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日本公立综合大学)

由网友(蓝鲸小镇少年与海)分享简介:东京大教(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语: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简称“东南大学”,开办于一八七七年,位于日原东京,是1所综合性大教,校少是社少藤井照夫。[一]据二零二三年三月官网显示,东京大教设有一零个教部,一五个研究熟院,一一个从属研究所(包孕先端科教技能研究中间),一三个大教研究中间,三个从属图书...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语: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简称“东大”,创办于1877年,位于日本东京,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校长是社长藤井照夫[1]

据2023年3月官网显示,东京大学设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生院,11个附属研究所(包括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13个大学研究中心,3个附属图书馆和3个高等研究所;[2]有本乡、弥生、驹场等校区,其中,本乡校区占地面积40公顷[3]

东京大学前身是1864年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更名为“帝国大学”,1897年,更名“东京帝国大学”,二战后定名为“东京大学”;知名校友有夏目漱石、川端康成、菊川怜等;[3]东京大学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2[4]

中文名

东京大学

外文名

東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

现任校长

藤井辉夫

创办时间

1877年

知名校友

江崎玲于奈、根岸英一、大隅良典、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梁希、郁达夫、高畑勋、鸠山由纪夫、佐藤荣作、吉田茂、小柴昌俊

类别

国立大学、日本国内七所旧帝国大学之一

主要奖项

9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沃尔夫奖得主、1位菲尔兹奖得主、1位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

前身

帝国大学、东京帝国大学

QS亚洲排名

第11名(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5]

校训

以质取胜、以质取量、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中坚力量

简称

东大(とうだい)

主要院系

法学、医药、工程、信息、科学、农业、经济学、艺术与科学等

所属地区

日本东京

校址

东京都文京区本郷七丁目3番1号

学校类型

综合

学校主页

http://www.u-tokyo.ac.jp/index_e.html

总资产

约13851亿日元(2012年)

学校特色

旧帝国大学、指定国立大学、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成员、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 A 类顶尖校、卓越研究生院计划、领先研究生院计划、日瑞Mirai项目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亚洲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校

历史沿革

  • 日本留学 日本86所国立大学都分布在哪个地区

    明治时期(1868-1912)

  • 10年04月1877年4月12日,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合并,东京大学创立,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
    11年12月文部省(教育部)批准东京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12年04月东京大学开始授予法学士、理学士、文学士、医学士、药学士学位。
    13年08月法、理、文三个学部的学士研究科成立,这是日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的前身。
    14年06月东京大学章程规制确立。
    14年08月咨询委员会成立。
    19年03月更名为帝国大学。同月合并工科大学,改组帝国大学,设法、医、工、文、理五个学部。

      

    19年04月大学院规程制定(研究期限2年以内)。
    19年04月分科大学诸学科课程制定完成(法、工、文、理修业年限3年,医科4年)。
    20年05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1年05月首次进行博士学位授予(法学、医学、工学、文学、理学各5名)。
    23年06月成立东京农林学校(农科大学),学部增加到六个。
    30年06月京都帝国大学成立,帝国大学改称东京帝国大学。
  • 大正时期(1912-1926)

  • 05年04月设立传染病研究所
    08年02月帝国大学令更正,单科大学改为学部。新设经济学部,总数增加到七个。

      

    10年07月航空研究所成立。
    10年11月东京天文台成立。
    14年11月地震研究所成立。
  • 昭和时期(1926-1989)

  • 10年11月外国人留学章程设置。
    16年11月成立东洋文化研究所。
    17年03月成立第二工学部。
    19年01月成立南方自然科学研究所。
    20年01月成立放射线化学研究所。
    21年03月成立理工学研究所,改组航空研究所。

      

    21年08月成立社会科学研究所。
    22年03月学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公布,开始男女同校。
    22年09月东京帝国大学更名为东京大学。
    24年05月第二工学部撤销。
    24年05月国立学校法令重新修订,新制东京大学创设,新设立教养学部、教育学部从文学部分离,学部总数增加到9个。同年成立新闻研究所及生产技术研究所。
    25年03月成立史料编簒所。
    26年03月设置教育学部附属中学校、高等学校。
    28年03月大学院学制制定,设置东京大学大学院(初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物系、化学系、生物系5大研究科)。

      

