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钢(中国作曲家)

由网友(眉目亦如画)分享简介:叶小钢(一九五五年九月二三日-),出熟于上海,结业于中央音乐教院,今世做曲野,中国音乐野协会第8届、第9届主席,中央音乐教院本副院少,喷鼻港中文大教(深圳)音乐教院尾任院少,103届天下政协文明文史以及进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第101届副主席。[一][二]一九八五年,进行接响做品音乐会,尾演《白叟小说》(The Old Man...

叶小钢(1955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当代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副主席。[1][2]

作曲家叶小钢 在国际舞台讲述 中国故事

1985年,举行交响作品音乐会,首演《老人故事》(The Old Man's Tale)。1986年,舞剧《浩浩荡荡,一衣带水》作为中方代表共同创作该舞剧的音乐,在东京和北京同时上演。1987年,创作三部大型舞剧Dalai Ⅵ、《红雪》(The Snow is Red)、When The Dream Fades等。1989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出版的国际名人录和国际音乐名人录。1997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8年,被上海交响乐团聘为驻团作曲家,创作交响乐《春天的故事》和舞剧《深圳故事》。2002年4月,出任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China Contemporary Music Forum)艺术总监和中国音协"金钟奖"评委,第一张电影音乐激光唱片由北京Polo Arts出版发行。2021年4月,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院长。

中文名

叶小钢

出生日期

1955年9月23日

性别

代表作品

地平线
最后的乐园
大地之歌
西藏之光

主要成就

中国版权中心“十大中国著作权人”
金钟奖
五个一工程奖
杨雪兰教育奖

父亲

叶纯之

出生地

上海

国籍

中国

民族

毕业院校

中央音乐学院

职务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副主席[2]

人物履历

出身于音乐世家,四岁起随父亲叶纯之学习钢琴,中学毕业后下放至农场劳动,后又进工厂当钳工六年。

学习经历

1978年-198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1988年-1992年,在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工作经历

1972年-1978年,上海宏文造纸厂工人。

1983年-1987年,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1994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系副主任、督学。

2001年,出任"聆听经典"大型系列音乐朗诵会的音乐总监。

2015年6月,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主席。

兼任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会员、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乐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2016年12月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叶小钢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文联副主席。[3]

2018年3月14日,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1年1月29日,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歌曲TOP排行榜》颁奖晚会;2月,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届主席[1];4月,被聘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4];12月16日,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5]

创作经历

1981年,首次举行个人作品音乐。

1982年,《中国之诗》(Pome of China)获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

1983年,《第一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No.1)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奖。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次派出叶小纲作为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代表出席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亚太地区艺术节及作曲家大会,并在当地首演了新作《西江月》(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1985年,中国音协及中国唱片公司为叶小纲举行了交响作品音乐会,首演了《老人故事》(The Old Man's Tale)。

1986年,受中国文化部委托为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的舞剧《浩浩荡荡,一衣带水》(Across the Water)与日本艺术家合作,作为中方代表共同创作该舞剧的音乐,在东京和北京同时上演。

1987年,叶小纲获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奖学金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作曲家Dr. Samuel Adler,Dr. Jpserph Schwantner,Prof. Louis Andriessen。至此开始接受世界各地的委约及参加各类的国际艺术活动,并创作了众多的作品,其中,三部大型舞剧Dalai Ⅵ、《红雪》(The Snow is Red)、When The Dream Fades;室内乐Therenody、Tripdus、Ballade、《三迭》(Tribasic),《和》(Wa);和作品The Last Paradise、The Silence of the Sakyamuni、The Silence of the Red Poppy、The Far Calls、《沅歌》(Song of Ruan)、《死之蚀》(The Erosion of Death)等。这些作品分别首演于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新西兰、英国、中国香港地区、芬兰、挪威、德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

1989年,叶小纲被列入英国剑桥出版的国际名人录和国际音乐名人录。

1995年,签约德国"朔特"(SCHOTT)音乐出版社,成为这家国际著名的音乐出版社成立250年来签约的第一位中国作曲家;同年出任由中国举办的首届"喜马拉雅山杯"国际纲琴作品比赛评委。

1997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德国Wergo唱片公司出版了叶小纲与他的学生作品的激光唱片(Nine Horses)。

1998年,被上海交响乐团聘为驻团作曲家,同时受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委约,创作交响乐《春天的故事》(Spring)和舞剧《深圳故事》(The Story of Shenzhen);以及芬兰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创作了室内乐《Marginalia》。《马九匹》(Nine Horses)和《迷竹》(Enchanted Banboo)频繁演出于欧洲、美洲及亚洲各国。

1999年,《深圳故事》音乐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文化部"文华音乐奖"。交响乐《春天的故事》首次演出于美国;同年在"上海之春"艺术节上举行了"叶小纲作品音乐会"。

