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精华(林精华)

由网友(酒醒梦迟)分享简介:《俄国后古代主义的普适性》/《进修取争叫》二零零八年第四期 teraction 三,北京市哲教社会科教105计划名目:《俄国后古代主义文教研究》尾都师范大教文教院传授林英华事情简历一九六五年九月熟于安徽黄山市;前后结业于北京师范大教中文系以及外文系(一九九七年获文教专士教位); 一九九九.九⑵零零零.八、二零零六.一一-...

《俄国后现代主义的普适性》/《学习与争鸣》2008年第4期 teraction 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精华

奕林精华 三

工作简历

1965年9月生于安徽黄山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外文系(199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9.9-2000.8、2006.11-2007.4两次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留学于莫斯科语言大学、莫斯科师范大学; 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当年受聘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俄语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第二年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任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2年以来担任文学院211工程6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比较文学专业); 200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第二年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任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5年被聘任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并兼任文学方向负责人); 2005年4-9月代理比较文学系主任;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8年初以来担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比较文学系主任。

主要兼职

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2007年《中国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的误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0/2007,合编《俄罗斯文化评论》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苏俄文化之于中国的诸多后果》/《台湾政治大学学报》3/2007 负责筹备“文学经典化问题”国际学术论坛顺利8月底举行,24位博士生导师和5位外籍著名学者参加。 2008年,《俄国后现代主义的普适性》/《学习与争鸣》2008年第4期,《拒绝触及社会现实问题:苏俄后现代主义文学主题表达方式》/俄语语言文学集刊 ,《俄国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世界文学》2008年第6期,《面对天灾而不是人祸的另类叙述》/《译林》杂志2008年第5期,《俄国后现代主义的俄罗斯性》/《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译文集《高尔基的终结》东方出版社 2008年12月 这年8月底率领本学科参加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举办的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in a Global Age,用英文发表演讲“What Concepts of Literary History do We Need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发表大会演讲“俄国后现代主义如何面对主流话语下的文化制度”这年10月10-12日,负责筹备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国文学研究及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京海湖培训中心顺利举行。 10月7日应邀出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合作的国际学术论坛《全球化和当代世界文学发展》,主持会议并发表演讲 10.31-11.3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举行《现代化进程和世界文学》,应邀进行大会演讲。

在研课题

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项目《外国文学史基本问题》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文艺学与民族认同:俄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问题研究》

科研成果

九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一般项目:《民族主义的意义与陷阱??1990年代以来俄国文学发展问题的研究》 2,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安德列·别雷诗学研究》 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4,北京优秀人才专项资助项目:《想象俄罗斯:关于俄国民族性问题的研究》 5,北京市教委人文哲学科学研究项目:《误读的意义与陷阱:关于中国接受俄国文化影响问题的研究》 6,北京留学归国人员科研择优市重点资助项目:《误读俄罗斯:关于西方视野中的俄国形象研究》 7,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文艺学与民族认同:俄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问题研究》 8,北京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现代审美观念与俄国文化影响问题研究》 9,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项目《外国文学史基本问题》

著译目录

1999年6月以17篇核心期刊晋升副教授(内含《外国文学评论》2篇,人大复印资料复印8篇)、2003年底以22篇核心期刊晋升教授(内含《外国文学评论》2篇、《民族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各1篇)。自1995年以来,在学术杂志和学术丛刊表关于俄罗斯问题以及中俄文化关系问题研究论文80篇(其中核心期刊60篇、境外刊物3篇),在《中华读书报》、《南风窗》、《南方周末》和《阅读周刊》等发表评论俄国文学和文化文章20余篇。其中,2002年以来科研成果目录 1*《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哲学困境》//《东欧中亚研究杂志》3/ 2002 2《俄国现代化困境的经济学诠释》//《俄罗斯研究》3/2002 3 《一种地域化的经济学理念??来自<俄国经济思想史>对俄罗斯特性的经济学描述》//《视界》1/2002 4《民族主义诉求的意义与陷阱:关于俄罗斯重构文学史问题的研究》//《外国文学评论》3/2002 5 《20-21世纪之交俄罗斯文学的物质性状态》//《世界文学》3/2002 6《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后现代景观??关于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叙述策略研究》//《外国文学》,1/2002(《北京市十五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汇编》收录) 7《全球意识下的民族精神危机及其再生----关于俄国哲学困境及重建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有编者按推荐),4/2002 8《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中国俄语教学》,4/2002 9《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化批评》//《国外理论动态》,11/2002 10《从俄国文学到苏联文学的诗学转换??关于俄国白银时代小说隐喻行为的研究》//《俄语语言文学研究辑刊》(文学卷第1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1 《从俄国文学到苏联文学的中介??关于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价值观念的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2002 12《中俄文学关系的省思》//《深圳大学学报》,3/2002 13,著作《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20-21世纪之交俄国文化转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2003年 14《寻求斯拉夫民族性的精神支持??俄国文学的美基础》//《阴山学刊》,2/2003 15《民族性诉求:俄国比较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外国文学评论》4/2003 16 《民族国家价值观的重建:关于当代俄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研究》//《民族研究》1/2003 17《西方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形象》//《俄罗斯文艺》,2/2003 18《民族性、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关于俄罗斯文明史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创刊25周年纪念专号)6/2003 19,主编《人文译丛·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书系》4本,吉林人民出版社 20 《现代化的悖论:俄国大众文化理论之困境》//《国外社会科学》,1/2003 21,著作:《想象俄罗斯:关于俄国民族性问题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004年 22 《想象全球化:俄国面对世界主流发展趋势的焦虑》//《社会科学战线》,5/2004 23《现代中国何以从热衷于俄国文学转向苏俄文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6/2004 24《当代西方视野中的契诃夫形象》//《外国文学动态》,3/2004 25 《当代俄国文化学与民族文化理念重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2004 2005年 26《俄国现代主义的是是非非:传统的与先锋的、本土的与欧洲的》/《外语学刊》2/2005 27《文学理论的迁徙:俄国文学理论与中国建构的俄苏文论》/《文学理论研究》(华东师大)3/2005 28 《中俄文化相似性原则》(一)/《俄罗斯文艺》3/2005 29 《中俄文化相似性原则》(二)/《俄罗斯文艺》4/2005 30《俄国视野中的全球化》/《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2005 31 著作《误读俄罗斯:中国现代性问题中的俄国因素》,商务印书馆负责筹备的国际学术论坛“全球化时代的语言和文学” 8月底举行,42位外籍学者出席。 2006年 32 《苏俄文化之于中国的魅力何在》/ 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7/2006 33 《经济学的有限性》/《读书》2006年第6期 34 与Ken Heshell、 Xiao Hong共同主编《语言表述与民族认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5 《中俄文化相似性原则》(三)/《俄罗斯文艺》1/2006

获奖荣誉

1,著作《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20-21世纪之交俄国文化转型问题研究》获得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