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特殊教育模式)

由网友(Cynicism°玩世不恭)分享简介:长年班是针对于迟慧长年的1种特殊教诲模式。中国大陆的长年班初于一九七八年,正在美籍华侨物理教野李政谈的修议下,中国多所低校曾1度招送长年大教熟,后因为种种缘故原由大多遏制招熟。以后正在中国仅有中国科教技能大教、西安接通大教、西北大教3所低校设有长年班,此中中国科教技能大教、西安接通大教每一年别离招送新熟四零人、一三零人摆布,西北大...

少年班 特殊教育模式

少年班是针对早慧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中国大陆的少年班始于1978年,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建议下,中国多所高校曾一度招收少年大学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停止招生。

当前在中国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三所高校设有少年班,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每年分别招收新生40人、130人左右,东南大学招生数视考生具体成绩确定[1]

中文名

少年班

著名人物

张亚勤、陈晓薇

概述

针对早慧少年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2]

提出者

李政道

外文名

Special Class for the Gifted Young

首批招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等

创始时间

1978年

中科大少年班

1978年3月,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少年班,其目的是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总结和吸收少年班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又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两类优秀学生统一管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已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受到国家领导和国内外教育家、科学家的充分支持和肯定,在2008年少年班创办30周年之际,中国科大将原少年班管委会(系级建制)升格为少年班学院。

“在那样一个科技人才严重断档的特殊年代,少年班的出现是服务于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的。”中国科大原副校长尹鸿钧用“人才战略”来描述少年班成立的意义。

至2008年,中科大少年班已经走过了30年。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许多人已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35%。

历史沿革

1974年5月,物理学家李政道曾提出过办少年班的设想。当年,李政道回国访问,看到“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带来全面危机、人才培养几乎完全停止的局面后,通过周总理向毛主席建议:“可参照招收和培训芭蕾舞演员的办法,从全国选拔很少数,约十三四岁左右的、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到大学去培训”,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主席同意了他的建议,但因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没有马上实现。

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江西赣州13岁的天才少年宁铂。11月3日,这封得到方毅亲笔批示的信,直接促成几个月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诞生。

1978年3月,中国科大创建了少年班。并于3月8日,举行了第一期少年班开学典礼。少年班创办的消息甫一传出,引发海内外的广泛瞩目。对于刚刚经历十年浩劫,曾一度被“读书无用论”所误导,急于找回失去的时间的国人来说,以“神童”宁铂为代表的少年班的出现,无疑是那个年代上演的最振奋人心的“青春励志大片”。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这次大会讲的打破常规,可以说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最直接写照。

1983年12月28日,邓小平说:“科大少年班可以搞。”并作出了批示,要求有关领导落实。

1984年5月28日,中国科大作出了“关于办好少年班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几项规定”。同年9月5日,少年班正式开办计算机软件专业,有23名学生就读。

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仿照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简称试点班,又称零零班)。

1986年基本形成高考初试、复试录取的模式。

1994年开始全面实行早期科研实践、大学生研究计划。

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4~6年弹性学制和个性化学习计划。

2008年,少年班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办学,“少年班--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在中科大少年班30年庆典大会上正式揭牌。此举意味着中科大“超常少年”教育模式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中科大少年班必将在培养“超常少年”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上,少年班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进行贯穿大学全程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与研究的培养过程。

少部分专业意愿十分明确的学生,从入学起直接进入主修专业,按照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学习;大部分学生实行两段式学科平台培养模式(2+2),前两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两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专业学习。

在培养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尽早引导他们进入科研一线,通过实践锻炼,帮助学生选择和调整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修读相关课程。鼓励专业交叉,学生可以选修多个专业的课程,使得学生有较为广泛的适应面,同时在符合自己兴趣、特长(能力)的方向有充分的发展,实现“广度”和“深度”的真正和谐统一。

为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群体对课程深度的需求,少年班与教务处、相关学院创办“华罗庚班”、“严济慈班”、“物质科学班”等学科强化计划,对相应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可以随时调整进出这些计划。