    28年04月新制大学学位规则公布。
    28年07月成立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宇宙线观测所。
    30年07月成立原子核研究所。
    32年04月成立物性研究所。
    33年04月药学部从医学部分离,成为第十个学部。
    37年04月成立海洋研究所。
    38年04月人文科学、教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5大研究科创立,现代研究生院雏形初现。
    39年02月制定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授与规则。
    39年04月成立宇宙航空研究所(航空研究所废止)。
    40年04月大学院生物系、数物系、化学系3个研究科改组,理学系、医学系、药学系、工学系、农学系5个研究科成立。
    41年04月成立综合研究资料馆、大型计算机中心、保健中心。
    42年06月成立医科学研究所。
    42年06月设立低温中心。
    43年03月为了反对东京大学实施登记医师制度代替现行的实习制度,医学院的学生发起了医学生运动,(东京大学安田讲堂事件)因此展开。在运动发起之后,抗争逐渐激烈,1968年3月12日的医学院综合中央馆、3月27日的安田讲堂一度遭到占领,原订于隔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也因而中止。
    45年04月成立放射性同位素综合中心。
    47年05月成立原子能综合研究中心。
    50年04月成立环境安全中心。
    52年04月创立百年纪念典礼举行。
    58年04月成立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
    58年04月成立文献情报中心。
    58年04月成立遗传子实验设施。
    60年04月成立留学生教育中心。
    61年04月文献情报中心废止,改为学术情报中心。
    62年05月成立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63年07月东京天文台废止,改为国立天文台。
  • 平成时期(1989—)

  • 02年06月留学生中心变更为留学生教育中心。
    03年04月成立气候系统研究中心。
    04年04月研究生院数理科学研究科成立。
    04年04月人工物工学研究中心成立。
    04年04月新闻研究所改组为社会情报研究所。
    05年04月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改组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05年04月生物生产工学研究中心成立。
    06年04月农学系研究科改名为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
    06年06月基本粒子物理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07年04月社会学研究科废止,人文科学研究科更名为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08年05月综合研究资料馆改组为综合研究博物馆。
    08年05月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08年05月国际・产学共同研究中心成立。
    08年05月大规模积集系统设计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09年03月废止原子核研究所,改为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并向全日本相关科研人员开放。
    10年04月大学院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设立。
    10年04月驹场开放实验室成立。
    10年04月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成立。
    11年04月先端经济工学研究中心成立。
    11年04月高温等离子研究中心成立。
    11年04月教育用计算机中心与大型计算机中心更名为情报基盘中心。
    12年04月大学院学际情报学府成立。
    12年04月医学教育国际协力研究中心成立。
    13年04月大学院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成立。
    13年11月创立东京大学名誉博士称号制度。
    14年10月小柴昌俊名誉教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5年03月东京大学新宪章颁布。
    16年03月废除社会情报研究所(并入大学院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
    16年03月废除先端经济工学研究中心(并入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16年04月所有国立大学法人化,东京大学成立法人组织。
    16年04月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开设法曹养成专业。
    16年04月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附属研究所。
    16年04月特别荣誉教授制度创立。
    17年03月原子能综合研究中心废止(成为工学系研究科原子力国际专攻的一部分)。
    17年04月东京大学北京代表处成立。
    19年11月东京大学举行成立130周年典礼。
    22年03月「东京大学行动计划」发表。
    22年04月留学生中心废止,成立国际本部。 
    23年01月东京大学国际高等研究所成立。
    24年02月东京大学在印度设立班加罗尔事务处。
    26年01月平成28年度开始停止后期日程试验入学者选抜,导入推荐入试制度。[6]
    29年06月
    成为指定国立大学法人

办学条件

东京大学由于校区的不同,教育内容和研究内容也不同。根据教育内容来看,主要分为实彪“教养”课程的目黑区驹场校区、实施专业教育的文

京区本乡校区、只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千叶县柏校区。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则位于港区白金台。根据研究内容,则有研究传统学术领域的本乡校区、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驹场校区、进行新学术领域研究的柏校区。这种校区分立体制,对于往往根据院系区分校区的其他大学是很少见的;这种在入学初期设立教养课程的大学在日本国内也并不多。

东京大学仍是采取学院制的大学,各校区实际可以称为驹场学院、本乡学院和柏学院。每个学院的自主权非常大,授课时间都不一样。但另一方面,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有着很大的自由权力,所有学院的课程都可以选修。

如上所述,重视教养教育是东京大学教育的最大特征。教养教育是作为教养学部前期课程授课的,但是东京大学的所有专业、研究生专业和研究所的老师都参加授课。在文部科学省主办的每个大学只能应征一项的 “特包大学支援项目”中,东京大学以 “推进教养教育与研究生院尖端研究的创造性合作”项目应征,可以看出东京大学极为重视教养教育。

教养教育分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基本包括了文科和理科的各种专业。前期课程涵盖各国语言、法律和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等。后期课程则在前期课程基础上加以细化。教养课程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

和其他优秀的亚洲高校相比,东京大学在治学理念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中第一个,是把“教授治校”放在学校管理的核心位置。这可以说是东京大学各院系保持高度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项根本保障。

