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

由网友(节操一斤二毛五穿钢)分享简介:蔡崇疑(Joseph Tsai,一九六四年-),企业野,出熟于中国台北市,结业于耶鲁大教,添拿大籍华人,阿里巴巴散团的开办人之1[一],现任阿里巴巴散团履行副主席、美国NBA布鲁克林篮网老板、蚂蚁散团非履行董事。[二]他曾任Investor Asia Limited私司副总裁,一九九九年插手阿里巴巴,并于昔时做为先遣部...

蔡崇信(Joseph Tsai,1964年-),企业家,出生于中国台北市,毕业于耶鲁大学,加拿大籍华人,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办人之一[1],现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美国NBA布鲁克林篮网老板、蚂蚁集团非执行董事[2]

他曾任Investor Asia Limited公司副总裁,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并于当年作为先遣部队成立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香港地区总部。[3]2019年,正式成为NBA布鲁克林篮网队老板。2023年3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蔡崇信位列第295位。[4]

蔡崇信的妻子为吴明华,是Joe and Clara Tsai基金会、创始人。[5]

中文名

蔡崇信

外文名

Joseph Tsai

职务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6]

民族

汉族

职业

企业家

出生地

中国台湾

人物关系

马云(合伙人)[9]

毕业院校

耶鲁法学院

性别

国籍

加拿大

出生日期

1964年[7]

主要荣誉

2020年4月以100亿美元财富位居
入选2021亚太慈善英雄榜[5]
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35位[8]

主要成就

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人物经历

蔡崇信 我们为什么推出合伙人制度

蔡崇信为纽约州执业律师,持有耶鲁大学经济学及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和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10]

1995年至1999年出任北欧地区最大的工业控股公司Investor AB附属公司InvestorAsiaLimited的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本业务。

1994年至1995年,蔡先生曾任纽约并购公司Rosecliff,Inc.的副总裁及总法律顾问。

1990年至1993年,在纽约Sullivan &Cromwell律师事务所以律师身份从事税务法律业务。

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刚成立时加入,就任CFO。蔡崇信的到来,才使公司真正规范化运作。蔡崇信放下七十万美元年薪的德国投资公司工作,千里迢迢来投奔马云,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薪水,帮马云去注册公司。在湖畔花园炎热的夏夜,蔡崇信挥着汗水对着白板和第一批员工讲股份讲权益,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叫马云和十八罗汉签字画押。蔡崇信到来以后,将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并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最初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这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阿里巴巴因此而得以将最初的创业激情和团队文化一直维系八年之久。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的非执行董事,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办人之一,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蔡崇信曾负责完成阿里巴巴集团的许多里程碑事件,包括于1999年领导成立阿里巴巴集团香港总部及于2005年主导收购中国雅虎及雅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的谈判。蔡崇信担任现职前曾于1999年至2000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运营官。

2013年5月10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负责集团战略投资,其此前担任的首席财务官(CFO)职务将由武卫接任。

2015年7月任口碑网董事局主席。[11]

现任阿里健康非执行董事。

2018年1月1日消息,蔡崇信已辞任阿里健康公司之非执行董事,自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生效。

[12]

2018年4月13日,据NBA官网报道,布鲁克林篮网老板米哈伊尔·普洛霍夫已向蔡崇信出售了篮网队49%的股份,该交易已获得NBA董事会一致通过。

2018年10月5日,NBA总裁亚当·萧华在宣布,蔡崇信加入NBA中国董事会。

2019年6月,蔡崇信卸任阿里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职务,告别具体战投工作。[13]

2019年8月,蔡崇信计划签下一笔价值高达7亿多美元的交易,购买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球馆。同时,蔡崇信获得其尚未拥有的布鲁克林篮网队51%的股份。[14]

2019年9月19日,NBA球队布鲁克林篮网官微宣布,蔡崇信正式完成对布鲁克林篮网和巴克莱中心的全资收购,蔡崇信成为布鲁克林篮网及其附属球队的所有人和巴克莱中心的主席。[15]

