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体育竞技项目)

由网友(时光在撒谎)分享简介:曲棍球(Hockey),是1种应用曲棍球棍及球举行的团队制静止。首要分为草地曲棍球及炭上曲棍球两种。大都国度会简称草地曲棍球为曲棍球,但亦有长数国度例如添拿大会称炭上曲棍球为曲棍球。曲棍球发源于私元前二零零零年的波斯,后传进希腊,一九世纪下半叶,古代曲棍球初于英国,一八六一年,第1个曲棍球俱乐部建立。一八七五年,有了第...

曲棍球(Hockey),是一种使用曲棍球棍及球进行的团队制运动。主要分为草地曲棍球及冰上曲棍球两种。多数国家会简称草地曲棍球为曲棍球,但亦有少数国家例如加拿大会称冰上曲棍球为曲棍球。

体育节图片

曲棍球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波斯,后传入希腊,19世纪下半叶,现代曲棍球始于英国,1861年,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成立。1875年,有了第一版的比赛规则。1908年,曲棍球运动正式列入第四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1]

中文名

曲棍球

别名

草地曲棍球

起源时间

公元前2000年

最高机构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

特点

团队配合、灵活性

外文名

Hockey

起源地

波斯

类别

球类运动

代表人物

瑞萱·豪克斯

成为奥运项目

1908年伦敦奥运会[2]

历史起源

据历史学家考证,约公元前2000年,波斯即有用棍击球的运动。后经希腊传入雅典,一座由泰米斯托柯斯(公元前514年-前449年)建造的建筑物墙壁上有6个青年参加类似曲棍球比赛的一幅浮雕,展示出双方队员在比赛中争球的情景,在埃及金字塔上,也雕有曲棍球运动的图像和痕迹。

中世纪时法兰西人称这种运动为“霍凯”(HOC-QUET),意为牧羊人所执曲棍,后传入英国遂称曲棍球(HOCKEY)。

19世纪下半叶,现代曲棍球几乎与现代足球同时起源于英国。

1861年,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成立。

1875年,第一个曲棍球协会在伦敦成立,制定了最新的比赛规则(当时规定在距最近的球门柱13.716米以外不得射门,因而划出了个射门半圆区)。

1883年,温布尔顿俱乐部成立,划出了比赛场地各区的界线,并开始使用线缠的球和白蜡球棍。

1886年,此项运动在英国被广泛推广并普及,使曲棍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并传入欧洲大陆,以后又被介绍到印度、巴基斯坦和英联邦各国。


1887年,女子曲棍球运动项目在英国伦敦开始设立。

1895年,英国首先举行了男子曲棍球比赛。

1901年,英国的阿鲁尔比把曲棍球介绍到美国,此后成为美国女子相当普及的户外运动项目。

1908年,曲棍球运动正式列入第四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

1924年,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在巴黎成立了,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为世界曲棍球的最高领导机构,会员协会有100多个。

1927年,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宣告成立。

1949年,举行了第一届女子草地曲棍球杯赛。由于种种原因,女子曲棍球联合会和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一直未能取得统一,两个组织各自举行世界冠军赛和其它国际比赛。国际奥委会为了使女子曲棍球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愿意协助双方建立统一组织,终于在1975年实现了这一目的。

1980年,女子曲棍球被列为第二十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首次比赛的冠军被津巴布韦夺得。女子比赛规则也经多次修改后,与男子比赛规则相同。[1]

中国的曲棍球运动起步较晚,但是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进步较快。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2002年获得冠军杯冠军,第14届亚运会冠军,第10届世界杯第三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

2005年初,国际曲联迁入瑞士洛桑新建成的总部大楼。[3]

比赛规则

比赛队

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同一时间内每队上场比赛的队员不多于11人。在整场比赛过程中,每队可替换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分四节进行,各15分钟,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之间各休息2分钟,第二、三节之间休息5分钟。第三节开始前交换开球权。

替换队员

除判罚短角球以外,任何时候均可替换队员。判罚短角球时。只允许守方替换受伤或被罚黄牌或红牌的守门员;同一时间内替换队员的人数没有限制,任何队员替换上场或被替换下场的次数也没有限制;同队的一名队员离开场地后,另一名队员方可进入场地;除替换守门员外,替换队员时不停止计时;受罚下场的队员在受罚期间不得由他人替换;受罚下场的队员在受罚结束后即可由他人替换,而不必首先返回场地;替换队员时,应在场地边靠近中线处或裁判员赛前规定的区域内进出场地。[1]