除了管理奖学金、支援留学生等服务性部门,东京大学的各个院系几乎都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每个院系的管理者,就是它们自己的教授和老师,甚至连学籍管理、网络维护这些杂事都是由教师们亲力亲为。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每个院系甚至每个老师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的每一个行政措施,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东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得到了充分发挥。

和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一样,日本高校的硕士、博士教学也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制。但在东京大学,每个院系,甚至每个老师都可以决定自己研究室的组织结构。比如,在某文科研究生院中,研究文化史的老师对“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非常看重,而研究互联网文化的导师却采用开放式论坛,每一个研究室的气氛都是独一无二的。

东京大学学校、院系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在充分考虑了自身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实施的,甚至就连自己的上课时间都和别的院系不一样。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寻找自己的导师或留学生支援中心解决,绝不会遇到“踢皮球”之类的现象。

而且,从提供教育服务的观点出发,东京大学在校园内设立了餐馆、便利店等。本乡校区修建了星巴克、赛百味、Lawson等店铺。医学部研究楼还修建了意大利餐馆。为了加强信息的发布,还设立了由学生管理的网站。

走进东京大学校内的超市,会发现这里有着和普通超市完全不同的货架排列:笔记本电脑和各种专业仪器就像一盒盒饼干一样整齐码放在一起,文具柜的旁边还挂着一排一般超市很少见的白大褂。

此外,在东京大学的主校区里,食堂和快餐店多达21家,无论身处校园哪个角落,都能很快找到吃饭的地方。

和日本很多大学一样,东京大学的后勤是交给“东京大学消费生活协同组合”(简称“生协”)的企业组织经营的。校方对“生协”的要求是:既不许赔钱,也不许赚钱。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学校的后勤把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降低成本、提供更多便利措施等方面。如今,东京大学内部的衣食住行都非常便利,学生可以放心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课业和专业研究上。

相比其他高校,东京大学的必修课是比较少的,而另一方面,东京大学的选修课却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不仅如此,无论年级、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课程,只要时间允许,选什么课都可以。物理系的学生可以选修世界史,教育学的学生可以选修计算机……文科生和工科生,大一新生和博士生出现在同一间教室,在东京大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学生们的专业角度和深度五花八门,经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所以东京大学的每一场课堂讨论都非常值得期待。

这种扁平化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东京大学的另一个特点,这得益于东京大学在新世纪中教学思维的改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有一个词被越来越高频度地在教育界提及:“复合型人才”。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现在,各学术领域的互相渗透与交融已经成为每个专业发展的必然趋一势。因为提倡“教授治校”,一线教师就是管理者,东京大学在学术发展趋势方面的嗅觉非常敏锐,并立即着手进行教学改革。2000年,东京大学把一些看似联系不大的几个专业,如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统合为“信息学环”,并设置“学际信息学府”。这一打破常规的举措,在当时引起了日本学界广泛的争论。

“信息学环”的特殊能力开始充分显现出来: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理科教授,在进行国际互联网政策等社会学研究时,会以网络构造等技术手段为理论基础,提出“IP 地址即国家资源”的观点。国际政治学出身的教授在研究地域文化交流时,电会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出和传统文化专家完全不同的解读。

与此同时,东京大学还鼓励教授积极参与媒体、企业和政党活动,而不是泡在研究室和图书馆里。东京大学的教授几乎没有不在社会团体中任职的。所以和日本其他高校相比,东京大学的老师往往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他们很清楚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并且会实现这些需求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部分,写入论文、带入课堂。

院系专业

截止2014年,东京大学下设10个学部、15个研究生招生院所,拥有50个本科专业、96个研究生专业招生。

学部设置

法学部

医学部

工学部

文学部

理学部

农学部

经济学部

教养学部

教育学部

药学部

  
学部学科数学科名科目附属设施
教养学部

(前期课程)

 文科一类

文科二类

文科三类

理科一类

理科二类

理科三类

6附属教养教育高度化机构
法学部3第一类 私法

第二类 公法

第三类 政治

5 
医学部2医学科

健康综合科

27附属病院
工学部16社会基础学科

都市工学科

机械情报工学科精密工学科

电气电子工学科

计数工学科

应用化学科

化学生命工学科

建筑学科

机械工学科航空宇宙工学科

电子情报工学科

物理工学科

材料工学科

化学系统工学科

系统创成学科

22 
文学部4思想文化学科

言语文化学科

历史文化学科

行动文化学科

27 
理学部10数学科

物理学科

地球行星学科

化学科

生物学科

情报科学科

天文学科

地球环境学科

生物化学科

生物情报科学科

10 
农学部3应用生命科学课程

兽医学课程

环境资源学课程20 
经济学部3经济学科

金融学科

经管学科14 
教养学部

(后期课程)