2019年12月10日,蔡崇信卸任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2021年3月,NBA成立区块链咨询小组委员会,蔡崇信为成员之一。[16]

2021年9月,蔡崇信当选公司第一组董事。[17]

社会活动

2020年2月,蔡崇信以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和篮网联合名义,为抗击疫情捐赠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0万支持他祖籍所在地浙江湖州赴重点地区的有关抗疫医护人员、志愿者和组织,资助培养医疗专业人才。2000万用于在国内开展医护人才培养。[18]

荣誉记录

2022年4月,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发布,蔡崇信以84亿美元财富位列第254名。[19]

2022年3月1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蔡崇信以57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300位。[4]

2022年2月,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香港富豪榜,蔡崇信以91亿美元财富位列第9。[20]

2021年12月,福布斯亚洲发布2021亚太慈善英雄榜,蔡崇信在列。[5]

2021年10月27日,蔡崇信以63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胡润百富榜》第87名。[21]

2021年4月6日,蔡崇信以116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89名。[22]

2021年3月,蔡崇信以78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00名。[23]

2021年2月,2021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发布,蔡崇信以125亿美元财富市值,位列第10名。[24]

2020年4月,以100亿美元财富位居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35位。[25]

2020年2月26日,以86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35位。

2020年2月6日,蔡崇信凭借115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单”第9。

2019年,蔡崇信以95亿美元财富排名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47名。[26]

人物观点

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董事会宣布,现任淘宝网总裁陆兆禧将兼任B2B公司CEO。[27]在21日晚间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有分析师提问,陆兆禧的任职对B2B公司会有怎样的助益。

“淘宝网和B2B公司之间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B2B公司面向供应商,而淘宝面向消费者。在这样一个链条上,两者可以联合起来制造很多机会,实现资源互补。”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对于陆兆禧的任职分析说,“更有利于两个公司的合作。”

蔡崇信进一步分析说,B2B公司的供应商可以在淘宝上卖一些没有品牌但品质优良的产品,这对双方来说有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目前正在尝试的无名良品就是这样的一个实验项目。

“更为关键的是,淘宝网可以为阿里巴巴的供应商提供分销渠道。”蔡崇信分析,建立全国性的分销渠道对供应商来说并不容易,但是通过淘宝,这件事并不难做到。

蔡崇信并强调,阿里巴巴董事会暂时没有寻找其他CEO人选的打算,但董事会一定会考察陆兆禧对B2B公司管理情况。

人物评价

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观察阿里巴巴的发展道路,尽管马云和孙正义一直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中心,但是实际上讲,还有另外一个人——蔡崇信,对阿里巴巴的成功至关重要,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正是这个耶鲁大学毕业的资深风险投资背景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蔡崇信的投身加入,为阿里巴巴带来了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进而有机会进入孙正义的视野,为后来获得更多的投资创造了条件。

回到1999年,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是一个“三无团队” :一无显赫的出身,二无成功案例或财务数据,三无特别的技术优势,即没有任何显性优势;尽管客观地讲,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是有隐形优势的,这正是后来成功的内在原因。

然而如果没有蔡崇信的加入,即使马云真的是一个优秀企业家,阿里巴巴的初始团队真的是优秀的团队,即使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真的是成功的模式(尽管这些都被事后的成功证明了),但是这种隐形优势在一般层面上是很难被发现的,更难得到应有的认同,所以初始阿里巴巴团队拿到风险投资是较难的;拿到足够多的,足以允许既犯了错误又还能渡过互联网冬天的足够投资则是更加难的,甚至不确定的;既拿到足够多的足以过冬的投资又能保持较多独立性,则是难上加难,甚至几乎不可能。

