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由网友(入不了妳心,我不怪妳)分享简介:王辰(一九六二年八月-),出熟于山东德州,结业于尾都医科大教,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度医教院外籍院士,中国医教科教院教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党构成员、副院少,中国医教科教院(北京协以及医教院)院校少,[一]中国国民政事协商集会第104届天下委员会常务委员、学科卫体委员会委员,[二]中国共产党第109次天下代表大会代表,[三]中华...

警惕 梦中杀手 专家呼吁加快睡眠医学建设

王辰(1962年8月-),出生于山东德州,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4]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1991年,获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历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卫生部北京医院副院长、呼吸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院长。曾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5]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6][7]2019年,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1年,获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中文名

王辰

主要成就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德州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8]

教育背景

首都医科大学

职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代表作品

肺栓塞、呼吸支持技术、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内科学、危重症医学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2年8月

所在科室

呼吸科

就职机构

中国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

学历

医学博士学位

擅长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症的诊治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9]

1991年,于同校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年起,历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卫生部北京医院副院长、呼吸中心主任。

2013年2月,始任原卫生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主持工作副司长,推动国家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工作。

2014年9月,任中日医院院长。[10]

2018年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党委常委。5月,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6月,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1][12]12月17日,任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期至2023年3月。[13]

2020年7月,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14]8月,出任中国医疗医药应急保障体系联盟首席专家。[15]10月19日,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5月,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副会长。[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2][17]

研究方向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支、肺气肿)、呼吸衰竭、呼吸系统疑难和危重症。

主要成就

基于中英大规模队列研究的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基因筛查及精准化戒烟治疗研究

上皮依赖性成纤维细胞活化引发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中国汉族人群肺血栓栓塞症易感基因的研究

肺血栓栓塞症和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修复机制的研究等国家及国际重要研究项目10余项

项目成果

王辰长期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医院、中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领域的医教研工作。取得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序贯机械通气疗法、确证中药对流感疗效等多项重要创新并进入国际诊疗指南,指导改善临床实践。[18]大力推动国家控制吸烟工作。承担国家科技支撑、863、97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首次明确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达1亿,成人哮喘患者逾4500万,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根据。曾主持原卫生部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工作,推行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倡导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以来,着力布局建设由境内外杰出研究创新单元组成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开启接纳多学科本科毕业生学医的“4+4”新型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创立“卓越护理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点班”;率先将有利于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盟学校的准聘长聘(Tenure-track)教职制度引入国内医学院校,以上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作为国家最高医学研究和教育机构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变革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前进的先进思想源和强劲动力源。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显示,王辰承担国家及国际重要研究项目10余项。在《New Engl J Med》《Lancet》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肺栓塞》《呼吸支持技术》《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与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危重症医学》等10余部。

(1)代表性SCI如下:

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Lancet, 2018, 391(10131): 1706—1717. (IF=53.254)

Wang C, Zhai X, Zhang X, et al. Gene—edited babi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response and action[J]. Lancet, 2018, 393(10166): 25—26. (IF="53.254)

Zhang B, Chen Z, Yi J, et al.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lls for actions on the birth of gene—edited infants[J]. Lancet, 2018, 393(10166): 25. (IF="53.254)

Wang C, Liu Q. A turning point for clinical research in China? [J] Lancet, 2013, 382(9895): 835—836. (IF="53.254)

Cao B, Li XW, Mao Y,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Initial Cases of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 (H1N1) Virus Infectio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09,361(26):2507—2517. (IF="70.670)

(2) 以一作或责作发表的代表性中文文章如下:

张鹏俊,薛明,缪之文,等.我国呼吸专科医师队伍发展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7(34):567—570.

张鹏俊,彭博,许扬,等.我国呼吸学科科室设置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11(33):829—833.

纪婷婷,张鹏俊,张群,等.国外医师能力评价研究概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34):256—260.

纪婷婷,张鹏俊,彭博,等.我国呼吸学科发展的PEST分析及策略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5(35):431—435.

许扬,吴司南,张鹏俊,等.基层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6(45):45—50.

彭博,吴司南,张鹏俊,等.潍坊市基层医疗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7(16):1045—1048,1191.