6超域文化科学科

综合社会科学科

广域科学科

地域文化研究学科

基础科学科

生命・认知科学科

6 
教育学部1综合教育科学科5附属中等教育学校
药学部2药科学科药学科2 

国立东京大学大学院(授予硕博士学位の研究所)

人文社会系研究科

理学系研究科

数理科学研究科

教育学研究科

工学系研究科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

法学政治学研究科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

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

经济学研究科

医学系研究情报学科

情报学环学际情报学府

综合文化研究科

药学系研究科

公共政策大学院

研究科・学府专业数专业名课程数研究科附属施设
人文社会系研究科7基础文化研究

日本文化研究

东南亚文化研究

欧美文化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

文化资源学研究

韩国朝鲜文化研究

33

★8

次世代人文学开発センター

北海文化研究常吕実习施设

教育学研究科2综合教育科学

学校教育高度化

10

★1

学校教育高度化センター

バリアフリー教育开発研究センター

法学政治学研究科2综合法政

法曹养成

7

★3

ビジネスロー・比较法政研究センター

近代日本法政史料センター

经济学研究科5经济理论

现代经济

经营

经济史

金融工程

14

★12

日本経済国际共同研究センター

金融教育研究センター

経営教育研究センター

综合文化研究科5语言情报科学

超域文化科学

地域文化研究

国际社会科学

广域科学

36

★5

グローバル地域研究机构
理学系研究科6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行星科学

化学

生物化学

生物科学

28

★30

植物园

临海実験所

スペクトル化学研究センター

地壳化学実験施设

天文学教育研究センター

原子核科学研究センター

ビッグバン宇宙国际研究センター

超高速强光子场科学研究センター

遗伝子実験施设

工学系研究科18基础社会学

建筑学

都市工学

机械工学

精密机械工学

系统创成学

航空宇宙工学

电气系工学

物理工学

材料工学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

化学生命工学

先端学际工学

核工程与技术

生物工程

技术经营战略学

原子力

65

★32

水环境制御研究センター

量子相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研究センター

総合研究机构

工学教育推进机构

エネルギー・资源フロンティアセンター

光量子科学研究センター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12生产·环境生物学

应用生命化学

应用生命工学

森林科学

水圈生物科学

农业・资源经济学

生物・环境工学

生物材料科学

国际农学

生物圈系统学

应用动物科学

兽医学

32

★11

生态调和农学机构

演习林

牧场

动物医疗センター

水产実験所

医学系研究科13分子细胞生物学

机能生物学

病因・病理学

生体物理医学

脑神经医学

社会医学

内科学

生殖・发育・老化医学

外科学

健康科学・护理学

国际保健学

医科学

公共健康医学

31

★16

疾患生命工学センター
药学系研究科5分子药学

机能药学

生命药学

统合药学

药科学

8

★4

薬用植物园
数理科学研究科1数理科学6 
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12物质系

尖端能量工学

复杂理工学

尖端生命科学

基因组医学

自然环境学

系统环境学

人类环境学

社会文化环境学

国际协力学

海洋技术环境学

情报生命科学

32

★32

生涯スポーツ健康科学研究センター

オーミクス情报センター

バイオイメージングセンター

信息理工学系研究科6计算机信息科学

数理信息学

系统信息学

电子信息学

智能机械信息学

机器学习

12

★5

 
学际信息学府1学际信息学5コース 
公共政策学教育部1公共政策学5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3年5月1日,东京大学教职人员概况如下:

教职人员总计
教授1,201661,267
准教授80497901
讲师22134255
助教1,1092171,326
助手232144
教谕・养护教谕271542
教务职员 11
事务系职员8676031,470
技术系职员459131590
医疗系职员2221,5451,767
其他职员538
总计4,9382,733

7,671

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平成17年1月1日付称号授与)
安藤忠雄戸冢洋二

  

小柴昌俊藤嶋昭

  

特色专业

东京大学综合实力稳居日本国内第一位,与排名第二位的京都大学共同构成日本科教金字塔的最尖端。东京大学所有学科门类均无明显短板,在理学、医学、文学、工学、政治学等领域拥有世界级的学术影响力,在土木、建筑学领域更是居于最尖端队列。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学科2014年2013年2012年
会计与金融232612
农林科学1319——
生命科学181217
化学9614
新闻传播学29509
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系统202011
地球与海洋科学131815
经济与计量经济学192120
教育培训352512
化学工程7810
土木工程432
电子电气工程141210
机械工程1088
环境学252516
地理学48287
历史与考古学3751-100——
法学2237——
语言学20149
材料科学171624
数学232231
医学202125
现代语言学132019
药学12148
物理学9914
政治学12911
心理学51-1003920
统计及运筹学141227