而蔡崇信的加入,首先是改变了阿里巴巴“三无团队”的性质,壮大了团队力量,更重要的是完成了阿里巴巴世界与资本世界——两个世界之间的沟通。所以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除了马云,蔡崇信的作用比孙正义还要大,因为第一个500万,比后来的2000万,8000万,10亿都更重要,所以说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隐英雄”。

当然,蔡崇信投身加入阿里巴巴,也一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决定;蔡崇信是首先发现阿里巴巴隐形优势的人,其次蔡崇信的加入,不仅实现了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实现了蔡崇信自身的成功。

受阿里巴巴案例的启示,在当前的中国投资市场现实下,对于一个草根型创业者,特别是当你的原始创新在国外都没有任何成功先例的时候,找到另一个“蔡崇信”,令其加入创业团队,是找到投资,解决问题的一个可借鉴的成功方法。

人物争议

2019年4月23日,篮网老板蔡崇信因公开发表对NBA不利言论,被联盟罚款35000美元。据在之前,篮网总经理西恩-马克斯因为在球队与76人第4场赛后进入裁判办公室而被官方宣布停赛1场、罚款2.5万美元。随后,篮网老板之一蔡崇信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对于球队总经理的支持。

蔡崇信写道:“我和合伙人谈过,整个篮网团队均支持我们的总经理西恩-马克斯对于错误判罚和遗漏判罚的抗议。NBA的规则就是规则,我们尊重,但我们的球员和球迷希望凡事都公正。”

2019年10月7日下午消息,蔡崇信就莫雷发表涉港不当言论发表了一封致所有NBA球迷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表示,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感情受到了严重伤害。作为NBA 30支球队其中一支的老板,也作为一个在中国度过了职业生涯大部分时光的炎黄子孙,他必须发声 。[28]

2021年9月18日,阿里巴巴发布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股东大会选举蔡崇信担任公司第一组董事,将任职三年或至其继任人获推选委任并获得适当资格为止。

人物轶事

他叫蔡崇信,行事低调,极少抛头露面,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被成为马云背后的男人——阿里巴巴的隐形英雄。

蔡崇信对马云有多重要?

阿里上市前董事会有四个席位,其中一个就是蔡崇信;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只有两个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另一个就是蔡崇信。

马云自己说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 4 个人——孙正义、杨致远、金庸、蔡崇信,如果非得选一个最感谢的,那就是蔡崇信。

如果让马云选三个最信任的人,其中肯定有蔡崇信,如果只选一个,恐怕也还是蔡崇信。

蔡崇信和马云都生于1964年,除此之外,两人从家世、学历到个性,几乎没有一样相同,甚至南辕北辙,可以说俩人原本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后来一起缔造阿里帝国的俩人是如何结缘的?

蔡崇信,祖籍浙江省湖州,1964年出生于台湾,1990年拿到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从耶鲁毕业后,蔡崇信先是在纽约做税务律师,三年后进入私募股权行业,1995年开始为总部设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本业务,年薪70万美金。

时间来到1999年5月,蔡崇信第一次见到马云。

原本蔡崇信是代表AB投资公司去看要不要投资马云的,结果去到杭州才发现,马云连公司都还没有,只有个运行了几个月的网站。

不过,这次见面,蔡崇信对马云一见钟情。

第一次参观阿里,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黑压压坐着20多人,地上满是床单,一群着了魔一样的年轻人在那里喊叫着、欢笑着,仿佛一个吃大锅饭的大家庭。

蔡崇信很喜欢这种氛围,也佩服马云从中展示的领袖魅力。

创立阿里前,马云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都算不上成功。1999年创立阿里时,他已经35岁,算是高龄创业者了。

但蔡崇信发现,马云的眼睛里还都是大梦想,谈论的都是伟大愿景,而不是商业模式、赚钱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对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来说,这非常难得。

马云给蔡崇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动了加入阿里的心思。

1999年末,蔡崇信再次来到杭州,并带上了他怀孕的妻子。从湖畔花园谈完事情后,他们一起西湖泛舟。这是一次改变两人命运的旅行。

蔡崇信在船上突然对马云说:“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资,我懂财务和法律,我可以加入公司帮你做”。

