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耕(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设计专家)

由网友(独家拥有)分享简介:一九二七年一零月一一日出熟于江苏省南京市,寄籍安徽戚宁。一九四九年结业于上海接通大教机电工程系。曾任上海机电厂设计科少、副总工程师、副厂少兼副总工程师。现任上海汽轮发机电有限私司低级工程师、上海接通大教兼职传授。一九九一年被选为中国科教院教部委员(院士)。一九五八年起,组织并详细到场拟定了世界第1台一二MW单火内热汽轮...

十二位行业大咖相聚中国畅谈Micro LED,指点产业发展方向

1927年10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安徽休宁。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任上海电机厂设计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现任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起,组织并具体参加制定了世界第一台12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研制。在以后20多年中,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较顺利的诞生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底我国已制造了450台50MW-300MW、总容量共约45000MW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并在电站中投入运行。作为中方设计负责人,1983年、1985年二次赴美国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3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1987年与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师分别带领二厂设计组去美国西屋公司进行6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优化设计。这两种发电机试验性能良好,已开始批量生产。2000年12月与丁舜年院士共同负责完成了1000MW级大型汽轮发电机开发设计研究课题。[1]

中文名

汪耕

出生地

江苏南京

毕业院校

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27年10月11日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经历

1927年10月11日,生于江苏南京,原籍安徽休宁。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

主要成就

  • 科研综述

1958年起组织并具体参加制定了世界第一台12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研制。在以后20多年中,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较顺利的诞生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1998年底我国已制造了450台50MW-300MW、总容量共约45000MW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并在电站中投入运行。作为中方设计负责人,1983年、1985年二次赴美国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3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1987年与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师分别带领二厂设计组去美国西屋公司进行6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优化设计。这两种发电机试验性能良好,已开始批量生产。2000年12月与丁舜年院士共同负责完成了1000MW级大型汽轮发电机开发设计研究课题。[2]

  • 学术论著

著有设计报告、总结、论文等30余篇,其中《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与发展(技术总结)》、《秦山310兆瓦核发电机国产化设想人《美国西屋公司与上海电机厂联合开发的300兆瓦水氢冷汽轮发电机》、《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近年来的发展》等分别在大电机交流会上、上海核电学术研讨会和上海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

荣誉表彰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