学术研究

截止2014年,东京大学设有2个国际高等研究所、12个尖端研究中心、16个直属科研机构,在11个附属研究所建有47个高水平研究中心,在研究生院建有30余个附置科研机构。

国际高等研究所

カブリ数物连携宇宙研究机构

サステイナビリティ学连携研究机构

独立研究中心

低温实验中心

  

放射性同位素综合研究中心

  

环境安全研究中心
人工物工学研究中心

  

生物生产工学研究中心亚洲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
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情报基础研究中心
基本粒子物理国际研究中心大规模集积系统设计教育研究中心未来政策研究中心

直属研究机构

地球観测データ统融合连携研究机构

放射光连携研究机构

创薬オープンイノベーション中心

ナノ量子情报エレクトロニクス研究机构

知の构造化中心(ネットワーク)

海洋基础生物学研究推进中心

  

海洋アライアンス

大学発教育支援コンソーシアム推进机构

  

高齢社会総合研究机构

  

IRT研究机构

  

トランスレーショナル・リサーチ・イニシアティブ

  

フューチャーセンター推进机构

  

生命科学ネットワーク

  

マイクロ・ナノ多机能デバイス研究ネットワーク

日本・アジアに関する教育研究ネットワーク

东京大学文书馆

  

附属研究所

医学研究所
  • 実験动物研究所

  • 奄美病害动物研究所

  • 遗伝子解析所

  • ヒトゲノム解析中心

  • システム疾患モデル研究中心

  • 先端医疗研究中心

  • 干细胞治疗研究中心

  • 感染症国际研究中心

  • 疾患プロテオミクスラボラトリー

地震研究所
  • 地震予知研究中心

  • 火山喷火予知研究中心

  • 海半球観测研究中心

  • 高エネルギー素粒子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心

  • 巨大地震津波灾害予测研究中心

  • 地震火山喷火予知研究推进中心

  • 観测开発基盤中心

  • 地震火山情报中心

东洋文化研究所
  • 东洋学研究情报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所
  • 社会调査・データアーカイブ研究中心

生产技术研究所
  • 千叶実験所

  • マイクロナノメカトロニクス国际研究中心

  • サステイナブル材料国际研究中心

  • 都市基盤安全工学国际研究中心

  • 光电子融合研究中心

  • ソシオグローバル情报工学研究中心

  • 革新的シミュレーション研究中心

  • エネルギー工学连携研究中心

  • 次世代モビリティ研究中心

  • 统合バイオ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国际研究中心

史料编纂所
  • 画像史料解析中心

  • 前近代日本史情报国际中心

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高难度蛋白质立体构造解析中心

  • エピゲノム疾患研究中心

宇宙线研究所

  

  • 神冈宇宙素粒子研究施设

  • 宇宙ニュートリノ観测情报融合中心

  • 乗鞍観测所

  • 明野観测所

物性研究所
  • 物质设计评価施设

  • 中性子科学研究施设

  • 国际超强磁场科学研究施设

  • 计算物质科学研究中心

  • コヒーレント光科学研究中心

大气海洋研究所
  • 国际沿岸海洋研究中心

  • 国际连携研究中心

  • 地球表层圏変动研究中心

  • 高解像度环境解析研究中心

先端科学技术研究所
  • 产学连携新エネルギー研究施设

科研概况

东京大学2012年全年在研项目4971个,政府资助科研经费到款233.2亿日元;与外界合作研究及受委托研究项目2632个,获科研经费310亿日元;另受外界捐赠资金15235笔,共计86.9亿日元。

科研经费

东京大学2012年全年在研项目4971个,政府资助科研经费到款233.2亿日元;与外界合作研究及受委托研究项目2632个,获科研经费310亿日元;另受外界捐赠资金15235笔,共计86.9亿日元。

科研经费研究领域件数到款金额(百万日元)

* 特别推进研究

252,250
 特定领域研究16140
* 新学术领域研究3145,363
* 基盤研究(S)933,349
* 基盤研究(A)2953,282
* 基盤研究(B)4021,816
* 基盤研究(B)(一部基金分)2011,375
* 基盤研究(C)187201
* 基盤研究(C)(基金分)448775
* 挑戦的萌芽研究2225
* 挑戦的萌芽研究(基金分)461842
* 若手研究(S)9130
* 若手研究(A)106705
* 若手研究(A)(一部基金分)48481
* 若手研究(B)9194
* 若手研究(B)(基金分)6501,110
* 研究活动スタート支援128184
 奨励研究3216
 特别研究促进费85
 研究成果公开促进费1385
 特别研究员奨励费1,4201,079
* 学术创成研究费212
4,971