马云听到后差点掉到湖里,他不敢相信:“你再想一想,我付不起你那么高的薪水,我这里一个月只有 500 块工资。”

蔡崇信很坚定:“我已经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创业公司,跟一批人共事。”

蔡崇信的妻子有孕在身,也不希望他折腾换工作,但她对马云说:“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阿里巴巴,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的。”

当时蔡崇信的收入,用马云开玩笑的话就是:蔡崇信可以买下十几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这就是魄力和远见,蔡崇信脱下名牌西装,卷起袖子加入了这家让人沸腾的创业公司。

蔡崇信是如何成为马云背后的男人的?

蔡崇信加入阿里之后做了哪些重要贡献?

若以现在资本市场的标准看,当时阿里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芜”来形容,别说没有制度、标准,就连最简单的公司登记都没有。

蔡崇信加入后,把阿里员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湿热的夏夜里,拿着一块小白板,挥汗如雨地从最基本的“股份”、“股东权益”开始教起,接着又帮创始的“十八罗汉”,准备了18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上面明确了每个人的股权和义务,合同做的滴水不漏。

从这一刻开始,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雏形。

紧接着就是蔡崇信加入阿里后最艰巨的任务——帮马云找钱。

蔡崇信加入前,马云进行过 37 次融资尝试,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外界不相信马云的梦想,甚至说他们不相信马云这个人。这也不奇怪,有哪家风投会投已加尚未进行工商注册、创始人没有成功创业经历、讲话还特别忽悠满口大词的公司。

那时候,马云早期筹资的 50 万元也几乎耗尽,连 500 元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公司尚未诞生就陷入绝境。

同时,2000 年前后,网络泡沫折损了一堆网络公司,融资难度非常大。

蔡崇信一共帮马云做过 4 次重要增资,每一次,都让阿里脱胎换骨。

第一次增资,1999 年 8 月。蔡崇信有位台湾好友刚好是高盛香港地区的投资经理,正要对中国互联网行业进行一次尝试性投资,蔡崇信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说服这个好友投资阿里。

由于有蔡崇信背书,外界对阿里的信任大增,该投资于当年 10 月敲定,高盛领衔一众机构向阿里投资 500 万美元,其中就包括蔡崇信的老东家 AB投资公司。

这次融资意义重大,它既让阿里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也得到了投行巨头高盛的背书。

第二次增资是 2000 年,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资 2500 万美元。当时正值网络泡沫,网络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一次,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

孙正义第一次听了马云 6 分钟的演讲后,完全没有对阿里进行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就决定向阿里巴巴注资 4000 万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 49% 的股份。

马云与蔡崇信赴日本与孙正义面对面做了一轮谈判,孙正义再次坚持 4000 万美元。

马云听完出价后心潮澎湃,觉得应该是这样了,但蔡崇信说 NO,吓了孙正义一跳,最后调整为 3000 万美元。之后,蔡崇信又说了一次 NO,最终让孙正义同意只投 2000 万美元。

如果那个时候要 4000 万美元的话,阿里巴巴的股份会被稀释更多。不仅如此,蔡崇信调整融资额度对阿里巴巴的格局是有利的,这一点,作为创业者马云的经验肯定是不如资本市场有运作经验的蔡崇信的。

这一仗,蔡崇信帮阿里巴巴度过最危险的难关。软银的资金到位后没多久,美国科技股就因网络泡沫,从高点崩落,许多电子商务公司都在这波熊市中灭顶,惟独资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惊无险挺过这场世纪风暴。

第三次增资是2004年2月。蔡崇信帮阿里拿到软银、富达投资、GGV共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

第四次是2005年8月,阿里收购雅虎中国。雅虎投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价值7亿美金的资产获得阿里40%的股份。这之后,阿里不仅有充足的资源,建构“淘宝网”,也因合并雅虎中国,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马云的幸运在于,阿里事业开始发展的最早期就有了一个解决一切财务、法律疑问的守护神。

马云曾经在《赢在中国》节目中这样夸赞蔡崇信: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1999年的蔡崇信为什么敢这样冒险?