截至2013年,中科大少年班(含零零班)共招收2412人,毕业1879人,其中少年班招收1261人,毕业1070人,零零班招收1151人,毕业809人。

考试与录取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科学、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15岁以下出生的优秀高二(含)以下学生在当地按高考要求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与当地高考(理工类)科目相同;考生高考试卷由所在省份招生部门评阅并向该校提供成绩;我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确定复试人选;复试科目为数学、物理、非智力因素测试;结合高考成绩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知名校友

截止2013年,中科大少年班走出202位教授,其中106人美国任教。

张亚勤: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曾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任总裁,负责新兴业务。

陈晓薇: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前中华网总经理,第九城市原总裁,后离职加盟娱乐公司橙天嘉禾,2011年5月3日有消息称,陈晓薇已出任澳大利亚电讯中国CEO。

马东敏: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夫人、百度创始人之一。

庄小威: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哈佛大学正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中科大“大师讲席”教授。

江红雨: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牛天华: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

蔡天西: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哈佛大学教授。

尹希: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哈佛大学正教授。

熊伟: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正教授。

邵中: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耶鲁大学正教授。

马双鸽: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美国耶鲁大学生物统计系副教授。

骆利群: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范汕洄: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曹晓冬: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管俊林: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康奈尔大学正教授。

郝权: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康奈尔大学助理教授。

卢征天: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

朱长虹: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曾任任美国Pimco公司基金经理、投资委员会委员,是华尔街上的顶级明星基金经理之一。现为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将帮助管理中国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人。

翁征宇: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清华首位“杨振宁讲座教授”。

曹辉宁: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长江商学院教授,金融中心主任,美国财务学会会员。

杜江峰: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倪四道: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磊: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清华大学化学系正教授。

李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毕业生,2000年于MIT获博士学位,其后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2007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07-2011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2011年被MIT核科学与工程系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聘为正教授。

西交大少年班

经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大学生。其目的是不拘一格选拔智力超常、德智体综合素质优秀的少年,实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招生办公室郑庆华主任说:“大学应为智力超常学生创造条件,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学生具有年龄上的优势,可以从初中毕业生提早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二是可以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具有创新精神教育的优势,免去中考、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三是少年班的学生可以享受贯通式培养教育的优势,他们只用8年的时间来完成本需10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如果他们在这8年的时间中没有被淘汰,便将获得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广博精深知识、良好思想品德与创新精神,能在未来跻身于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的卓越人才。[3]

培养特色

1.“预科—本科—硕士”贯通培养。其中,预科两年(第一年委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或天津南开中学培养,第二年起在大学培养),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实行“预科+基础通识+宽口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2.双重学籍。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籍学位管理条例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天津南开中学的学籍管理条例,预科两年期间,学生既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籍,又有所在预科中学学籍。

3.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按照“人格养成,因材施教,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育人理念,针对超常少年的特点,采取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法,打造扎实的数理基础,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素养的高端人才。[3]

招生特色

1.自主命题。由学校委托第三方组织命题。

2.独立招生。根据“兴趣使然,学业优秀,心理健康,体能达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按该校少年班招生选拔方案,择优录取,独立招生。

3.一考免三考。入选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学生,可以免去中考直接被录取为该校“少年班”大学生;在预科期间学习成绩合格者,可以免去高考直接进入该校本科学习,且根据预科两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选择大学专业;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课程成绩和毕业设计(论文)达到学校相关要求者,可以免去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保送为我校硕士研究生(或长学制博士研究生)。

考试与录取

1.初试: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形式及内容:心智测试与笔试(数学、英语、文综(语文、历史、地理)、理综(物理、化学)。

2.根据初试成绩,择优选拔大约500人进入复试。

3.复试: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

形式及内容:

笔试:现学现考(数理思维、创新潜能);

测试:心理测试与体能测试(实心球、立定跳远和中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面试:小组比较型面试法,主要考察考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心理素养及综合表现。

4.录取。根据复试选拔方案,遵循“学业优秀,体能达标,身心健康”的综合评价原则,择优录取。预录取通知单于每年4月20日前寄往报名单位,正式录取通知书待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批后于每年7月底前统一发放。[3]