23,319

区分件数受入额(百万円)
民间等との共同研究1,4125,067
受托研究国・竞争的资金51111,975
国・竞争的资金以外47013,363
国以外からの受托239934
小计1,22026,272
寄附金15,2358,680
合计17,86740,019

先端研究

1.能源开发研究

日本政府每年投放多达80亿日元给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等数所大学进行核聚变的基础论研究,以此进行新能源的开发;东京大学的理学部、原子能所、工学部等单位联手进行加速器科学、基本粒子、原子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工程研究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宇航研究

以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由日本政府每年拨款百余亿日元设备制造费和试验费,已发射了14颗卫星和多颗运载火箭,进行极光观测、探测行星和地球磁场、开展天文物理及无人宇宙实验室的试验。

3.地震火山研究

东京大学的地震火山研究活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此项综合研究由政府每年拨款20亿日元进行,并在东京大学建立全国性的地震变化资料处理中心、在全国各地地震火山多发地区均设立了装置先进、预测可靠的观察所。

4.海洋研究

东京大学的海洋研究于1967年在一艘大型海洋勘察船上开始,而后又同美国财团合作,建造了一艘更为先进的科考船进行深海钻探、重大海洋地壳构成、海底生态、海底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此外日本文部省数次拨款组织东京大学等校研究人员参与南极的综合科学考察。

5.癌研究

早在1983年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癌研究十年计划”,并交付由东京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等院校联合美国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实施。研究围绕致癌原因、诊断方法、治疗途径三方面展开,还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核物理学等领域,东京大学医学团队是该项研究的中坚力量。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东京大学图书馆创立于1877年,原馆在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中付之一炬。新的总图书馆于1928年受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兴建;整个东京大学图书馆系统包括总图书馆及60余个系所分馆。

截止2013年,东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合计926万册,其中日文图书488万册,外文图书428万册,有各类学术刊物16万册;2012年全年购入及受捐图书文献共计15万9千余册。

博览馆所

総合研究博物馆

総合研究博物馆 小石川分馆

驹场博物馆(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教养学部)

健康と医学の博物馆(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医学部)

农学资料馆(大学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农学部)

农场博物馆(大学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农学部)

近代医科学记念馆(医科学研究所)

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附属植物园(小石川植物园)

文化传统

东京大学并没有正式意义上的所谓“校徽”,右边黄青相间的图案只是东京大学长久以来的“标识”,它来源于昭和23

年6月的校理事会上星野昌一教授绘制的图案。

图案由一黄一青两枚互相交叠的银杏叶组成,银杏是东京大学校园内栽植最为广泛的树种,沿街而立,每逢秋季黄叶遍地、覆满整个校园,因此金黄的银杏叶寓意东大最美丽的一面;而另一片银杏叶的颜色则源于东大传统的代表色——淡青。

学校歌曲

与校徽相同,即便东京大学是一所有着超过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直到现在,东大也没能选出一首公认的“校歌”;2004年6月,东京大学曾专门成立校歌制定委员会开展校歌征选活动,最终选出「ただ一つ」与「大空と」两首歌曲,依据不同场合,代行“校歌”之职。

「ただ一つ」

  

「大空と」(东京大学运动会歌)

  

作词 大森幸男

作曲 山口琢磨

作词 北原白秋

  作曲 山田耕筰

  

一、

ただ一つ 旗かげ高し

いまかがやける

  深空の光

  天宠を

  负える子ら

  友よ 友

  ここなる丘に

  东大の旗立てり

  伝统の旗

  东大の光

  たたえ たたえん

  たたえ たたえん

二、

  ただ一つ 歌ごえ高し

  いまなりわたる

  疾风の力

  双眼の

  澄める子ら

  友よ 友

ここなる杜に

  东大の歌涌けり

  伝统の歌

  东大の力

  たたえ たたえん

  たたえ たたえん

一、

  大空と澄みわたる淡青

  厳たり我が旗高く开かん

  仰げよ梢を银杏のこの道

  蕴奥の穷理応じて更に

  人格の陶冶ここに薫る

  栄光の学府

  巍々たり赤门我が赤门

  高く开かん

  二、

  大空と新しき淡青

  冴えたり我が旗风と光らん

  楽しめ季节を思虑あれこの道

  文明の证自由と常に

  甚深の调和ここに明る

  精神の学府

  満ちたり赤门我が赤门

  风と光らん

  三、

  大空と揺り动く淡青

  生きたり我が旗云と兴らん

  羽ばたけ搏力どよめよこの道

  青春の笑い爆けてすでに

  健腕の矜ここに跃る

  堂々の学府

  こうたり赤门我が赤门

  云と兴らん

学校象征

  • 校色

东京大学的代表色是“淡青色”,其源于一场竞技。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之于日本,酷似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于英国,东大与京大长期保持着相争共进的友好关系;在很久很久之前(传为1920年)两校之间进行的一场划艇比赛中,由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抽签决定各自所乘赛艇,两校抽到的赛艇艇身分别为淡青色和浓青色,自那以后,这两种颜色也就成了他们双方的代表色,最后逐步演变为校色。