可以说,1999 年蔡崇信那个冒险的决定,改变了阿里的命运,改变了马云的命运,当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问题来了,蔡崇信当年为什么敢冒这个险?

这又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根据蔡崇信的回答,我总结出两点。

蔡崇信说,他做事看人。

最初接触时,马云的一个举动让蔡崇信非常感动。

“我见过他们18个创始人,都是马云的学生,一群没出过国的人,但个个精力旺盛,龙精虎猛,感觉很奇特。我跟马云说,你把股东名单发我,我给你注册公司,马云就发来了传真,18个人都在上面。虽然他们都是马云的学生,但马云把他们看作创始人和伙伴。与同伴分享,这在创始人中可不常见,我就动心了。”

蔡崇信说:“跟谁干,跟人的感觉,有没有操守,品格如何,值不值得信任,有没有友情。如果觉得对方会照看你,你就有纵身一跃的勇气。我绝对相信人的因素。”

做事最重要的是,跟对人。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有个前辈跟我说过,你要追随你佩服的人,和他一起做事。如果你看不上你的领导或老板,你很难获得成功。

蔡崇信辞职加入阿里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也是经历了一番“家族争执”。

蔡崇信家三代都是律师,他的父亲蔡中曾、祖父蔡六乘,是以国际法律事务见长的“常在法律事务所”创办人,早期在台湾律师界,“常在法律事务所”与“理律法律事务所”可说是台湾独占鳌头的两大律师楼。

蔡家政商实力深厚,根据“常在”早期的合伙人、现任华通律师事务所所长刘振玮表示,蔡崇信的祖父当年还曾经接受过上海黑帮教父杜月笙的法律咨询,地位可见一斑,来台后,也经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托;父亲蔡中曾则是台湾取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的第一人,还担任耶鲁大学的校董。后来蔡崇信和父亲一样取得耶鲁法学博士学位,父子同样出自耶鲁名门,曾经是台湾法律界的一则佳话。

1999年,蔡崇信提出想加入阿里时,一向开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蔡中曾也摇头反对,当时的阿里还是一家前途茫茫,“钱”景不知在哪的网络公司。蔡中曾问身边几位经常进出中国市场的好友,据说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对票”。

但最后,蔡崇信心意已决,父亲蔡中曾依然放手,让蔡崇信自己选择。就这样,蔡崇信上了马云的船。

蔡崇信有一套做选择的逻辑:下行风险很小,上行收益很大,这事儿就可以干。

“耶鲁法学院的学位是这世上少见的珍宝,在政府和商业世界里都很稀缺。换句话说,我去冒险,风险收益是不对称的(asymmetrical) ,下行风险(downside risk)很小,上行收益(upside benefit)可能很大。说到底,如果我去阿里巴巴干半年,公司不行了,我还是可以再回头去干税务律师或者做投资。”

我第一次看到蔡崇信这种选择逻辑时,如获至宝。

2018 年 3 月份,我辞去年薪 50 万副总裁的工作,开始创业。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我失败了,大不了再找一份工作,拿到年薪 50 万并不困难。如果我成功了,肯定不仅仅是赚 50 万,而且我从此还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事业。我还不到 30 岁,这时候不冒险什么时候冒险?

我背后的选择逻辑和蔡崇信一样,但是我没有抽象成方法论。蔡崇信提的这个特别好,我相信以后我们面临一些抉择时候,它都能辅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是其所有选择的叠加结果。人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但真正左右命运走向的,往往就是几个关键节点的选择。

然而,说到容易,做到很难。如果当年的阿里摆在你面前,你会像蔡崇信一样纵身一跃吗?

[2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