具体细则

得分

进攻队员只有在射门弧内触球后,球的整体从球门横梁下越过球门线的得分方为有效。每射入对方球门一球得1分,以双方最后得分多少判定胜负。

短角球

短角球是指防守队员在本方22.9米线内有意犯规或在射门弧内无意犯规,被裁判员判罚短角球。防守一方只允许5名队员(包括守门员在内)站在球门内、外的端线后,对短角球进行防守。而攻方没有人员的限制,除发球队员外其余全部站在射门弧外,当球被发出后双方队员才能进入射门弧。

点球

发生下述犯规行为判罚点球:防守队员在弧内故意犯规,以阻止对方的进球,或使对方丧失实际的或可能的控球权;防守队员在弧内无意犯规,但因此阻止了对方可能的进球:防守队员防守短角球时连续数次提前冲离端线。

高球

除射门外,不得故意将球击起。包括罚任意球在内,在任何地点击球时无意将球打起,除非危险或可能会导致危险,否则不视为犯规。故意挑高球,使其直接落入弧内;并不是禁止所有落入弧内的高球。对落地后弹入弧内的球或短距离运行后落入弧内的球,必须完全依运动员的意图和球的危险性加以判断。在接落地高球的对方队员触到球并使球落地前,进入该队员5米的范围内;向其他队员身上打起高球。

争球

1.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应通过争球恢复比赛:比赛进行之中必须更换比赛用球;双方同时犯规;在没有犯规的情况下,因受伤或其他原因而暂停比赛。

2.争球方法:由裁判员决定争球地点,但争球地点不得位于距端线14.63米的区域内:双方各出一名队员争球,两人身体右侧对着本方的端线,面对面站立;球置于两人之间的地面上;两人先用球棍轻敲球右侧的地面,然后在球的上方用球棍的正面轻敲对方的球棍。交替进行三次后,经其中任何一人触球,即进入比赛状态;在球未被触到之前,其他队员应离球5米以外。

比赛行为

运动员不得将球棍举到其他队员的头部上方;不得接触、控制或干扰对方队员的身体、球棍或服装;不得用球棍的背面打球;不得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停球、踢球、推球、拣球、抛球或持球。[1]

硬件条件

场地

曲棍球场地为绿色的人造草场。长和宽分别为91.4米(100码)和55米(60码),按比赛场地示意图清楚地划线,以白色为宜。长边和宽边分别被称为边线和端线;每条端线的中间设有一个球门。场内主要标志线有:射门弧、22.9米线(25码线)、中线、点球点等。[1]

球门

球门位于端线的中间。立柱和横梁为白色、长方形,宽51毫米。厚75毫米;两根球门立柱的内距为3.66米;球门立柱必须置于球门线外的标志线上,正面与球门线外沿相接;横梁固定于立柱上,距地面的内距为2.14米;立柱的高度不超过横梁;横梁的宽度不超过立柱;球门在横梁处的深度不得少于0.91米,在地面处的深度不得少于1.22米。侧挡板置于地面上,与端线成直角,固定于立柱的背面,与后挡板的两端相接,厚度不超过立柱的宽度;内侧漆成深色。后挡板置于地面上,与侧挡板的两个后端相接;内侧漆成深色。挡网接在立柱和横梁的背面,与后挡板和侧挡板的背面相接,挂钩间隔不超过150毫米;挡网的安放必须保证球不会从挡网与立柱、横梁、侧挡板或后挡板之间漏出;挡网不宜过紧,以防球从挡网上弹回;网眼不大于45毫米。[1]

标志旗杆

标志旗杆置于场地的各角;高1.20-1.50米;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如果是不能折断的,应置于弹簧座上;必须有标志旗,标志旗的长和宽不超过300毫米。[1]

球应是坚硬的圆球体,比赛选用塑胶球,表面光滑,但允许有接缝或凹痕,颜色为白色或商定的其他颜色。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造草地球场的出现为防水而采用的。球的质量为156-163克,周长为22.4-23.5厘米。[1]

