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由网友(软萌萝莉.)分享简介:中华教诲文明基金会是二零世纪二零年月用美国 退还的“庚子补偿”成立起去的1个平易近间文学机构。基金会董事会的中方成员多数是中国 科学界的良好人物,他们哄骗不变的基金来历,投资成长中国的科学职业,加速了中国科学古代化的入程。 一九二四年九月一八日,中华教诲文明基金会正在北京 交际大楼召开建立大会,拉范源濂 为会少,孟禄为副会少...

资讯动态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是20世纪20年代用美国 退还的“庚子赔偿”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基金会董事会的中方成员大都是中国 科教界的杰出人物,他们利用稳定的基金来源,投资发展中国的科教事业,加快了中国科教现代化的进程。 1924年9月18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北京 外交大楼召开成立大会,推范源濂 为会长,孟禄为副会长。该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

公司名称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成立时间

1924年9月18日

公司性质

负责保管、分配、使用庚子赔款

总部地点

北京

经营范围

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

公司口号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简介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英语: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原名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为中基会)成立于1924年,是以促进中华教育与文化事业为宗旨的财团法人。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是20世纪20年代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偿”建立起来的一个民间文教机构。基金会董事会的中方成员大都是中国科教界的杰出人物,他们利用稳定的基金来源,投资发展中国的科教事业,加快了中国科教现代化的进程。

庚子赔款之后,美国出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考虑,先后两次退款于中国政府,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便是当时美国退款的历史产物,并设立专门机构管理退款.1925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中国教育部协商订约,决定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之后依教育部令,京师图书馆改为国立京师图书馆。

董事會為本會最高權力機構,由11位我國籍董事及4位美籍董事組成。每年舉行2次董事會。為節省經費,美籍董事一年僅與會一次,此次會議視為年會,重大決議多在此次會議中決定。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科教现代化 庚子赔款 民间机构 中国 董事会 职能 投资 图书馆 科学家。

成立

1924年9月18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北京外交大楼召开成立大会,推范源濂为会长,孟禄为副会长。该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基金会由颜惠庆、张伯苓、郭秉文、蒋梦麟、范源濂、丁文江、黄炎培、顾维钧、周诒春、施肇基10人及美籍人士孟禄、杜威、贝克尔、噶理恒、白纳脱5人为董事,联合组成董事会。

该年5月21日,美国总统柯立芝批准交还中国庚子赔款余额议案,并由美国国务卿休斯照会中国驻华盛顿公使施肇基,将悉数退还庚子赔款余额,并说明庚子赔款作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

6月24日,北京8校教职员、中华教育改进社、北京教育基金委员会联席会议发表宣言,声明:庚款清偿债务之后,全部用于教育,退还庚款的管理及分配使用,必须以教育界有资望、经验,并为公众所信仰者担任。7月24日,全国教育联合会退还庚款委员会通电主张庚款应全部用于扩充教育及文化事业,坚决反对以其他理由"垂涎攫取"。在全国教育人士的强烈呼声下,于9月17日,北京政府批准设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历史

1924年,在亨利‧卡波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孟禄(Paul Monroe)、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等人推动下,时任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决定第二次退还总计约1250万美元的庚子赔款,并成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以管理此款项。成立之初董事会由十名中华民国籍董事与五名美国籍董事组成。

1924年至1949年间,中基会共计补助了中国大专院校233次、研究机构139次、教育文化事业团体147次,其中包括帮助国立北京大学解决财务问题、建立国立北平图书馆等。

1950中基会迁往台湾,此后至1970年为止共投入100余万美元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1971年后,中基会改变补助方针,开始将补助资金用于政府预算较少的计划之中,其中包括补助了台湾科学委员会各计划共500万美元。目前中基会还在台湾大学与“中央研究院”设有“胡适纪念讲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