彭博,张鹏俊,吴司南,等.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13(21):1513—1520.

罗翔予,卢清君,张鹏俊,等.公立医院远程医疗价格测算方式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11(34):940—943.

高强,张鹏俊,罗翔予,等.美国医师培训基地临床学习环境评估项目介绍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6(35):524—528.

(3)以主编或副主编出版的专著教材

《内科学(第9版)》(本科生国家规划教材) 主编(201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第3版)》(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 主编(201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主编(2011年—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肺循环病学》 主编(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肺栓塞》 主编(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19]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王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后,布局建设由中国境内外杰出研究创新单元组成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开启接纳多学科本科毕业生学医的“4+4”新型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创立“卓越护理人才贯通培养改革试点班”;率先将有利于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盟学校的准聘长聘(Tenure—track)教职制度引入中国国内医学院校。其所在团队创立了交叉学科、博士一级学科“群医学”,并在2019年5月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队伍建设

王辰在中国国内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ICU格局,最早具有防气溶胶污染功能的呼吸重症监护泊疗病房(RICU),井以呼吸衰竭的救治作为主攻方向,建立了系统、规范的呼吸支持和呼吸监测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支精于呼吸衰竭医疗、护理与研究的专业队伍,成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

学生培养

根据2020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显示,王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共指导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3届,共5人,已毕业1人,就业去向为医院。在首都医科大学共指导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1届,硕士研究生9届,已毕业博士1人,硕士9人。[21]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

授予单位

2021

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全国政协[22]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全国总工会[23]
2020《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55名[24]---
2019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
2018-10中国医学遗传科成立重大贡献奖[25]---
2017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6]---

2014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医师奖

中国医师协会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部荣授院士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8]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13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0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9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8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

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

世界卫生组织

2006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

首都医科大学吴阶平优秀教师奖

首都医科大学

2003

中国医学基金会医德风范奖

中国医学基金会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2014.5-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6.5-

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主任

2017.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8.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8.1-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呼吸医师分会会长

201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

2019.4-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2020.2-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2021.5-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副会长[16]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27]

国际肺血管病研究院(PVRI)理事、西太区副主席、中国中心主任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部荣授院士

《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主编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主编

2021.10-《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副总编辑
2023.0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

著作作品

时间作品
2012-9《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2003-11《肺栓塞》
2008-7《呼吸病学》

人物评价

王辰是中国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等领域的主要领军者与推动者之一。[7](中国工程院评)

王辰对推动呼吸支持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呼吸病学的部分领域,取得创新性成绩并促进了学术、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大批学生和学科骨干。[23](首都医科大学评)

轶事典故

在2003年SARS暴发和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担任北京和全国临床专家组组长,制定系列诊疗规程,在临床一线救治大量患者。

王辰院士应邀做“以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促进行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中国临床医生培养与职业规划的现状,在现时代的背景下,医学遗传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不局限于经典的遗传病,在基础研究、儿童遗传病、妇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控、肿瘤、心血管、呼吸等各个领域均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介绍了Johns Hopkins Medicine医学遗传学临床医生培养体系和经验,他希望参照国外成熟的医学遗传学科培养体系,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专科医生培训体系。他对医学遗传医师及医学遗传诊断实验室专业培训计划提出了建议,提出了中国遗传学科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为——人的培养:住培、专陪;专修,单修;科室建设:临床遗传科的规范化建设;行业发展:专科医联体建设。[25]

2020年2月5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表示,方舱医院重点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此举能解决目前定点医院收治容量有限的问题,同时能使确诊轻症病人得到医疗照顾、与社会隔离,能减少大量轻症患者在家庭、社会中的传染。[28]

相关报道

继2020年2月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之后,在疫情防控斗争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这位从北京赶赴武汉工作已超过40天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围绕“方舱休舱”“疫情形势”“下一步重点工作”等焦点问题再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虽然疫情形势已有明显好转,但王辰院士表示:“新的阶段不可松劲,必须要有远见,关键任务必须抓紧抓细抓落实,确保今后对疫情的科学、有效、全面控制。”[2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