而在东京大学内部,各个学部也分别拥有自己的代表色。

  • 院色

法学部 绿色医学部 红色工学部 白色理学部 桦色农学部 紫色
经济学部 青色教养学部文科 黑色教养学部理科 黄色教育学部 橙色药学部 胭脂色

学校领导

大学名称役职名称就任年月氏名
东京大学法理文3学部综理明治10年04月加藤 弘之
医学部综理明治10年04月池田 谦斎
総理明治14年07月加藤 弘之
総理(事务取扱)明治19年01月外山 正一
帝国大学総长(事务取扱)明治19年03月外山 正一
総长明治19年03月渡边 洪基
総长明治23年05月加藤 弘之
総长明治26年03月滨尾 新
総长明治30年11月外山 正一
东京帝国大学総长明治31年05月菊池 大麓
総长明治34年06月山川 健次郎
総长(兼)明治38年12月松井 直吉
総长明治38年12月滨尾 新
総长(事务取扱)大正01年08月樱井 锭二
総长大正02年05月山川 健次郎
総长大正09年09月古在 由直
総长昭和03年12月小野冢 喜平次
総长昭和09年12月长与 又郎
総长(事务取扱)昭和13年11月佐藤 寛次
総长昭和13年12月平贺 譲
総长(事务取扱)昭和18年02月寺泽 寛一
総长昭和18年03月内田 祥三
総长昭和20年12月南原 繁
东京大学総长昭和26年12月矢内原 忠雄
総长昭和32年12月茅 诚司
総长昭和38年12月大河内 一男
総长(事务取扱)昭和43年11月加藤 一郎
総长昭和44年04月加藤 一郎
総长昭和48年04月林 健太郎
総长昭和52年04月向坊 隆
総长昭和56年04月平野 龙一
総长昭和60年04月森 亘
総长平成01年04月有马 朗人
総长平成05年04月
吉川 弘之
総长平成09年04月莲实 重彦
総长平成13年04月佐々木 毅
総长平成17年04月小宫山 宏
総长平成21年04月滨田 纯一

知名校友

加藤高明:第2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若槻礼次郎:第25、第28代首相。浜口雄幸:第27代首相,酒豪,雄狮宰相。广田弘毅:第32代日本首相。

平沼骐一郎:第35代首相。

币原喜重郎:第44任日本首相。

吉田茂:第45、48─51代日本首相。

片山哲:第46届首相。

芦田均:第47任日本首相。

佐藤荣作:第61─63代日本首相、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石冢英藏:1929-1931年任台湾总督。

鸠山一郎:第52、53、54任日本首相。

岸信介:第56、57代日本首相。

福田赳夫:第67代日本首相。

中曾根康弘:第71─73代日本首相。

宫泽喜一:第78代日本首相。

加藤纮一:日本众议院议员。

小和田雅子:日本皇太子德仁亲王妃。

内田康哉:原敬、高桥、加藤各内阁外相,两任代理首相。

宫本显治:日本共产党领袖。

不破哲三:日本共产党领袖。

江田五月:前参议院议长。

向坊隆: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

科教界人物

江崎玲于奈: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朝永振一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博士班毕业)。

小柴昌俊: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南部阳一郎: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根岸英一: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小平邦彦:1984/1985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伊藤清:1987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佐藤干夫:2002/2003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

槙文彦:1988年沃尔夫艺术奖得主。

仁科芳雄:日本物理学之父。

高峰让吉:荷尔蒙—“肾上腺素”的发现者。

志贺洁:志贺杆菌的发现者。矢内原忠雄:日本著名经济学者。

植草一秀:经济学家,前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家永三郎: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石坂公成:日本首位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1973年)。

文艺界人物

川端康成: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芥川龙之介:日本著名小说家,一代文豪。

夏目漱石: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豪。

太宰治(肄业):日本著名小说家,一代文豪。

三岛由纪夫:日本著名作家,一代文豪。

谷崎润一郎:著名小说家,被日本文学界推崇为经典的唯美派大师。

森鸥外: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

竹内好:文学评论家、汉学家。

吉行淳之介(肄业):作家。

安部公房: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梶井基次郎(肄业):小说家。志贺直哉:作家,“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菊池宽:小说家,戏剧家。

