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批发市场)

由网友(念故人)分享简介:武汉华南海鲜零售市场(又名华南海鲜市场)是1个海鲜零售市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正在二零一九–二零二零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成了言论核心。华南海鲜零售市场修成后,曾前后两次扩修。市场总修建面积五万平方米,投资金额近五零零零万元,有谋划户一零零零余户。市场的建立时间迟于汉嘴水车站,本原果市场位于成长小道2环外的金野...

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又名华南海鲜市场)是一个海鲜批发市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在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成为了舆论焦点。

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休市整治

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建成后,曾先后两次扩建。市场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金额近5000万元,有经营户1000余户。市场的成立时间早于汉口火车站,原本因市场位于发展大道二环外的金家墩地区,偏僻而比较荒凉,后因汉口站的开通而变得繁华。市场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12条商业街,主营肉类。西区有15条街,主营水产、海鲜、调味品。

2021年3月30日,世卫组织调查报告发布,华南海鲜市场不是新冠病毒最初来源地。[1]

中文名

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

省份

湖北省

开放时间

2005年3月24日

又名

华南海鲜市场

目前状态

休市[3]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道207号

占地面积

约5万平方米[2]

外文名

South China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

市场简介

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建成后,曾先后两次扩建,市场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投资金额近5000万元,有经营户1000余户。市场的成立时间早于汉口火车站,原本因市场位于发展大道二环外的金家墩地区,偏僻而比较荒凉,后因汉口站的开通而变得繁华。市场分为东、西两区,东区有12条商业街,每条街有大约8家店铺,主营肉类。西区有15条街,主营水产、海鲜、调味品。

市场事件

2010年7月,华南海鲜市场不少摊位上,死龙虾、活龙虾一齐销售,伴随恶臭。当日,工商人员将死龙虾全部没收,并集中销毁。2016年6月,华南海鲜市场“周氏牛杂牛肉店”制造、出售含甲醛“问题牛杂”一案,经当地检察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三位涉案人分别被判处二年六个月至三年六个月不等。[4]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的经营环节鲜活水产品抽检监测中,检出不合格样品66批次,其中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内两间商户鱼类检出孔雀石绿。据了解,孔雀石绿作为添加剂,主要是为鱼类保活保鲜,但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具有高毒素、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

2017年,有武汉市民反映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脏乱差,与江汉区城市发展显得格格不入,询问该市场是否列入“十三五”拆迁计划时,江汉区委督查室2017年6月20日回复称,问题已转江汉区城改办。经核实,华南海鲜市场目前暂未列入江汉区“十三五”(2016~2020年)“三旧”改造规划范围。

新冠疫情

2020年1月1日,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江汉区卫生健康局发出“关于休市整治的公告”。公告内容为“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条例的规定及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经研究,决定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实行休市,进行环境卫生整治。请广大商户积极配合,开市时间另行通知。”[5]

2020年1月3日通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部分病例为华南海鲜批发城经营商户,目前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1月11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通报称,死亡患者为男性,61岁,因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入院,同时患有腹部肿瘤及慢性肝病。该患者常年在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采购货物。1月9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0年1月26日,有媒体披露中国疾控中心首次从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6]

2020年2月2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官网发布研究成果信息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从其他地方传入的 ,推论此市场不是病毒发源地。而人际传播在可能2019年12月,甚至11月下旬便开始了。[7]

2021年3月30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武汉早期病例很多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但是也有病例与其他市场相关,这显示华南海鲜市场不是新冠病毒的最初来源地,目前还不能确定病毒传染到华南市场的途径。[8]

为了发现和确认早期新冠病例,流行病学工作组评估了2019年底武汉和周边地区对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监测数据。所有这些研究中,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前几个月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受新冠病毒影响。

分子溯源工作组分析了从动物身上采集病毒的基因组数据。已有证据显示,与新冠病毒最相近的冠状病毒存在于蝙蝠和穿山甲体内,表明这两种哺乳动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但病毒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此外,水貂和猫等动物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表明可能还有其他动物是潜在宿主。

截至华南海鲜市场关闭时的环境采样分析显示,该市场的923份环境样本中有73份样本新冠检测呈阳性,表明病毒的环境污染广泛存在,与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污染产品传播至人类的结论相一致。

现已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存在于冷冻食品、包装和冷链产品中。中国最近暴发的一些疫情显示与冷链有关,一些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包裹和产品上发现了新冠病毒,表明病毒可以通过冷链远距离携带。华南海鲜市场的供应链包括来自20个国家的冷链产品和动物产品,其中一些国家在2019年底前的样本新冠检测呈阳性,还有一些国家存在新冠病毒的近亲病毒。虽然有证据表明一些在市场出售的动物对新冠病毒易感,但本次研究从市场采样的动物产品均未检测出新冠阳性。[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