球棍

球棍选用高强度工程塑料或木质材料制成。棍头部分比较坚硬,具有一定的弹性。球棍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凸面,规则规定只能用平面一侧接触球。球棍的质量不得超过737克,由队员自己选用,长度一般不超过1米;包括外表的缠裹物,球棍应能通过内径为5.10厘米的球棍检查环。[1]

服装

上场队员不得穿有铁钉的鞋或佩戴对其他队员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必须戴护腿板。守门员应佩戴头盔、护脚、护腿、护身、护手以及保护上臂和肘部的护具。

守门员应在护身外穿着颜色有别于本队及对方队员的上装;除非在主罚点球(不是防守点球)时,否则必须佩戴保护性能良好的头盔;保护性能良好的头盔:规则委员会极力主张守门员佩带头盔,为整个面部提供固定的保护,并能遮盖整个头部。

下列护具只准守门员使用:护身、护腿、护脚、护手以及保护大腿、上臂和肘部的器具。

(1)护腿、护脚和护手:不得有坚硬的边缘或突出物。

(2)护腿:戴在守门员腿上时,最大宽度为300毫米。

(3)护手:正面朝上平放时,最大宽度为228毫米,从底部到顶端的最大长度为355毫米。不得有使守门员不握球棍时球棍仍能连在护手上的附加物。

(4)不得在允许的器具外穿戴附加的服装或器具,或穿戴使身体或保护区域人为增大的服装或器具。[1]

专业术语

干扰球棍(stickchecking),曲棍球运动术语。指比赛中,队员用球棍钩扣、推压、击打或用手抓住对方队员球棍,以致于影响和干扰对方进行正常的球,称为“干扰球棍”。

开球(bully;faceoff),比赛过程中,每半场开始或每进一球后,均需“开球”。开球时,球须静止放在场地中间,由开球一方的队员做一个向后传球动作。此时双方其他队员均须站在本方半场内,并与球保持至少4.57米的距离。

运球(thedribble),曲棍球技术名词,是击球基本技术的1种。指利用手腕和手臂的自然摆动力量,连续不断地轻轻拍击、拨弄和推球,使球向前运行。

任意球(freehit),曲棍球运动术语。队员在本方射门区以外犯规,一般均判罚任意球。罚球时,应将球静止地放在犯规点,由主罚队员击球或沿地面推球,不准铲击球、推挑低半球和挑高球。其他队员均应离球至少4.57米以远。主罚队员将球击出后,在未经其他队员触及前,不得再击球和接近再次击球的距离以内。在男子比赛中,如攻方队员在守方14.63米线以内为犯规,则守方可在垂直球门线穿过犯规地点的14.63米线上任意一点执行。在女子比赛中,攻方如在守方的射门区内犯规,则守方可在射门区内任何一点上执行。

点球(Penaltyspot),曲棍球运动术语。指防守队员在本方射门区内犯规,其行为为阻止对方射门得分时,判罚“点球”。球须静止地放在离球门6.40米的罚球点上。除守方守门员和攻方主罚队员外,其他队员均应站到守方23米线外。允许主罚队员向前跨一步,用推球、挑拨球或排球射门。守门员在对方球未击出前,任何一脚不得离开球门线,救球时不得举棍超肩挡球。

短角球(penaltycorner;shortcorner),曲棍球运动术语。指防守队员在防守时,故意将球击出本方球门线,或在本方23米线内故意犯规、本方射门区内犯规时,对守方的一种判罚。罚球时,将球静止地放在离守方球门柱9.14米处的球门线上,守方最多有6名队员站在本方球门线外,其余队员站在中线外。攻方除1名击罚球的队员外,其余队员均必须站在射门区外,直到球被罚出。如罚出的球未被守方队员触及,攻方必须先停球,然后射门;如采用手停球,则须待球静止停在地上后射门,否则无效。

长角球(longcorner),曲棍球运动术语。指守方队员在本方23米线内,无意地将球碰出本方球门线时,由对方一名队员将球放置在距角旗4.57米以内的球门线或边线上,将球击入场内。击球方法与近角球相似。

侵人(personalfoul),曲棍球运动术语。指比赛中,撞、绊、推、踢、拉、打对方队员,称为“侵人”。如在本方射门区以外侵人犯规,判罚任意球;在本方射门区以内侵人犯规,则判罚近角球或点球。