永井荷风:小说家、散文家。

小田实:作家、和平运动家。

铃木三重吉:日本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正冈子规:俳句权威。

上田敏:诗人、评论家。

华人校友

江丙坤:经建会主委、海基会董事长。

赖永祥:图书馆学学者,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图书分类法的设计者。

梁希: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业部首任部长,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南京林业大学校长。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壮学之父。1935年曾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

王育霖:台湾日治时期律师,战后曾任新竹地检处检查官,在台湾被处死。

郑钦仁:历史学者,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台湾当局顾问。

苏远志:应用微生物学家,有台湾酦酵之父之称。

宋进英:日本高等文官考试合格、日治时期台籍律师、台湾私立延平学院创办人。

石滋宜:企业管理专家,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

陈晓颖:中信21世纪原行政总裁、中信国检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黄荣辉: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高文: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刘丛强: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姚建年:物理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姚新生: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贺泓:大气污染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维孝:数学家,获第十二届陈省身数学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胡和平: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陕西省委书记。[7]

郭庆光:传媒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曲景平: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校区环境

本乡总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0.27公顷

东京大学主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公顷 ,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生产技术研究所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

赤门是日本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在本乡通侧的一个大门,原为加贺藩的御守殿门,“赤门”为御守殿门的俗称,此乃因为御守殿门皆漆为朱红色之故。依古代日本习俗,御守殿门一旦受灾损毁便不能重建,而东京大学的赤门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御守殿门,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殊为难得,因此曾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现则指定为重要文物。赤门也是东京大学的代表性象征之一,被假借为东京大学的代称,也因而常被误以为是东京大学的正门,东京大学真正的正门在赤门旁边。

浅野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37公顷

弥生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11.28公顷

驹场校区:东京都目黑区 35.20公顷

白金校区:东京都港区 7.2公顷

三鹰校区:东京都三鹰市6.88公顷

检见川校区:千叶县千叶市 32.3公顷

学校荣誉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学排名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世界排名12161917192226302723423635
亚洲排名1231112111876
国内排名1111111111111

QS 世界大学排名

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4/152013/142012/132011/122010/11
23[8]24[9]22[10]23[11]28[12]343132302524

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声誉排名

名次教育机构国家指数

  

1Harvard UniversityUnited States

100.0

2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United States

87.6

3University of CambridgeUnited Kingdom

81.3

4University of OxfordUnited Kingdom

73.0

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nited States

72.4

6Stanford UniversityUnited States

70.6

7Princeton UniversityUnited States

36.2

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United States

35.6

9The University of TokyoJapan

32.9

10Yale UniversityUnited State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3  

世界排名机构名称国家排名总因子
21The University of Tokyo

1

43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排名机构名称国家排名总因子
21The University of Tokyo

1

43

2016年3月23日,2016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强(化学)发布,东京大学排名第8。

2016年4月20日,自然出版集团首次发布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6 Tables),展示了最近四年的各年度指数,东京大学居第6位。

2016年6月15日,《2016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化学工程学科的东京大学院排名第5.

2016年9月28日,路透社发布了"TOP100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东大排名第16。

2016年11月16日,2016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公布,东大排名第10。

2017年3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17年“亚洲大学排名榜”,东大位列第7。

2017年6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7年全球大学声誉排名,东京大学位列第10。

2017年9月27日,路透社发布其第三届“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东京大学排名第21位。

2017年10月16日,QS发布了2018QS亚洲大学排名,东京大学排名第13位。

2017年10月25日,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发布,东京大学在亚洲排名第三。

2017年11月,全球就业能力最强大学排行榜出炉,东京大学排名第9。

2018年5月29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18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东大排名第13。

2018年6月5日,2018年度“路透社TOP75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正式发布。其中东京大学,位列榜单第2位。

2018年6月6日,QS全球教育集团在伦敦发布了第十五期QS世界大学排名,东大排名第23。

2018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2019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东京大学排第42名。

2018年11月,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东京大学排第9名。

2019年8月15日,2019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东京大学世界排名第25。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6名,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74名。

2020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第16名。

2019自然指数世界排名11。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6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24名(2020年6月10日发布)。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6名,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73名。

2021年11月2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2022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东京大学位列第11名。[5]

争议事件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理工学系研究科已修改大纲,以后可以研究“军民两用技术”。该校研究科表示“已建立审查机制,可防止研究成果被用于军事”。日本右翼政客、文部科学大臣下村博文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东大的自主判断,会予以尊重”。东京大学曾于1959年、1967年两度确认“无例外禁止军事研究”

的方针。东京大学称,该校研究科2014年12月修改大纲,“并非解禁军事研究本身,没有改变方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