零零七年中华书局出书的图书,做者是吕思勉。中文名为教106法出书时间二零零七年一零月种别国粹订价二七.五零出书社中华书局页数二二二开原一六开做者吕思勉装帧精装简介《为教106法》那是由于纪年类的史书,最就于驾驭汗青的梗概以及时代的大势,入而可读典志类的史书,云云,对于历代的理乱兴盛、典章经制已能告诉粗略之后,...

《为学十六法》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思勉。

中文名

为学十六法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类别

国学

定价

27.5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页数

222

开本

16开

作者

吕思勉

装帧

平装

简介

《为学十六法》这是因为编年类的史书,最便于把握历史的大概和时代的大势,进而可读典志类的史书,如此,对历代的理乱兴衰、典章经制已能通知大略之后,再来读正史。

ISBN

9787101056624

版次

1

字数

20万字

纸张

胶版纸

作者简介

为学十六法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历史学家。大半生在学校度过,教学之余,笔耕不辍。一生写过两部通史:《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五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八部专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中国民族史》《史学与史籍》和《文字学四种》,以及大量的史学论文、札记、讲稿、教材和历史通俗读物。

目录

一 读书的方法

1.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2.精读或略读

3.治学的程序

4.先精读后略读,再两者并用

二 孤岛青年何以报国

1.潜心治学也是报国的一种方式

2.青年为学应深通、深入

3.先读科学书,后读古书

三 整理旧籍之方法

1.古今研究旧籍的不同

2.旧籍分四类

3.如何整理经

4.如何整理子

5.如何整理集

6.如何整理史

7.入手当从目录学始

四 论读经之法

1.经、子不同及先经后子

2.经学变迁

3.治经当从汉人之书入

4.治经当分清今古文家数

5.经学入门书目

6.经、传皆可信

7.治经三法

五 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学习历史的方法

1.少时得益于父母师友

2.我学习历史的经过

3.社会科学是史学的根基

4.职业青年的治学环境

六 怎样读中国历史

1.读史与今日之需

2.读中国历史的三大门槛

3.读史三法

七 乙部举要(附:史籍选文拟目)

1.史部的分类与重新估价

2.正史的重要性:全面和直接

3.正史的由来和前四史

4.正史的注释、补和重修

5.治乱兴亡和典章制度

6.关于别史

7.国史简单参考书目

八 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1.初学之书不在多

2.读旧史入手处

3.治古史的前提

4.初读求速不求甚解

九 治古史之特殊方法

1.当以治经、子的方法治古史

2.治经、子的门径

3.以治经、子法读古史举例

4.治古史当知史籍的起源

5.疑古与证古

十 作史的方法

1.作史三步骤:搜辑、考订和编纂

2.作史的具体方法

十一 研究历史的方法(附:史学研究五法)

1.具有现代科学的常识是研究历史的首要条件

2.预知史学的观念是研究历史的次要条件

3.研究出社会的法则是史学的最大任务

4.史家与读史

十二 论读子之法

1.诸子的学术源流

2.读子书之方法

3.诸子学的重要性

4.诸子学与中国文学

十三 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1.研究诸子当严别真伪

2.治诸子可分家而不可分人

十四 怎样学习国文

1.国文的复杂性

2.三种国文与基本国文

3.国文的发展流变

4.当前国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正的方法

5.基本的国文应为一般人学习的工具

6.过去选本的毛病及今日选本的准则

7.看、读、作是学好国文的基本功

十五 如何教授中学国文课

1.国文与文学不可混

2.国文、白话与中学国文教学

3.中学国文教学原则:求其解勿责其作

4.中学国文教学法:多读、多问、多引导

十六 论大学国文系散文教学之法

1.散文的源流

2.散文教学的方法

附录一:吕思勉为学自述

附录二:从

章太炎

说到康长素梁任公

1.时代变革中的三位学者

2.学术流变中的三位学者

3.以真学者为师

编后记:金针度人,启迪后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