挥击球(crosshit),曲棍球运动技术名词。指运动员利用手臂和腰部力量,由后向前挥棍将球击出的方法。其特点是力量大、球速快、运行距离长。多用于较长距离的传球、击14.63米球和射门。

推球(pushstroke),曲棍球运动术语。指击球时,球棍置于球的后方,紧靠着球,利用棍柄的顶端将球推送出去的一种基本击球方法,多用于短距离的传球,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是后卫传球给前卫或前锋、前卫传球给前锋的常用手段。

推击球(flick),曲棍球运动术语。击球动作与推球相似,击球时两臂与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同时利用手腕动作猛推和抖动,使棍面向上倾斜,推击球的下半部分,使球弹离地面平飞。推击球常用于射门。

推球人界(push一In),曲棍球运动术语。指一方队员将球越出边线时,则应由对方一名队员在出界的边线外,将静止的球用球棍沿地面推人或轻敲入场内,球入场继续比赛。在球未经其他队员接触,该推球入界队员不得再次击球,也不得进入击球范围内。推球入界时,其他任何队员(含球棍),均须离球至少4.57米。

铲击球(scoop),曲棍球运动术语。击球基本技术的一种。指运用手腕力量,使球棍的头部抽击或撞击球体,将球击打离地面运动的一种击球技术。常用于传球和射门。

球门球(goalball),曲棍球运动术语。当攻方队员将球击出端线,或守方队员在后场线外故意地将球击出端线,由守方队员在正对球出界处的14.63米线上击球,重新开始比赛。击球门球时,除出球队员外,双方其他队员均必须离球至少4.57米。

接球(helding),曲棍球运动术语。可分为双手执棍接球、单手远伸停接球、翻棍接球和手停接球等。常用于傍球和对球的控制。

超肩(Stick),曲棍球运动术语。指比赛中,队员在停球或击球时,将球棍的任一部分举起超过房的同等高度,均为“超肩”。如在本方射门区以外超肩犯规,判罚任意球;在本有射门区以内超肩犯规,则判罚近角球。

阻碍(checking),曲棍球运动术语。指比赛中,队员以身体或球棍插入对手与球之间击球,或在持球时将身体置于对手与球之间,以阻碍对手抢球,以及阻碍对手使同伴击球、得球,均称为“阻碍”。

重要赛事

曲棍球世界锦标赛:作为世界锦标赛预选赛的洲际国家队杯赛(4年一次);欧洲男子、女子和青年锦标赛(4年一次);欧洲冠军杯赛(每年举行)。此外,受国际曲联监督的还有亚洲、北美和南美洲冠军赛以及欧洲曲棍球联赛。

奥运会曲棍球比赛:曲棍球是奥运会的传统比赛项目,始于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女子曲棍球在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才开始增设。奥运会曲棍球比赛男女各12个队参加。自动入选的有东道主、上届奥运会冠军、上届世界杯冠军和五大洲的冠军共8支队,每四年举办一次。

曲棍球冠军杯赛:男子曲棍球冠军杯赛20世纪80年代初由巴基斯坦倡议举办。开始每年一届后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女子曲棍球冠军杯赛于1987年举办第一届,之后的冠军杯赛将安排在奥运会和世界杯赛的后一年举行。这项赛事虽说与奥运会或世界杯赛的参赛资格无关,就重要性来说尚不如洲际杯赛,但由于只有世界杯赛的前6名参加比赛,因此,可以说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

曲棍球洲际杯赛事:曲棍球洲际杯赛安排在世界杯赛的前一年举行,它实际上是世界杯的预赛,因而也是奥运会预赛的资格赛。参加洲际杯赛的12个队分别是东道主、上届世界杯赛的后4名(女子后6名)和洲际杯预赛出线的7个队(女子5个队)。洲际杯预赛在洲际杯前一年举行。男子分洲进行。女子则跨洲组织国际比赛,由国际曲联根据报名队数和各队水平决定参赛队。

亚洲杯曲棍球赛事:亚洲杯赛是亚洲曲坛仅次于亚运会的比赛,从1985年起,每4年举办一届,安排在亚运会前一年举行。

组织机构

编辑语音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HockeyFederation,FIH)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简称国际曲联,1924年1月7日成立于巴黎,创办国有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西班牙、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士。1927年,由澳大利亚、丹麦、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南非、美国和威尔士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1982年,这两个组织合并为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国际曲联的任务是督促会员遵守业余原则,确定比赛规则,监督室内外正式曲棍球比赛;举办国际大型比赛(包括奥运会);核审比赛成绩等,总部设在布鲁塞尔(2005年,迁入瑞士洛桑)。全体代表大会是国际曲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每2年召开一届。