知名校友

锁志刚西交大少年班毕业生,哈佛大学教授,国际知名学者,2007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陈羲西交大“少年班”毕业生,2007年获得美国总统科学奖,现任哥伦比亚大学纳米力学研究中心主任。郑海涛于2005年在美国MIT《科技回顾》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成为未满35周岁,位居全球前35位科技创新前沿的世界女性。
肖洋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电影剪辑指导,天工映画影视公司创始人之一。1994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2001年就读于德国威斯巴登高等技术学院媒体信息专业。2008年剪辑第一部长片《非诚勿扰》。2012年与金哲勇联合执导短片《伦敦魅影》。同年凭借剪辑的东方魔幻爱情电影《画皮2》获得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剪辑师奖。2013年担任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剪辑师。2015年6月19日首次独立执导电影《少年班》上映。

东南大学少年班

在东大首届少年班里,涌现过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精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1990年,少年班改称为强化班,生源由单一的少年生扩展为由应届保送生、已录取新生中的优异生和特招少年生共同组成。在教育期间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研发5G的申怡飞、贝尔实验室孙晓东、CISCOSYS-TEMS(美国)高级工程师郑宇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策略办公室主任陈涛、NOKIA中国高级经理龚文菲、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高级经理蔡益民等都是东大“少年班”的成员。[4]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招收少年生的学校之一,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东南大学继续招收少年生。[5]

招生对象

成绩优异、智力出众、具有专才和特长、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十五周岁以下在校高二(含)以下的理科学生。2019年少年生招生新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方向(东南大学为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全国仅7所),单独培养。

招生计划及专业

少年班下设吴健雄学院少年班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少年班,招生计划各5名。其中吴健雄学院包括所有四年制理工科专业,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少年班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其他高校

汪潮涌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生,是最早进入华尔街工作的大陆留学生之一,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与CEO,同时也是伦敦证交所上市公司欧瑞中印投资公司(OrigoSino-IndiaPLC.)的董事长,北京信中达创投公司、美帆中国之队、李时珍健康产业开发股份公司、粉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投资人,也是瑞星科技、盈方体育(中国)传媒公司、九城游戏(NASD)等公司的董事。
李一男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生,毕业后即加入了华为,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中国移动12580运行公司CEO曾任华为副总裁、首席电信科学家,港湾网络创始人、CEO,百度CTO、2011年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
蔡巍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生,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应聘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助理教授。2005年获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现为斯坦福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

社会评价

根据中科大官方的统计,少年班九成以上毕业生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

少年班部分毕业生表示这种早慧教育模式确实适应自己,也确有一定数量的早慧学生适应这种教育模式。

校方表示少年班将长期坚持办下去,但不会推广。

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大学办了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学,它与恢复高考等举措一起,对于拨乱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对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负面效应

不少人认为少年班是“揠苗助长”,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宁铂、谢彦波、干政在媒体报道少年班负面新闻时经常被提及,被普遍认为是“少年班失败典型”。

仅以全国九届、十届政协委员,第八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际导航与运动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导蔡自兴为代表。

他曾在1999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一口气提交了四篇关于超前教育的提案和大会发言,认为应该废止少年班,但不反对少年上大学。他觉得少年班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2008年,蔡自兴应邀出席科大举行庆祝少年班创办30周年庆典上,即使是祝贺科大少年班走过了风雨30载,他依然保持此观点,认为办少年班不利于学生性格、情商的培养。虽然承认早慧少年是存在的,但单独为其办班,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是浪费。少年班和超前班的“超前教育”实为“超智教育”,其录取标准主要看智商和考分,往往只注重智力教育和考试成绩,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身体素质、心理因素、道德情操、美学素养、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自理能力和求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应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如果让孩子过早或过重地承担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脑力劳动,那么必然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享受“超前教育”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共同弱点,如不会自理、不懂交际、比较自负、神经衰弱等。过早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早慧少年早熟,这是十分危险的。这样做不仅不符合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也违反了自然规律。“超前教育”名为“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实为揠苗助长,是少年教育的误导和误区。

少年班毕业生90%以上考取硕士,但只是因为少年班的生源很好,这和清华、北大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很高是一个道理。以多少人考取了研究生,多少人出国了,多少人当了企业开发人员来说明少年班办得好是缺乏说服力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