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唇兰属(微子目兰科植物)

由网友(-华少年)分享简介:翻唇兰属(教名:Hetaeria Blume)是兰科下的1个属,为陆熟兰,长数为腐熟兰。地熟木本。根状茎屈少,茎状,蒲伏,肉量,具节,节上熟根。茎竖立,圆柱形,具数枚叶。该属共有二零种,漫衍于亚洲寒带地域至非洲。中文名翻唇兰属别号少序翻唇兰推丁教名Hetaeria Bl.界动物界族鸟巢兰族门被子动物门纲双子叶动物纲目微...

翻唇兰属(学名:Hetaeria Blume)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少数为腐生兰。地生草本。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圆柱形,具数枚叶。该属共有2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非洲。

中文名

翻唇兰属

别名

长序翻唇兰

拉丁学名

Hetaeria Bl.

植物界

鸟巢兰族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微子目 

兰科

亚科

兰亚科

翻唇兰属

基本资料

四腺翻唇兰 贵州发现一兰科植物新记录

种中文名:长序翻唇兰

种拉丁名:Hetaeria elongata (Lindl.) Hook. f.

命名来源:[Fl.Brit.Ind. 6: 116. 1890]

中国植物志:17:186

属中文名:翻唇兰属

属拉丁名:Hetaeria

亚族中文名:斑叶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Goodyednae Klotz.

族中文名:鸟巢兰族

族拉丁名:Trib.Neottieae Lindl.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

描述

Hetaeria BI. 翻唇兰属,,我国有7种,产东南部至西南部。陆生兰,少数为腐生兰,前者叶茎生,后者叶退化为鞘;总状花序具多数小花;中萼片与花瓣靠合成兜;唇瓣位于上方,不裂或顶端略2裂,基部多少凹陷成囊状或杯状,内有附属物;蕊柱短,前面有2个摺片状脊;柱头2个;花粉块2,粒粉质,有花粉块柄与粘盘。

属下物种

白肋翻唇兰、长序翻唇兰、滇南翻唇兰、四腺翻唇兰、斜瓣翻唇兰

简介

翻唇兰属约20种,我国产7种。

长期以来,产自香港和海南的亮叶翻唇兰或卵叶翻唇兰被鉴定为 Hetaeria nitida Ridley,经文献和标本研究,发现本类群与 H.nitida Ridley 区别在于:花较大;花瓣斜卵形;唇瓣基部胼胝体为5-6裂指状突起;蕊柱翅肉质,"S"形。

而 H.nitida 花较小;花瓣匙状披针形;唇瓣基部胼胝体呈短而肥厚的不规则突起;蕊柱翅相当宽大,扇状,折叠。

胡秀英(1977)将产于香港的本种定为 H.nitida,不过这种处理也曾被 Seidenfaden(1978)所质疑。经研究,原产中国的亮叶翻唇兰是不同于 H.nitida 的被混淆的种,而是一个新种,为了纪念胡秀英前辈在兰科分类方面的巨大贡献,将其命名为 Hetaeria shiuyingiana Lin Li Fu-Wu Xing,同时,文中给出了国产翻唇兰属的分种检索表.

形态特征

植株高30--35厘米,细长。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肉质,具节。茎直立,圆柱形,无毛,具4--5枚叶。叶具柄,叶片长圆形至长椭圆形,稍不等侧,长6--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钝,骤狭成柄,上面和脉均为绿色;叶柄长1.5—3厘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伸长,长15--22厘米,被柔毛,下部具2—3枚鞘状苞片,鞘状苞片粉红色,披针形,背面被柔毛;总状花序具多数较疏散的花,长8—12厘米,花序轴被柔毛;花苞片披针形,粉红色,背面被柔毛,长8--9毫米,先端渐尖,较子房稍短;子房圆柱形,不扭转,被柔毛,连花梗长1011毫米;花小,半张开;萼片粉红色或近白色,具3脉,背面被柔毛,中萼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凹陷,长5--6毫米,宽2.8--3毫米,先端钝;侧萼片偏斜的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宽2.8--3毫米,先端钝;花瓣白色,斜歪,菱状倒卵形,较萼片质地薄,长5---6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收狭呈突尖头,具2脉,无毛,与中萼片粘合呈兜状;唇瓣位于上方,凹陷呈舟状,基部凹陷呈囊,展平近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4.5毫米,宽2--2.3毫米,先端骤狭或渐狭,具尖头,内面具5条脉,在近基部中脉两侧的4条脉上各具1—3枚细长的、向基部弯的钩状胼胝体。花期3—5月。产广西(宁明)、海南(白沙)。生于密林下。泰国、斯里兰卡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泰国。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广西(宁明)、海南(白沙)。生于密林下。广西名叫观音竹,全草民间药用,有清热、补虚之功效。

国外分布:泰国、斯里兰卡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泰国。

主要用途

广西名叫观音竹,全草民间药用,有清热、补虚之功效。

本种提示

本种与H.Oblongifolia(Bl.)Bl.有些近似,不同之点在于本种的花较大,萼片和花瓣长5--6毫米,花瓣菱状倒卵形,斜歪,宽2.5毫米;后者花较小,萼片和花瓣长3—3.5毫米,花瓣偏斜近长圆形,宽仅约1毫米,易于区别。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