亚洲曲棍球联合会:成立于1962年。总部设在巴基斯坦拉合尔。该会举办的比赛有亚洲曲棍球锦标赛和亚洲青年曲棍球锦标赛。中国曲棍球协会1980年加人亚洲曲棍球联合会为会员。

中国曲棍球协会:简称“中国曲协”,于1981年5月11日成立。工作目标是根据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以及国际曲棍球联合会的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协调全国曲棍球运动的发展,推动群众性普及活动和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亚洲和世界曲棍球运动的发展。

观赛礼仪

曲棍球运动在中国开展只有30年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这项运动还比较陌生。随着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崛起,热衷于这项赛事的观众也越来越多。

观看曲棍球比赛,观众应提前入场并在观众席就座。运动员在裁判员的引导下集体入场举行升旗仪式,观众应起立致敬。介绍裁判员、运动员时,观众应报以热烈掌声。

曲棍球运动是集体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员的各种竞技能力要求很高。比赛具有攻守转换速度快、对抗激烈等特点。进攻队员各种传球配合、快速突破、鱼跃垫射门及守门员扑球救险等比赛精彩场面令人赏心悦目。观众可随着攻防节奏的变化鼓掌或加油呐喊。

在判罚短角球和点球时,全场应保持安静,因为这两种罚球都要听到裁判员的哨音才能触球。短角球是否成功取决于技、战术配合,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噪音可能会影响队员间的交流和发挥。点球则是守门员和发球队员间的斗智斗勇,保持安静可以使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挥水平。

比赛期间所有人员禁止吸烟,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中国发展

生活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达斡尔族酷爱曲棍球。达语称曲棍球棍为“波依阔”,球称“颇列”。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由此可见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民间流传已久。过去,走在乡间经常能看到人们在村内街道上玩曲棍球,而且老少皆有。在1957年内蒙古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表演的曲棍球,就是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来的二十几位青年。1974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体委组建了业余男子曲棍球队,并开始整理达斡尔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曲棍球运动,在旗内进行比赛表演,翻译编写比赛规则。1989年国家体委命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曲棍球之乡”。

考察

原国家体委派出中国曲棍球考察组一行4人于1975年10月11日赴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考察和学习。考察组回国后,在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组建了男子曲棍球队,与当时归属黑龙江省(现属内蒙古)的莫力达瓦旗男子曲棍球队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进行表演,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1980年内蒙古莫力达瓦旗组织起了我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第一次全国女子曲棍球正式比赛于1983年4月28日至5月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同年6月中国女子曲棍球集训队在秦皇岛国家体委训练基地正式成立。

现状

曲棍球作为奥运会、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受到各级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和支持。男、女子曲棍球分别于1983年和1987年被列为全国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女子曲棍球比赛也于2003年被列为第5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比赛项目。

中国曲棍球协会有5支男子专业队(辽宁、甘肃、广东、天津、内蒙古),8支女子专业队(吉林、广东、北京、四川、辽宁、甘肃、上海、江苏)。每年举办的全国比赛有:全国曲棍球联赛、全国曲棍球冠军杯赛、全国青年曲棍球锦标赛、全国中学生曲棍球锦标赛,其中全国曲棍球联赛水平最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参加各类国际曲棍球比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取得了第1届亚洲杯赛的第三名,第11届、第14届亚运会的第五名。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多年来在国际曲坛占有一席之地,曾获得过第1届亚洲杯冠军,第11届亚运会的第二名,第7届世界杯的第六名,1991年冠军杯赛的第五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第二名和洲际杯赛的第二名。

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进步较快。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2002年获得第10届冠军杯赛冠军,第14届亚运会冠军,第10届世界杯第三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创造了中国曲棍球运动史上的最好成绩。曾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最佳团队奖”的光荣称号,其中守门员聂亚丽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

中国奥运会成绩
年份举办地男曲名次女曲名次
2000悉尼-第五名
2004雅典-第四名
2008北京第十一名亚军

[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