2000年,出任中国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歌手大奖赛"评委。其交响组曲作为庆祝澳门回归庆典演出,舞剧作为2001年澳门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2000年夏,应邀在北京晚报开"名人专栏",发表多篇散文,其中包括"南北有别""什么狼不吃羊""瓦格纳意志""爱看不看"等。同年应澳门文化局委约,创作舞剧音乐《澳门新娘》(Macau Bride)。

2001年,大型昆曲歌舞剧《贵妃东渡》(Cross the East Sea)作为2001年北京市"贺岁系列"演出演于北京保利剧院;同年,该剧演于日本18场;《释迦之沉默》由日本东京爱乐乐团再次演出于日本东京;同年,接受广东省深圳市委宣传部委约,创作大型交响曲曲《长城》(Great Wall Symphony);接受德国萨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Saarbrucken Runderfunk)的委约,创作琵琶与乐队协奏曲(Pipa Concerto),并在德国进行世界首演。同年,室内乐《九乱》(Nine Run)首演于慕尼黑,《林泉》(Woody Spring)也于同年完成。

2002年1月,由德国Wergo唱片公司录制了《最后的乐园》《冬》《琵琶协奏曲》和《地平线》的激光唱片并向全世界发行。受西藏自治区文化部门的委约,创作《西藏之光》(Twilight in Tibet);4月,出任上海"中国现代音乐论坛"(China Contemporary Music Forum)艺术总监和中国音协"金钟奖"评委,第一张电影音乐激光唱片由北京Polo Arts出版发行。5月,《迷竹》参演"上海-台北音乐节",《最后的乐园》作为中国与意大利两国文化交流演出,出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8月,《贵妃东渡》再次赴日本演出十场。《长城交响曲》9月由上海交响乐团举行世界首演式;10月,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有上海广播交响乐团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并在北京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主办《中国情怀——叶小纲作品音乐会》,主持了北京国际音乐节论坛。

2003年1月,叶小纲与美国Present现代室内乐团和武汉乐团签约,受委托完成两部以"楚文化"为题材的交响乐与室内乐作品。同月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2月,在意大利罗马演出《最后乐园》,参加作曲的两部电影《芬妮的微笑》和《惊涛骇浪》在北京举行首映礼。

主要作品

时间作品名称备注
2003年2月《芬妮的微笑》影视配乐

《惊涛骇浪》影视配乐
2002年《最后的乐园》
《冬》
《琵琶协奏曲》
《地平线》
《西藏之光》
2001年《贵妃东渡》(Cross the East Sea)大型昆曲歌舞剧
《释迦之沉默》
《长城》(Great Wall Symphony)大型交响曲曲
《九乱》室内乐
《林泉》
2000年《澳门新娘》舞剧音乐
1998年《春天的故事》交响乐
《深圳故事》(The Story of Shenzhen)舞剧
《Marginalia》室内乐
《九匹马》(Nine Horses)
《迷竹》(Enchanted Banboo)
1997年《Nine Horses》激光唱片,与学生作品
1987年Dalai Ⅵ大型舞剧
《红雪》(The Snow is Red)大型舞剧
《When The Dream Fades》大型舞剧
《Therenody》室内乐
《Tripdus》室内乐
《Ballade》室内乐
《三迭》(Tribasic)室内乐
《和》(Wa)室内乐
《The Last Paradise》
《The Silence of the Sakyamuni》
《The Silence of the Red Poppy》
《The Far Calls》
《沅歌》(Song of Ruan)
《死之蚀》(The Erosion of Death)
1986年《浩浩荡荡,一衣带水》舞剧
1984年《西江月》(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1983年《第一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No.1)
1982年《中国之诗》
-《八匹马》
-《大剧院序曲》
-《半生缘》影视配乐
-《玉观音》影视配乐
-《大国崛起》影视配乐
-《湘女潇潇》(A Girl from Hunan)
-《死神、老人与少女》(Girl,Death and Old Man)
-《望日莲》(Sun Flowers)
-《生命如歌》(Life Song)
-《超导》(Super Conductor)
-《惊世商情》(Shocking Business)
-《上海方舟》(Shanghai Story)
-《洗澡》(Showers)
-《五爱街》(Wu Ai Street)
-《至高荣誉》(Greatest Honor)
-《香港岁月》(Hong Kong Time)
-《上海苍桑》(Shanghai Story)
-《电影春秋》(Old Time)
-《走出凯旋门》(Out of Triumphal Arch)
-《人约黄昏》(Evening Liaison)
-《朗朗的星空》(Stary Sky)
-《波涛汹涌》(Roaring Waves)
-《刮痧》(The Treatment)
-《白色陷阱》(White Crises)
-《逃亡上海》(Escape to Shanghai)
-《大地之子--蔡希陶》(Son of Earth)
-《秋天的流星雨》(Meteoric shower in Night)
-《芬妮的微笑》(The the End of the Bridge)
-《天上的恋人》(The Lover on the Sky)

散文作品

时间作品名称备注
2000年
南北有别
什么狼不吃羊
瓦格纳意志
爱看不看

荣誉记录

时间荣誉备注
2017年第三届世界广府人十大杰出人物
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6]
2012年美国古根汉基金作曲家大奖
2011年中国版权中心“十大中国著作权人”
美国“路易斯·兰奖”
“哈沃德·汉森”奖
美国基金会“学术杰出成就奖”
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ASCAP”奖
2001年金钟奖
1999年文华大奖
五个一工程奖
1998年杨雪兰教育奖
1996年美国宾洲政府委员会和大都会生命基金会财政资助
ASCAP奖
1994年美国"李氏基金会"颁发的"学术杰出成就奖"
1989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出版的国际名人录和国际音乐名人录
1983年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第一名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获奖作品

时间作品名称荣誉备注
2010年《冰雪同行》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2005年《太行山上》
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2003年《惊涛骇浪》
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2001年《刮痧》
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2001年《春天的故事》中国音协"金钟奖"
《深圳故事》第一组曲中国音协"金钟奖"
《花季雨季》(Flower and Raining Season)中国音协"金钟奖"
2000年《山鬼》(Mountain Ghost)在文化部2000年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奖
中央音乐学院"杰出贡献奖"[7]
1998年《半生缘》(Eighteen Spring)香港第十七届电影金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中央音乐学院"杨雪兰教育奖"
1996年《人约黄昏》(Evening Liaison)上海东方电视台颁发的"最佳电影音乐奖"
1993年《地平线》被选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1992年《伽叶无语》台湾省立交响乐团首届作曲比赛大奖
台湾省教育厅荣誉证书
1991年《冬》美国:"哈沃德汉森"奖;
1990年《悲歌》美国伊斯大林曼"路易斯兰"奖;
1983年《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奖
1982年《中国之诗》美国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

主要成就

叶小纲的旋律创作首先源于中国戏曲文化。在作品中作曲家借鉴了京剧“唱念做打”中“念”又称“韵白”的作派即采用具有优美的、有韵律的吟诵般的旋律语言。比如旋律依照汉语语言逻辑该强调的字就力度加强、时值延长、提高音区、加大音域变化反之就音域降低、力度变弱、时值变短且巧用休止无形中把“欲哭无泪”的感情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曲家对于传统与民族文化是提炼其精华与神韵改造后运用对于戏曲中“京白”生活用语并未予以采纳。另外我们还可在多段多处出现的唱腔的急剧上滑音域从低到高起伏很大的“滑腔”或语言中的“长啸”中感觉到我国西北文化的粗犷和湖广腔的风韵又称“楚调”由西北秦腔衍生而来。他的旋律弥漫着纯粹东方文化色彩只不过广泛吸收采用了欧洲创作技法表现是符合世界人们欣赏习惯的纯粹的中国文化。

叶小纲作有大量的舞台音乐和影视配乐,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高超的旋律天赋。

音乐教学

叶小纲的学生在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奖,其中有荷兰葛第母斯作曲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台湾作曲大赛奖、北京市"十大青年提名"奖等,是中央音乐学院学生获奖率最高的教授之一。他本人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曾获"杨雪兰教育奖""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务院政府津贴、"金钟奖"等。

2010BQ红人榜受颁年度文化名士。

创作特点

叶小纲的音乐风格在同时期的中国作曲家中较为传统。

他早年的创作带有先锋派的色彩,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格逐渐接近浪漫主义。但他的“纯音乐”作品则风格相对激进一些。

人物关系

父亲:叶纯之,中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社会任职

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任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会员、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乐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副主席。[2]

人物评价

有种合作叫叶小纲式。(李澄评)[8]

在“叶小纲作品音乐会”上,我,作为哲学出身的理性人,却受到了震撼和感动,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感动了。(李舒东评)[9]

文人意趣与壮美史诗的碰撞。(隆强评)[10]

任免信息

2015年6月,叶小钢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主席。[11]

2018年1月24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叶小钢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2]

2018年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叶小钢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3]

2018年3月1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主席会议通过,叶小钢当选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14]

2019年9月27日至28日,第38届国际音乐理事会大会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叶小钢在竞选中高票当选执委并连任理事会副主席。[15]

2021年2月2日,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

京闭幕,叶小钢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九届主席。[1]

2021年4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布聘任世界知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叶小钢教授为音乐学院首任院长。[4]

2021年12月16日,中国文联十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叶小钢为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副主席。[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